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城西卫生院 湖南怀化 419400
摘要:目的:分析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治疗的风热感冒患者162例,将162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组(n=81例)与实验组(n=81例),将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病症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结论: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治疗较中药颗粒治疗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中药颗粒剂;饮片;治疗;风热感冒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阴虚感冒、风热感冒,且该病发病率较高,致病原因主要与患者外界气候突变或病毒细菌侵染等因素有关,会出现发热、打喷嚏。鼻涕、身体无力、精神匮乏等病症,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风热感冒,为了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治疗的风热感冒患者162例临床病历作为研究指标,分析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治疗的风热感冒患者162例,将162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组(n=81例)与实验组(n=8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风热感冒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恶风发热、舌红苔黄、流黄涕、咳嗽、鼻塞、咽喉红肿、脉浮数等症状,研究前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恶性肿瘤患者及合并急性感染患者,排除合并重要脏器病变患者,排除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
参照组患者中入院时最高体温为38.9℃,最低体位为37.4℃,中位体温为(38.2±0.1)℃;最长病程为49h,最短病程为15h,中位病程是(24.6±2.8)h;最大年龄是68岁,最小年龄是20岁,中位年龄是(42.5±2.4)岁;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9例;实验组患者中入院时最高体温为38.8℃,最低体位为37.3℃,中位体温为(38.1±0.1)℃;最长病程为49h,最短病程为14h,中位病程是(23.6±2.8)h;最大年龄是69岁,最小年龄是20岁,中位年龄是(41.5±2.4)岁;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8例。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对比中P>0.05,两组数据对比无意义。
1.2方法
1.2.1中药颗粒剂(参照组)
对患者予以中药颗粒剂治疗,即银黄颗粒,开水冲服,一次两袋,一日三次。
1.2.2中药饮片(实验组)
对患者予以中药饮片,饮片用法及剂量与参照组颗粒剂相同,中药饮片由山豆根90g、青蒿90g、重楼90g、白芷90g、绵马贯众136g、板蓝根180g、金银花60g、黄芩60g、糊精200g、鱼腥草270g、蔗糖700g构成,每袋12g、水煎煮,一日一剂,一次两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一周。
1.3 评定指标
将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病症消失时间及临床效果指标进行对比。
显效标准定义为:患者治疗后流黄涕、咽痛、咳嗽等风热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
有效标准定义为:患者治疗后流黄涕、咽痛、咳嗽等风热症状明显好转,体温下降。
无效标准定义为:流黄涕、咽痛、咳嗽等风热症状未改善或加重,体温未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将风热感冒患者162例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以%形式展开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t检验,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临床指标数据对比结果为P<0.05,则定义为两组数据对比具备意义。
2 结果
2.1 将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进行对比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
2.2 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中35例显效,占43.20%,44例有效,占54.32%,无效2例,占2.46%,参照组患者中25例显效,占30.86%,39例有效,占48.14%,无效17例,占20.98%可见,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
表1 将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进行对比(,h)
3 讨论
临床中常见的传染病就是感冒,临床主要与辛凉解表、发散风热、发热、咳嗽、流涕等情况作为主要病症,临床中常采用药物治疗风热感冒疾病,中药颗粒剂作为常见的药物是由中药饮片为基础,并采用干燥、分离、提取等方法制成粉剂或者颗粒,使其最大程度保持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同时具备易储存、易携带的优势,但根据相关医学报告显示,中药颗粒剂对改善临床病症的效果却差强任意。
中药饮片具备成熟的工艺,且可按照患者实际临床病症增减中药煎煮剂量,进而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缩短患者病症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但中药饮片煎煮需消耗过度的时间,煎煮技术较复杂,不利于服用及携带[1-6]。本文选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治疗的风热感冒患者162例临床病历作为研究指标,分析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与中药颗粒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经过本组治疗指标对比分析,经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指标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且本组研究结果与王振青,孙琦,回新更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风热感冒患者采用中药饮片治疗较中药颗粒治疗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但中药颗粒剂具备易储存、易携带的优势,因此,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恶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
参考文献:
[1]王艳,李莉.传统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治疗各类型感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9):3254-3255,3256.
[2]王振青,孙琦,回新更.紫苏叶饮片配合免煎颗粒治疗风寒感冒初起临床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6(4):657-658.
[3]甘远强.同等剂量的中药颗粒剂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7(3):115-116
[4]毛玉达.中药颗粒剂与饮片汤剂治疗风热感冒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研究,2016(9):72-73.
[5]刘磊,董超,刘腾.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186例[J].河南中医,2015(7):1621-1623.
[6]能海霞.对比观察中药颗粒剂与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31):129-130.
论文作者:黄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风热论文; 中药论文; 病症论文; 两组论文; 指标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