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追根溯源,中国古代的教育就非常重视诵读。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讲轻读、重写轻读的现象,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试,从而忽略了诵读,忽视了对语感的培养,诵读总体还是趋于弱化。新课程改革以来,诵读教学再一次受到了关注。
新颁发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语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要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诵读就是积累知识和习得语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培养兴趣、不断积累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诗的演变历史,清楚这种优秀文学体裁是中华民族文化魅力之所在;指导学生了解诗人身上所发生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老师在上课时适当引用诗句,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折服,对学生的爱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学生有了浓厚的古诗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要教给学生古诗积累的方法。当学生能够自主地对古诗进行积累时,我们就不能把古诗的教学局限于一册书或课内,应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是学好古诗的法宝
初中学生对古诗感觉文字生疏,缺乏语感和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古诗,良策之一就是要加强诵读。《新课标》要求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读”是培养语感最为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古诗教学上,诵读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 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读准了,读多了,就会把握古诗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理解文意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要在诵读上下功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诵读的方法有: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听朗读录音;学生自读,包括默读、吟读、朗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培养文言语感,离不开这些基本的诵读活动。成功的范读,具有很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除了范读的示范作用,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如何把握停顿与节奏、重读与语气、体会感情等等。古诗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多读多背,那是舍本逐末。只有将诵读这一环节紧紧抓住,才能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探究背景、进入诗境是领悟古诗的关键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性格根源,因此,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详细介绍,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而具体了,而且对情感的把握拿捏得更准,为诗歌的吟诵和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充分了解诗歌写作时的历史背景,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也是一把进入诗歌意境的钥匙。
例如,教学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如果不对孟浩然官场失意和唐代诗人入仕情怀的介绍,就无从捕捉孟浩然那种“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的入仕心情。
四、品味语言、“反创” 诗文是鉴赏古诗的秘诀
要注重品味语言,赏析诗句,整体把握。如“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逆向性想像是最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想像,“反创”文本。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写渔人出而复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我引导学生进行“反创”:渔人带着众人探寻桃花源,找到了,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向桃花源中人“取经”,经过努力,武陵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俨然另一个桃花源;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肆掠夺,桃花源变得鸡犬不宁;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规模移民,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过量人口的生活消费……我们语文教师应从古诗常识基础开始,不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法指导,既立足于古诗本身,又要渗入与时俱进创新的一面,让学生体验古诗独特的韵律美、音乐美的同时,探究古代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五、评价古诗文诵读,高效课堂是学好古诗文的保证
古诗文诵读不能让学生觉得是一种负担,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确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觉得“我要诵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评价要轻横向评价,重纵向评价。由于每位学生知识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理解、感受、领悟能力也不同,因此应该在评价中强调重视纵向评价。
如: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古诗诵读达级卡,进行自我评价,加强自身的纵向比较,督促学生多诵读、多涉猎。
论文作者:李淑家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古诗论文; 学生论文; 语感论文; 桃花源论文; 太守论文; 诗歌论文; 带着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