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88(2016)04-0001-07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新趋势的主动选择,更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做好全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是不得不迈过的坎、不得不闯过的关,必须加快步伐,加紧部署,加速推进。由此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群,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加强学习,深化认识,深刻领会,迅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合一,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向好。 一、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含义 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说这是目前党员干部较为困惑,并为之思考的头等问题,也是决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前提和基础。按照人民日报所载权威人士的说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我国现阶段实情出发,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简易公式来理解,即立足于从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出发,用深化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既往生产要素配置扭曲,从而扩大、激发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 根据传统西方经济学原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市场上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一为“需求拉动供给”。所谓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是指在卖方市场下,基于商品供给的稀缺性与消费者需求的趋之若鹜,此时只要市场有供给、能供给,就“酒香不怕巷子深”,商品应售尽售。显然此种情形下,商品的供给方牢牢占据市场的主动权,消费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所谓需求拉动供给,是指在买方市场上,基于商品供给的饱和乃至过剩,消费者消费需求的整体疲软与弹性约束,商品能否实现价值与使用价值,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主动选择,要求生产供应商同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针对性地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否则一意孤行、唯我独尊,纵然商品质量优、服务信誉好,也难免出现“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的尴尬局面。 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我国商品、服务市场已经出现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大量的商品供过于求,表现为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与多变化,却又存在着某些领域的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满足的欠缺感。换言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一些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而随着居民消费结构的换档升级与消费偏好的向好向上,却又处于消费饥饿状态。因此今天的商品、服务市场虽然也有卖方市场出现的可能与亮点,但更多的还是买方市场形成之后供给侧呈现出来的无效供给、盲目供给、低端供给与过剩供给。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既有少量商品与服务供不应求,也有更大领域、更多商品与服务供大于求的市场背景下,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已经不能延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暂时出台的刺激性政策,而必须立足于供给侧做文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的有效性,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确保供给与需求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新一轮均衡。 (三)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提出以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打蛇打七寸”。现在看来,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避免陷入以下认识误区和观念偏颇:一是照搬照抄,仅仅满足于以传统西方供给学派的相关理论、观点,庸俗地理解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看到,西方供给学派主张减税降负、尽量放松管制、反对过度福利等,而这确乎也是我们今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基于我国特有国情、特殊体制,相对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要深刻、丰富得多。二是干脆将供给侧与需求侧绝对化,认为转向供给侧就不必在乎需求侧。其实二者是硬币的正反两面,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而且两方面要尽可能平衡与对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往我们过于注重需求管理,善于从需求侧宏观调控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无疑今天强调供给侧改革,正是对其拨乱反正,同时又不至于矫枉过正。三是满足于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纯粹地增加商品或服务量的供给。我们说,在产能过剩、库存严重的不利态势下,单纯增加商品或服务供给的后果,会导致进一步的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义在一方面淘汰过时、落后的产能,彻底化解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四是避免将供给侧改革泛化,抓不住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要看到单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并不能带来结构优化、动力转化,只有生产要素的配置得到质的提升,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就是要立足制度改革、体制机制变革,同时通过优化生产结构、升级生产要素,从而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终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要性的现实背景 首先,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步履蹒跚的根本症结缘于结构性改革迟迟难见实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各大主要经济体都相继出台了量化宽松政策,试图通过政府在资本市场上购买资产和债券、央行大幅度降低利率,乃至实行零利率或者负利率等手段,大规模提高市场流动性,引导市场预期,重振市场信心。但从后续效果考察,世界经济复苏迟缓,市场需求仍然低迷,并引发如石油、钢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度跳水,同时主要经济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不尽如人意。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片面的需求刺激政策表面可行,实际上却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诚然,上述需求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危机带来的迅猛冲击,但表现在中长期结构性问题上,依然是经济疲软,需要从结构上啃硬骨头,切实以结构性改革重塑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 其次,后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分工格局重新洗牌,要求结构性改革箭在弦上、时不我待,通过加快结构性改革打造本国国际竞争新优势。毋庸置疑,危机爆发之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典型的商品消费市场,东亚一些发展中国家是商品生产加工制造的主要基地,拉美、中东、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则不折不扣地承担着能源、原材料输出的任务。但是危机爆发以来,这种泾渭分明的国际分工格局已经开始发生积极的变化。如欧美等发达国家“脱虚向实”,推出所谓“再工业化”发展战略,主动回归到高端制造业,抢占制造业制高点;原来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国受制于新能源技术的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正想方设法拓展、拉长产业链,以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一些人口密集、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则依托本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相对优势,拼命争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世界市场。