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中学作品的系统教学_鲁迅论文

论鲁迅中学作品的系统教学_鲁迅论文

中学鲁迅作品系统性教学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鲁迅论文,中学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鲁迅的思想文化遗产,进一步提高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质量,使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鲁迅作品真正成为今天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当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文仅就加强中学鲁迅作品的系统性教学问题,试作一些探讨。

我们对中学鲁迅作品进行整体审视,不难发现:鲁迅作品贯穿于中学阶段的各册语文教材之中,体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写作时间既有前期,也有后期。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为教材的二十多篇鲁迅作品,几乎包括了鲁迅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它们粗略地勾画出鲁迅的思想发展、革命品质和探索与战斗精神的大体轮廓。然而,目前鲁迅作品的教学方法,有的仍是零敲碎打,“各自为政”,单篇作品之间,无论内容和形式都缺少必要的连贯和衔接。在单元教学中,把鲁迅作品等同于一般文章来处理。一些教师在上鲁迅作品的时候,由于没有深切了解这一单篇教材在鲁迅思想发展道路上和鲁迅著作中所占的地位,也没有紧密结合这一单篇教材与其他鲁迅作品教材的“纵”和“横”的关系,而是就此文论此文,无暇旁顾,这势必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重复。一个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每学一篇鲁迅作品往往都听一遍鲁迅生平的介绍。这样,学生即使读完初高中,对鲁迅的思想、文风和创作态度仍然不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鲁迅的作品还是读不懂。教学效果自然是令人担忧的。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教学思想上首先要树立整体观,加强系统性教学。

一、把握中学语文教材的特点,要胸有全局,高屋建瓴,将鲁迅作品纳入总的教学体系。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其安排大致是先散文,后小说,再后是杂文。写孩提时代的故事或内容较为浅近的作品大多数放在低年级,而鲁迅后期的内容较为复杂的杂文则全部置于高中阶段。这既照顾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又注意到不同题材和体裁作品的穿插与衔接。我们面对具有如此特点的教材,就需要统筹兼顾,有计划,有系统地把二十余篇鲁迅作品纳入一个总的教学体系中。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尽管题材、体裁不同,写作发表的时间不一,呈现的色彩和基调也各有千秋,看似互不相干的单篇。其实,它们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有相近,或相同的地方。如鲁迅小说有七篇,若把它们联成一个整体来看,写作时间都集中在1918-1924这七年时间里,除《祝福》,选自《仿徨》小说集外,其余六篇均选自小说集《呐喊》之中;时代背景,集中反映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深广的社会现实;选取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集中表现了农民和知识分子。阿Q的愚昧、闰土的麻木、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孔乙己的迂腐……构成了小说画廓的基本特色;对小说主人公的态度,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人物称代,七篇有五篇运用了第一人称。掌握这些共同点后,在教学中就胸有成竹,可以有详有略,有时集中讲解,有时分散处理。教师通过比较,把学生已知的个别的零散的知识勾通起来,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变成系统的知识。又如,介绍作者和背景,在指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时,往往是不可缺少的。问题是介绍到什么程度和怎样介绍。有的教师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安排,适当的调度,作者与背景的介绍前后重复的现象相当普遍,而介绍又无系统,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毕业,对于鲁迅能够系统的了解并不多。一般地说,刚接触鲁迅作品时,先集中地概括地作些介绍。初中阶段,大致了解鲁迅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作品有哪些,就可以了。高中阶段应使学生了解鲁迅思想发展过程,以及这种发展变化的主客观因素,鲁迅杂文的特色和艺术成就。理想的做法是:按初高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以知识短文或补充资料的形式,有意识地安排几个鲁迅专题介绍。这样教师便于把握介绍的要求和详略,学生手头也有可供参阅的系统资料,这对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好处。在讲读具体作品时,还可做些必要的印证和阐发。时代背景的介绍涉及到作品反映的时代和作者写作的时代,它对于准确地把握写作的现实背景,正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现实意义是必不可少的。背景的介绍也要力求简明,以能帮助学生阅读理解鲁迅作品为原则,并尽可能借助学生已有的近代史知识,但不可讲成历史课。背景介绍能起到提示作用就行了。鲁迅创作的小说“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鲁迅小说所写的那个“病态社会”于今天已是历史了,那些“不幸的人们”于今天已看不到那副奴隶相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鲁迅先生当年充满忧患意识的写作的目的之一。对这些问题不作一些简要的说明,理解鲁迅作品势必困难。若讲《祝福》,如不说清封建思想和伦理道德对于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毒害和摧残,那学生对祥林嫂的悲剧便感到难于理解。至于各年级的单篇鲁迅作品,在教学的总体设计的指导下,也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侧重点,确定它们在介绍鲁迅生平、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方面所担负的不同任务。

