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论文_詹美莺,谢美文

(福建医科大学非行政附属宁德市医院 福建 宁德 352100)

【摘要】 目的:探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中护理方法。方法:总结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的术中护理经验,分析治疗前及术中、治疗后VA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对照研究表明,对照组术中VAS评分为9.4±0.2,护理干预组为6.8±0.3,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术中应用止痛药物+良好的术前、术中护理可大大减轻患者的术中疼痛。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4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是指腰纤维盘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患者下肢放射性疼痛和感觉、肌力改变等一系列神经受压症状。微创手术摘除髓核的方法很多,但都有各自的优缺点[1],早期因并发症比较多等多种原因未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于1997年由yeung应用于临床,因其临床优势,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而被广大患者接受。如术中护理不当,无法取得良好的配合可增加手术难度,甚至无法完成手术。本临床研究意在探讨如何减轻该术式患者的术中疼痛,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采用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其中L3-4椎间盘8例,L4-5 椎间盘48例,L5S1椎间盘12例。术前腰痛VAS[2]评分5~8分,平均6. 25分。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操作,避免误差。术后患者随访半年,其中2例术后一个月内再次复发,予再次行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患者症状缓解。

1.2 方法

将入院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4人。护理干预组入院即由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体位训练,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理护理,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静滴;对照组由病房护士进行健康宣教、体位训练,进入手术后无特殊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7天、半年时VAS评分,咨询其如腰椎间盘再次突出,需接受手术治疗,是否愿意接受再次微创手术治疗。其中术中VAS评分取成功插入椎间孔镜套筒时。

统计学万法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有同一组医生完成操作,避免误差。在“C”型臂机透视机下确定病变椎间隙的体表投影,取病变椎间盘水平线上,脊柱后正中线旁约14cm为进针点并标记(视术前MRI测量而定)。常规消毒铺巾,穿刺部位逐层局部侵润麻醉,用尖刀切开皮肤小口约7mm,穿刺定位针取与躯干矢状面10°~20°,从切口经侧后方肌群缓慢刺入病变椎间隙的纤维环处,确定进入椎间隙后,注入10%亚甲蓝+造影剂约1ml。穿刺针到位后,沿穿刺针由细到粗逐级插入套管,环钻扩孔切削上关节突,直至工作套管插入纤维环3~5cm处。插入椎间孔镜,镜下钳取出蓝染的退变髓核组织,手术操作过程中根据情况调整手术工作通道斜口的方向和位置,见神经根松弛无明显受压,神经根搏动,反复冲洗检查有无残存的髓核组织,拔除外套管用快薇乔2-0/3-0缝合伤口,无菌敷料包扎,术毕患者返回病房。[3]

2.护理

2.1 术前访视与准备

2.1.1术前访视 护理干预组术前一天手术室台下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为其讲解成功的实例,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耐心回答,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对手术的积极配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主动配合手术。

2.1.2术前准备 (1)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常规进行血、尿、凝血时间、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并做好术前备皮。(2)常规建立静脉通路于健侧。(3)物品的准备:除常规物品外,备2000ml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肾上腺素、局麻药(0.9%NS、2%盐酸利多卡因1:1配置)、亚甲蓝、碘海醇造影剂等。

2.2 术中护理

2.2.1舒适的环境 手术间温湿度应事先调好,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50%~60%。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应加强保暖,防止低体温的发生。

2.2.2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如病人取侧卧位,静脉通路建立于患侧上肢,避免侧卧位后健侧受压,影响静脉通路。护理干预组在术前30分钟静点氟比洛芬。

3.结果

由上表可看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术前VAS评分基本相同,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偏差。随访半年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两组患者术中VAS评分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本临床研究表明术前手术室台下护士访视患者更易取得患者术中的信任、配合,术中应用止痛药物+良好的术中护理可大大减轻患者的术中疼痛。

4.结论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目的是在椎间孔内进行操作,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神经压力造成的疼痛。在手术创伤方面,由于椎间孔镜手术皮肤上只有一个7毫米的微小切口,出血极少,可以完全达到椎板开窗手术效果,还避免了传统开刀手术的大损伤、大出血及昂贵的内固定材料。

本次随访表明术前由手术室护士进行访视,可在术中对患者取得更大的信任和有效配合。本临床研究拟下一步再进一步分组研究,了解术中静脉应用止痛药和规范化的术中护理在缓解患者术中疼痛的各起了多大的作用,因病例数较少,本文未进一步展开。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上的体验,美国疼痛学会主席JamesCampell提出将疼痛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 [1]。因此在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患者术中情况,可有效减轻因患者剧烈疼痛、恐惧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围手术期标准化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Urrutia G,Kovacs F,Nishishinya MB,et al. Percutaneous thermocoagulation intradiscal techniques for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J]Spine 2007,32 (10).

[2]唐坷.患者疼痛的测量和评估力法[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9).

[3]周跃,椎间孔镜YESS与TESSY 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

[4]刘莉莉,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现状[J].现代护理,2005,6.

论文作者:詹美莺,谢美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术中护理论文_詹美莺,谢美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