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银行信贷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银行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信贷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一个国际开发机构,世界银行通过信贷政策的调整来推行其经济发展理念,以达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在实践中,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信贷政策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欢迎。但同时也暴露出信贷政策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一面,有待在实践中完善。
世界银行信贷政策的发展演变
世界银行自成为开发银行以来,其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政策特点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发展经济学的主流特征。
从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是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援助的职能就是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本,以提高受援国的储蓄率,进而加速经济增长的目的。这种投资主导型的发展思想成为这一时期世界银行业务政策的指导思想。世界银行用于电力、电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贷款,极大地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经济全面增长,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坚持在农村地区兴建基础设施,已成功地大幅度减轻了贫困。
从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贫困问题成为发展经济学关注的中心,世界银行赞同“增长型再分配”的观点,主张对收入和消费进行有利于穷人的再分配,并把生产性资产转移给穷人。这一时期世界银行的信贷政策是:
(1)大量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的资金援助。 世界银行的贷款额从1968年的9.54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123亿美元, 世界银行成为世界主要的开发机构。
(2)调整投资方向, 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将增长带来的收益交给广大低收入群众。例如,世界银行集团将更多的贷款投向与扶贫有关的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服务部门。
(3)强调政府作用, 主张政府为维护穷人的利益而进行更多的直接干预。
从80年代至今是世界银行集团政策演变的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在发展理论上从强调政府干预,以公共部门带动经济起飞转变为强调市场导向和私人部门的作用,发展援助的使命应当是引导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实行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导向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政策改革,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有利于发展的市场经济机制。上述发展思想和援助理论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认同,成为其制定信贷政策的指导思想。为此,世界银行对其业务重点作了相应调整:
一是提高了政策性贷款的比重。这些调整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和部门经济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引导发展中国家为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创造好的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此外,世界银行还通过公共部门管理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等其他政策性贷款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和前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和私有化。如世界银行针对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向韩国提供援助贷款用于金融机构改革。
二是强调通过技术援助来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宏观政策和部门政策研究,制定改革行动计划,进行机构与法规建设。例如,已完成的我国黄河水资源研究课题,设计出一个较为科学的模型体系和为满足模型运行的数据库,为黄河流域11个省、市、区制定分水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在投资项目中附加政策性要求,把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项目与政策调整和环保相结合。例如在我国,世界银行集团贷款的一些电站项目往往包含电价改革与控制污染的内容,工业项目常与股份制等企业机制改革挂钩。
四是加强国际金融公司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业务活动,直接向私人部门提供资金和担保。
世界银行在90年代的业务活动重点包括五个方面,即减轻贫困、保护环境、开发人力资源、帮助成员国减轻债务、加强私营部门发展。
(1)减少贫困。世界银行直接进行以减贫为目标的项目投资, 这些投资主要用于贫困地区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基础教育、卫生保健等领域。
(2)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已经成为世界银行发展援助战略的中心内容之一。对教育、保健、营养、人口与就业以及妇女在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经济作用的关注正在不断渗入世界银行的业务活动之中。贷款计划表现为人口、保健及营养的贷款正在继续增加,教育贷款趋于稳定;重视社会保障贷款,以便在经济调整期间保护贫困者;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的投资不仅采用直接方式,而且采用间接方式。投资重点从提供有形的基础设施转向以政策为基础的全面战略。
(3)环境保护。90年代,世界银行十分关注环境保护, 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贷款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行动计划,帮助发展中国家确定环保投资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家环境部门机构建设与研究,通过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署共同管理的“全球环保基金”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发具有全球性环保效益的项目。
(4)加强私营部门发展。 世界银行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为私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使之最大限度地对发展作出贡献;调整公共部门结构,提高效率,并把重点放在提供服务以补充、支持私营部门的活动;推进金融部门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形成,改善融资与分配条件;通过资金转移和在其他方面对企业提供支持,直接扶持私营企业发展。
(5)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80年代以来, 债务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障碍。世界银行集团便承担起解决债务问题的责任。世界银行将提供资金来支持高负债中等收入国家减债减息,帮助债务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如世界银行通过对拉美国家的债务调整,使拉美国家走出80年代的经济危机,90年代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良性循环。
世界银行信贷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世界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世界银行十分强调发展的概念,重视发展的持久性、长期性,它与商业银行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它并不过份追求投资项目的短期财务效益,而是强调这些项目对借款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世界银行为促进发展所作的工作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为发展提供资金