由此,借助这种全球分工格局重新演绎,尤其跨国资本优化组合带来的机遇,世界各国都企盼以结构性调整为龙头,精准找到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方位,赢得更有利的国际分工地位。 再次,从我国国内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财富的增加,今天国内需求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以衣、食、住、行为主导的消费需求结构逐渐呈现新特点新趋势。根据国际经验,一国城镇常住人口户均拥有一套房,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突破一百辆,这个阶段衣、食、住、行的市场需求将会发生历史性变化。事实也是如此,目前我国新开建住房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都陆续出现负增长,家用小汽车的销售则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其次,居民消费需求结构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随着城乡人均国民收入普遍提高,尤其是中等收入人群的逐年扩大,国民对产品外观、安全、质量、功能和性能的要求与时俱进,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最后,国民对于生活服务的需求在整个消费需求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基于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广大居民文化素质与受教育水平持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初步形成,近年来人们对于休闲观光、出外旅游、养老保障、继续教育、医疗保健等生活服务类的需求快速增长。此外,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相关产业价值链的延长、提升,也对研发设计、生产标准、原材料供应、市场营销网络、速递物流配送等生产辅助性服务,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最后,立足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供给侧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变化着的需求结构,也即供给的灵活性与需求的变动性不相匹配。如普遍存在的无效供给、低端供给,使得一些领域严重地供过于求。尤其如钢铁、水泥、煤炭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效率低下,效益不高,最终沦为僵尸企业。又如有效供给、中高端供给明显短缺,导致居民的升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出现被迫到境外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现象。不得不说,囿于传统体制机制的约束,供给侧呈现出一定的黏性和延后的迟滞性,导致生产要素很难由无效、低效需求领域流向有效、高效需求领域。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某种程度上也是供需结构新一轮平衡的迫切要求。如果仍然一味沿袭过去的需求管理政策,着眼短期调控,就不可能彻底化解这种供需结构性矛盾,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经济下行压力。只有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发力,在市场出清的基础上进行资产重组,大力培育战略性、前沿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才能达成新一轮的供需平衡,确保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有可持续性。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逻辑 首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培育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新机制。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改进。显然,当一国人均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完全可以简单地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当一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跃升到较高阶段时,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就得着眼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改善。事实也是如此,我国当前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继续以生产要素量的增加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既无太大空间,也受制于资源环境等要素瓶颈的制约,换句话说,只有改进生产要素的效率,进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才能确保经济增长。因此,面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仍然离不开从供需两方面同时发力,只是重点重心则应放在生产能力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面,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厚植发展优势,激活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属于改革的方法论,并非改革的终极目的,是经济新常态下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必由之路和主动选择。 其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眼点与实现路径,是在兼顾需求侧总量性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供给侧凸显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立足经济新常态,影响、制约“十三五”时期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主要有: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科学,投资与消费的占比不对称,总需求结构本身也不大合理。过去我们解决结构性问题往往习惯于从需求方面谋划,尤其一旦经济增速出现下行、面临软着陆时,大都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总量刺激政策工具来对付。比如消费需求萎缩,可以藉由增加投资来弥补调节;外需不旺时,就通过刺激国内总需求来调节。即便出现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失范等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仍然出台相应的需求管理政策,似乎也能缓解。然而经济进入新常态,速度步入换档期,结构性问题非但无法借助需求刺激政策和措施得到缓解,反而会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变得更为突出。近些年来,由结构性问题派生出来的产能过剩、库存严重、高杠杆率、金融风险积累等诸多问题集中呈现,表面看来似乎需求侧有毛病,其实根子缘于供给侧出现问题,表现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合拍,也说明经济的动态平衡能力不够,破坏了整个经济系统自我修复、内在平衡的弹性。为此,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摒弃过去专注需求侧改革的政策取向,在兼顾需求侧总量性问题的同时,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供给侧凸显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再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遵循的一条底线,是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以人为本,不断提升和改善民生。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的趋势明显,尽管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递进到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之新常态的必然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对此,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得同步注重民生问题,誓死守住民生底线,坚决保证不出现因为结构性改革而使民生受损,甚至倒退的苗头。与需求侧调控不同,供给侧调控的主要价值取向乃是提升国民经济的潜在生产率与生产力水平,与此同时,其对总需求也相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与调节作用。因此,围绕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既能促进经济中长期增长,也能标本兼顾,有效化解当期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做到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总而言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固然为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一定要有底线意识与底线思维,就是要尽可能“鱼与熊掌兼得”,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的保障改善两相宜、两不误。