要讲好鲁迅先生的作品,必须准确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这就要充分注意到它与全篇的关系,尤其要注意时刻把握全局,顾及全篇。譬如,《纪念刘和珍君》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有些人就以为早晨知道上午的事不合情理。其实本来就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因为请愿这种活动必须有个组织过程。因此参加请愿的人和其他一些人在请愿之前就能知道什么请愿,是理所当然的。而鲁迅强调自己事前不知道(只是在事件发生的前一两小时才知道),是从全文主要针对的问题——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来考虑的,是为了突出刘和珍等人的“欣然前往”,在于揭穿陈西滢等所说的“民众领袖”把学生引入“死地”,是极其险恶的中伤。《记念刘和珍君》既然是“纪念”,自然对所纪念者进行评价,由此而比较、概括出对同类人的评价。文中有这样两句话:“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谈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这两句话说“真的猛士”(革命烈士活在世上的时候也是)既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这就要结合全文去理解。因为“直面”、“正视”必然承受极大的痛苦,也最能了解人生的现状、将来,所以才生活得最有意义,最有价值,与“庸人”相比他们应该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从文章的整体着眼,对文章中这两句话才能讲得清楚,如过多地局限于刘和珍等人的死,就难以解释清楚。

二、鲁迅的小说、杂文、散文在内容上互为交叉、渗透,可以互为启发、印证、互训。

鲁迅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在教学中,要着眼于系统整体的要求,分析具体作品时,不能从某个部分出发、而应从系统整体出发,与其他部分联系起来。尽管小说、杂文、散文的体裁、结构、表达内容的方式不同,但在同一时期,某些思想内容总要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得到表现,这就必然形成一定的交叉和渗透,因此,我们分析小说、杂文、散文,应注意相互间的印证、互训。有的杂文,甚至可以作为小说的注解来读。而鲁迅的日记则又可作为小说、杂文的注解来读。譬如,五四时期,鲁迅的基本思想是彻底否定“旧的”,朦胧追求“新的”。在《故乡》等小说中,就显得含蓄有致,在《灯下漫笔》等杂文中,则锋芒外露。作者的思想,在《故乡》中以“路”象征,而在《灯下漫笔》中就指明“第三样时代”,互为表里。又如《祝福》中有这段文字:“日子很快的过去了,她的做工却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底的煮福礼,全是一个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一般都据此认为祥林嫂善良、勤劳而已。固然勤劳、善良是一种美德,但作者在这里展示的却是祥林嫂加倍的受剥削而自己反满足的问题。她刚到鲁四老爷家时,还带着刚死去丈夫的悲哀,现在“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祥林嫂所希望,所感到满足的,原来不过是这样一种不公平的生活。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祥林嫂在经受了一次打击(死了第一个丈夫)之后,暂时做稳了一阵儿奴隶;经受了另一次沉重打击(被迫改嫁)之后,又暂时做稳了一阵子奴隶。她遵守着封建宗法制度,想得其所而安,实际上是甘心当奴隶。可见,封建思想对其毒害之深。将有关杂文作为小说注解来读,许多认识不清的问题一下弄清楚了。许多认识肤浅的问题一下子抓住要害了。

标签:;  ;  ;  ;  ;  ;  ;  ;  ;  

论鲁迅中学作品的系统教学_鲁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