通过贷款和股本投资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资金是世界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活动。长期以来,世界银行一直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资金的主要来源。自世界银行成立以来,它已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总额累计已达5075亿美元,其中无息贷款2893亿美元,有息贷款2182亿美元。这些资金大部分用于投资周期长、社会效益明显、对借款国经济具有战略性影响的部门,如农业与农村发展、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这些领域是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但由于投资于这类部门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国际上的商业银行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的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涉足。世界银行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对于促进借款国的长期发展起到了其它资金来源无法取代的作用。除了直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外,世界银行采取联合融资、投资担保、组织国别援助磋商小组等方式鼓励发达国家的资金流向发展中国家。
(二)帮助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世界银行认为,不少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不发达,不仅因为缺少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很低。因此,世界银行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看作与促进资源流入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任务。世界银行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提供贷款支持借款国的经济改革、政策调整、人力资源开发等旨在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活动;二是提供智力援助,如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结构调整和部门结构调整行动计划,提供政策咨询,帮助发展中国家培训人才等等。当前世界银行特别强调对借款国的政策引导,主要手段是世界银行的政策性贷款:结构调整贷款、部门调整贷款、公共部门管理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贷款和技术援助。近年来,世界银行向阿根廷、匈牙利、波兰等7国提供贷款来支持公共部门改革和小型企业发展。 政策性贷款的重点是帮助借款国进行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结构调整,其中特别强调公共部门结构调整。例如,世界银行贷款支持阿根廷的公共部门改革和匈牙利的企业私有化计划,批准玻利维亚、保加利亚、布隆迪、印度、老挝、秘鲁和罗马尼亚的结构调整贷款都包含公共部门调整的政策内容。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世界银行也向泰国和韩国提供了金融结构调整贷款,但由于附加条件过于苛刻,给人趁火打劫之嫌。
(三)为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
战后以来的国际经济环境对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世界银行始终关注着这种影响,并积极发挥作用,为发展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世界银行在国际贸易问题上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国际组织的积极态度。世界银行十分关注国际贸易体系对发展的影响,它在各种场合呼吁实现贸易自由化,敦促发达国家早日就“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到协议。世界银行积极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乌拉圭回合”谈判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自己的多边谈判战略。同时世界银行也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改革其贸易体制和政策使之能够适应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系。1988年12月,世界银行行长科纳布尔在其关于国际贸易问题的发言中指出:“在乌拉圭回合中,世界银行不是一个中立的旁观者。我们支持这个回合的目标,并将为其实现而努力。”
对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信贷政策存在问题的检讨
世界银行信贷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其信贷政策也有偏差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放松发展中国家的外债规模的监控 从50年代末期开始,世界银行将资金投放重点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促进其经济起飞。据统计,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额就从1968年的9.54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123亿美元,成为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外资的主要机构。但是,世界银行在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资金的同时,忽视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体制的改造和完善,致使外来资金难以有效发挥效益。结果,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依赖性增大,一旦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就很容易酿成债务危机,延缓经济发展。拉美国家80年代初爆发的债务危机就是盲目借外资造成的恶果,使整个80年代成为拉美各国“失去的十年”,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而韩国一向是世界银行信贷政策的成功样板。据统计,截止到1992年,韩国累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76.24亿美元, 贷款项目数为100个, 这些贷款项目为韩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韩国一跃成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但是,1997年爆发的韩国金融危机也暴露出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说明引进外资并没有根本改进韩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经济结构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为此,世界银行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道对韩国提供紧急资金援助时,要求韩国政府遵守改革和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等一系列苛刻条件,以期达到通过其信贷政策左右韩国经济发展政策的目的。
(二)忽视受援国的具体情况,一味强调通过信贷政策推广其经济政策
