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论文_聂仕玉

浅析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论文_聂仕玉

 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中心小学 445612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对数学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是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作为数学教师,要积极主动、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教材是主要的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新课程提倡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地教教材。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深入理解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素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挖掘教材中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和使用。

一、认清教材的特点并有效地利用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由被动的使用教材者转向主动灵活组织教学活动资源的开发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 式的教学。而如今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课程知识的建构与开发过程,是师生共同学习课程的过程,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用好教材,还要根据学生、学校的实际延伸教材,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更要整合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课本的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提炼,使教材的价值得以显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其次,教师要巧用课本插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本中的插图都是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新颖有趣的利用美术加工处理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美化了课本内容,还给枯燥的数学融入了生活气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根据生活环境的实际灵活地调整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地域的差异、学生认知的差异,导致教材中有些插图内容与我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就要根据教材提供的插图的本质内涵,对插图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素材。

2.把静止的插图变成动态的活动,活跃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插图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把静态的插图动态化,这样才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利用教材中的隐含资源。如今的教材没有固定模式,一个知识点里面有许多隐含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课堂教学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那些资源。

二、合理整合教材

教本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师生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认为教本中的知识内容就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在具体的授课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班、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并根据本地环境、人文习俗等资源,确定生动活泼、入情合理、切实可行、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的活动方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数学活动内容进行完善、开发。

一是替换教材中原来的例子。虽然教材中有一些为了说明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例子,但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课本中的例子不能照顾到每个地方和所有学生,所以教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自身体验来开发课程资源。用学生熟悉的例子和情境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对知识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如二年级上册中的《找规律》,教材中安排了一些花朵、几何图形、人物图像等,让学生探索这些图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我就重新设计了这个规律。上课伊始我就叫了10名学生上讲台来站着,一个男生两个女生一个男生两个女生……让学生用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来发现数学信息。并试着启发学生:你看看这些同学站的有什么规律吗?在学生说出答案后,我又启发学生寻找教室里的桌子排列有什么规律、窗户排列有什么规律。同学们很快就会发现:教室里每排课桌的数量是一样的,间隔距离差不多;教室里的窗户南北都是对称的,窗户之间的间距差不多。通过这一引导,学生大致知道了什么是“有规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一下,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在学生的回答中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回忆:马路上会有哪些有规律的事物?学生就会想到:马路旁路灯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有规律的……这样逐步拓展,学生从眼前看到的,到脑子里想到的,对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二是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适当延伸教材的内容。我们不能为了教书而只教教材中的知识点,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适当延伸教材内容。例如在上《利息》时,我们不仅要给学生讲清楚利息的计算方法,还要给学生宣传我们国家的政策。

三是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教材呈现给学生的都是静态的画面,学生缺乏亲身体验,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更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灵活运用课本中的情景图,尽量给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到知识。

四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如果完全按照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论文作者:聂仕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浅析教材的开发和利用论文_聂仕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