只有在有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又适时刺激总需求,既使经济中高速增长,又使民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之果,才能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就是要按照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以“十个更加注重”为着力点和抓手,以五大政策支柱为依托,从战略上要打好持久战,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实现稳中求进,从战术上咬住关键点,循序渐进打好歼灭战。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谋划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行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切实做到“十个更加注重”。这就是: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因此实践中,各地都要以之为基准,开拓进取,扎实推进。尤其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不仅如此,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小胜为大胜,中央还提出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力求营造更好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环境和条件。五大政策支柱是相互配合、有机统一、协同发力的政策体系,使宏观调控更加有效,使市场调节更加顺畅,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消费者潜力,从而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 四、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一)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去除过剩产能,实现市场出清 一方面,打好处置僵尸企业歼灭战。实践表明,这个问题拖得越久,风险就越高。吃止痛药和简单输血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痛下决心实施“外科手术”。这意味着面对那些扭亏无望的企业,就地方政府而言,不能搞保护主义;就司法部门而言,要为依法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就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而言,要积极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就财政、金融、社保等部门来说,需要出台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保障政策。当然,实际施行中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有序,不强行搞一刀切,尽量将经济社会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另一方面,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一个关键点。应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同时国家还可以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和地区,给予一定的支持。此外,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提升企业效益 在企业销售业绩短期内难有明显改观的背景下,设法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是提升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政府而言,需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做到放管结合,并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措施,逐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要在确保财政可承担和社保基金运行可持续的前提下,适时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社保费率。要认真落实建筑业、房地产、金融业和服务业全面“营改增”改革方案,增加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范围。政府还应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等方式,逐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而且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电力价格也还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此外,通过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商、减少商品服务流通环节等举措,也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三)综合考量,实现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主要包括:一是优化投资主体结构,以政府投资为牵引,激活社会民间资本。当前要特别注重激发社会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提高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拓宽其融资渠道和投资领域,鼓励支持民资进入“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各个领域。二是优化资本投向结构,既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又全面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一方面要优化存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引导增量,力促各类资本更多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优化投资区域结构,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支撑。应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区功能,倾力于中心镇和小城市培育,促进城镇与农村融合发展,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尤其要进一步框定政府投资的领域和重点,将政府投资更多地限定于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社会效益高的项目,以及民生改善、社会建设、生态环保以及协调区域发展的项目,避免和减少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 (四)尊重劳动和知识,尊重人才和创造,激发释放人的潜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是围绕人来做文章,关键是要打破制约束缚人的主观性、积极性、创造热情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适应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关于人的激励体制机制。首先,重视保护激励企业家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要尊重和保护企业家私有财产权利,融通改善净化政商关系,一方面使有恒产者有恒心,让广大创新创业者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构建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让人才永葆锐意进取的勇气、舍我其谁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其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激发其投入经济建设和创新创业的激情,扩大他们的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充分挖掘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深厚潜力。最后,破除人才交流互动障碍,让人才各尽其才、各得其所,能干事,愿干事,干成事。要大胆鼓励支持专业人才在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流动,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心无旁骛地立足专业、发挥所长。 (五)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与激情 经济新常态呼唤党员干部好心态。越是转型期、窗口期、阵痛期,越需要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看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系统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重大创新、趋势所在、形势使然,是科学分析判断经济走势后主动选择的经济治理策略,也是问题倒逼、目标引领、必经关口,是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务必排除干扰,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即坚持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戮力同心、形成合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标签:结构性改革论文; 需求侧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供给价格弹性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