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银行开始更多地利用其信贷政策推广其经济主张,并与贷款数额相挂钩,如果受援国不能接受世界银行提出的具体经济和政治改革建议,则很难获得相应的贷款支持。针对80年代非洲所经历的“失去的十年”的经济困难,利用非洲国家急于接收贷款以重建经济的困境,世界银行对所有受援国几乎都开据了相同的药方,即以承诺推行政治民主化与多元化,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政策作为接受贷款的前提条件。应该承认,这个改革建议无疑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但改革措施没有充分考虑非洲国家的具体国情,具体措施过于僵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受到很大阻力。部分非洲国家在90年代出现的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银行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经济改革方案有关。因此世界银行的改革方案在非洲国家受到很大非议,并被束之高阁。同样,世界银行在东欧、前苏联等市场经济转轨国家推行的激进市场经济改革措施(通称“休克”疗法)也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以致这些国家到目前也没有完全走出经济萧条的阴影。针对1997年东亚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首的国际经济组织和西方国家向东亚国家提供了巨额资金援助,以帮助这些国家度过难关。但是这些援助都附带有十分严格的条件,它迫使受援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和进行一系列经济改革。例如,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承诺向韩国提供援助资金550亿美元,其中,世界银行提供100亿美元。作为接受这些贷款的前提条件,韩国接受了一揽子将给韩国带来巨大痛苦的苛刻条件,这些条件具体包括将韩国1998年6%的经济增长率下调到3%;物价上涨控制在5%以内;经常项目收支赤字压缩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以内;立即整顿金融机构,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改革大型企业集团所属企业间相互提供支付担保的制度;允许外国银行和证券机构在韩国成立分公司,允许外国人持有韩国每种股票的限额从25%扩大到56%,并同意提前开放韩国的资本市场。
在东亚国家屈尊接受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贷款条件的同时,也担心这些苛刻条件会使受援国丧失经济主权。接受国际援助条件的泰国批判说:“改革要求将让人们眼睁睁地看着泰国经济的继续恶化。”韩国舆论则将此视为“国耻”和“经济主权的丧失”,认为金泳三政府正把韩国经济置于外国势力的“托管名单”。一些国际经济学家对援助条件也发表了不同看法。哈佛国际发展研究主任杰弗里·萨克斯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援助计划应当能提高人们的信心,但是,如果计划拘泥于传统的金融教条(包括削减预算和大幅提高利率)的约束的话,计划的弊将大于利,它将使这场货币危机演变成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印尼由于实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建议,加剧了经济和政治危机,最终导致出现社会动乱、总统下台的局面。马来西亚由于拒绝接受其政策建议而无法获得摆脱经济危机急需的世界银行贷款。
由此可见,世界银行援助条件既要有利于增强受援国的经济稳定性,改进经济制度运行条件,又要考虑受援国的具体国情和承受能力,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害。这将是世界银行信贷政策面临的挑战。
(三)利用信贷政策推行其政治理念,有干涉别国内政之嫌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对信贷结构进行调整,更加关注减轻贫困、保护环境、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发展。世界银行在这些领域投入的贷款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世界银行用西方国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标准来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就难免与这些国家在环境保护、人权等方面产生分歧,从而影响了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在这些领域所得的进步的评价,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资金援助。而且,世界银行援助条件的内涵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在1997年世界银行的年会上,首次将腐败问题列为一个主要议题,强调“有效管制”是考虑援助时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银行只向那些廉洁和有效地管理其经济的政府提供援助,并要求受援国进行体制改革。为此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表示:“贪污拖慢了经济发展,有碍社会平等,并能导致社会动荡。”他还引用拉丁美洲的教训说:“贪污就像通货膨胀一样。”为此,他的态度简单明了:“不反贪就不给钱。”
对世界银行的上述观念,许多发展中国家担心反贪污有可能成为继人权之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内政进行干预的又一个藉口。对此,中国财政部长刘仲藜表示:“主权国在反腐败行动上的主导地位必须尊重,国际组织只能在主权国要求下提供协助,反腐败行动应严格限制在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之内。”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呼声,世界银行也表示,世界银行不是国际警察,也不是世界政府,反贪污最终要由受援国的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
由上可以看到,如何做到贷款既能促使受援国获得公正的发展机会,增进受援国人民的福利水平,又能不改变世界银行的国际经济组织性质,避免成为政治组织,这将是世界银行信贷政策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由于我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国内投资缺口较大,多利用具有优惠性质的世界银行贷款,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这对我国增强国力和国民经济发展后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到1995年,我国工业部门利用世界银行优惠贷款有19项,贷款额为26.9亿美元,占总承诺额的12.12%。工业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还有很大空间, 扩大世界银行优惠贷款额度,对我国的工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的重点逐步由大规模吸收贷款转向其他领域,贷款以外的机会更多,这些机会将:
(一)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在世界银行中,西方发达国家将长期居支配地位。如果我国能在与世界银行合作过程中,利用世界银行集团与这些国家进行对话、交流和合作,将有利于协调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取得的成绩,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世界银行对我国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我国可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基础上,通过与世界银行的密切合作,对这些要求加以抵制,以维护我国的利益。
(二)加强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创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我国与世界银行进行成功而有效的合作会产生示范效应,会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与世界银行的关系及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其次,我国与世界银行其他发展中国家会员国一起参与世界银行集团的日常业务,相互支持各自为获取世界银行贷款所作的努力,将有利于加深我国与这些国家相互了解与合作,加强团结,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共同创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可以从与世界银行集团的合作中获取技术援助,获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形成和发展所需的国外先进经验,获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所需要的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和中长期发展战略。
(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开拓国外市场 世界银行在各国开展的业务为其成员国提供了许多商业机会。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我们应积极利用这些机会,参与世界银行在其他国家提供贷款项目的土建工程和设备材料的投标竞争,为我国的产品和劳务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标签:世界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信贷政策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