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县中医院 563100
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0.0%和9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水针疗法;针灸;临床疗效
顽固性面瘫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突然,患者临床表现多为眼斜嘴歪,严重影响了患者面貌形象及生活质量。祖国医学认为[1],面瘫多因面部神经受风邪侵犯,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从而诱发本病。近几年,传统中医疗法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疗效。本研究分析了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神经病学中关于面瘫的诊断标准。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4岁,平均(42.7±9.4)岁;病程1~5个月;平均(2.7±0.9)个月。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0~71岁,平均(43.2±9.7)岁;病程1~5个月;平均(2.6±1.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泼尼松片口服,每天3次,前3d初始剂量为10mg,3d后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剂量,应用10d;地巴唑口服,每次20mg,每天3次;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每天1次,每次10mg,应用3d;肌内注射甲钴胺针5mg和维生素B1 100mg,每天1次。10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3d开始下一疗程治疗,共治疗4个疗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给予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
1.2.2.1 针灸 取患侧穴位,合谷(双)、颊车、下关、颧髂、承浆、水沟、地仓、迎香、承泣、太阳、阳白、攒竹,针灸前常规消毒,取0.25mm×25mm一次性针灸针,快速进针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捻转1次,每天针灸1次,每周6次,10d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3d开始下一疗程治疗,
1.2.2.2 水针 面部板滞选四白、颊车、下关或颧髂穴,唇沟歪斜选承浆穴,鼻唇沟歪斜选水沟穴,额纹消失选阳白穴,眼睛闭合选鱼妖、太阳或攒竹穴。注射前常规消毒,用2ml 7号型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ml维生素B1、2ml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入上述穴位,每次可选择3~4个穴位,每个穴位推注0.5~1ml药液。10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2],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露齿、鼓腮没有障碍,眼睛可基本闭合,患侧出现额纹,且鼻唇沟及额纹对称;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露齿、鼓腮存在轻度障碍,面部平静时鼻唇沟及额纹基本对称。有效:患侧有额纹出现,但比健侧要浅,眼睑闭合较健侧要慢,露齿、鼓腮存在轻度障碍;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0.0%和98.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1、4.891,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8例发生轻度胃肠道症状,6例轻度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79,P<0.05)。
3 讨论
顽固性面瘫往往由面瘫发展而来,发生面瘫后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治疗则会进展为顽固性面瘫,从而增加了患者痛苦和治疗难度。中医治疗面瘫已有久远历史,在《灵柩》、《类证治裁》中均有面瘫记载。根据祖国传统中医理论,顽固性面瘫主要是外感风邪,气血运行受阻,经脉失养而成,因此治疗顽固性面瘫以补益正气、通血活络为主[3]。
本研究中笔者比较了常规西药与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0.0%和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和86.0%。表明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显著提高了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将太阳、阳白、合谷等作为主穴,其中太阳、阳白等穴位具有益气活血、疏经通络之功效,合谷、承泣、水沟等穴位具有祛除淤塞、补益正气之功效,从而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水针法结合了传统针灸的特点,既可以进行局部穴位刺激,又可以通过注射药物起到舒筋活血、营养静脉作用[4]。通过联合传统针灸、水针疗法进行治疗,既加速了病灶及周围神经功能恢复,又改善了面部微循环,从而达到了治疗面瘫的目的。同时,观察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容.传统针灸加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6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20:62-63.
[2]黎明,杨翊翔,谢娟.针灸在顽固性面瘫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96-97,99.
[3]左帮平,王兴丽,王维佳,等.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应用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3,26(2):100-101.
[4]曹文忠,赵辉,张志国,等.针刺合“三重法”治疗顽固性面瘫199例[J].中国针灸,2012,32(4):339-340.
论文作者:孙芳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顽固性论文; 面瘫论文; 针灸论文; 疗程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传统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