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胸科医院结核科;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 目的 对我院肺结核患者的焦虑自评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100 例肺结核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自费患者以及出现咯血症状的患者焦虑程度高于公费患者以及无咯血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存在焦虑心理,经济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生活压力等影响因素,临床治疗中应特别关注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采取措施改善。
关键词 肺结核患者;焦虑自评状况;分析;影响因素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肺结核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伤害,使患者遭受身体上的痛苦,而且由于其传染性,患者会遭受社会的歧视以及旁人的冷落,从而患者会有心理上的压力,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的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心理健康,更不利于疾病的恢复[1]。随着医疗的发展,肺结核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目前的医疗模式仍局限于患者生理疾病的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未得到充分重视。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念的逐步普及,医务人员开始认识到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性,特别是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2]。本文对肺结核患者焦虑自评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67例,女33例;未婚56例,已婚44例;高中及以下58例,高中以上42例;公费40例,自费60例;体力劳动者52例,非体力劳动者 48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经我院门诊医师确诊为肺结核患者;②可以自主判断;③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自己愿意配合调查的患者。排除标准:①诊断为肺结核之前已有明显焦虑等不良情绪;②精神障碍、无法自主配合调查的患者;③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SAS包括心理感受及躯体感受两部分,共20个项目,能将有焦虑心理的患者的主观感受反应出来。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为50~59分,中度焦虑为60~69分,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分数与焦虑程度成正相关关系。选择符合抽样标准的肺结核患者,入院三天后,调查者本人亲自发放问卷给患者,当场填写并收回,收回后检查,避免漏填及保证回收率。如果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单独完成调查问卷较困难,可由调查者为患者宣读调查问卷内容并解释。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有效收回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平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费用支付情况、是否咯血对患者焦虑情况有影响,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3.1肺结核患者焦虑状况分析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强,容易遭到来自社会的歧视,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损害心理健康。结核病病程长,治疗时间长,在住院期间通常需要隔离治疗,无法与亲属朋友见面,患者在此期间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家庭的经济负担等[3]。部分患者对结核病了解不多,缺乏结核病知识,担心病情的发展,担心其反复发作,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有的结核病初患者难以适应患者角色,整日悲观失望,心情低落,这些负面情绪给患者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4]。因此,医护人员应重视肺结核的心理状况,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理解其焦虑烦躁的心情,理解其迫切希望疾病痊愈的心情,耐心[5]。仔细的向患者普及有关结核病的防治知识,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尽量消除其焦虑的情绪,尽早康复出院[6]。
3.2肺结核患者焦虑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高低、是否从事体力劳动对肺结核患者的焦虑心情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本研究调查的病例数较少,本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证实,上述因素是否与患者的焦虑程度有关还需进一步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公费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自费患者。这可能是由于自费患者多不是本地患者,多为外来务工人员,这些患者大部分收入不高,高昂的治疗费用给患者以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肺结核病程较长,需长时间服药,易反复发作,这些都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7-8]。有的患者是青壮年,是家庭责任的主要担负者,住院治疗使患者收入减少,除此之外,患者还要担负高额的医疗费用,无论个人还是家庭都会承受巨大压力,患者会出现思想负担,易产生焦虑情绪。有咯血症状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无咯血症状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出现咯血现象时,患者血液丧失,病人会进而联想到生命的消逝,产生恐惧心理和思想负担。因此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树立患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9]。
综上所述,关注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是目前临床治疗肺结核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应积极开展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消除焦虑、恐惧、烦躁的负面情绪,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蔡穆,黎永华.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06):913-915.
[2]成君,张慧,李仁忠,等.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04):389-391.
[3]李春燕,蔡小芳,袁美.我院近三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9,36(02):267-269.
[4]贺征英,马燕,方婷,等.肺结核患者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7):75-78.
[5]姚阁.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7,30(06):1400-1401.
[6]商雪辉,姜心言,王秀军.青壮年肺结核患者焦虑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4):44-46.
[7]徐九云,潘陈丽,陈萍,等.聚焦解决模式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8,33(21):68-70.
[8]Zheng C, Hu, Minhui, Gao, Feng. Diabetes an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 global overview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situation in Asian countries with high TB-DM burden[J]. Global Health Action, 2017, 10(1):1264702.
[9]Jennifer A, Frankland Timothy B, Daida Yihe G, et al. Epidemiology of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Lung Disease and Tuberculosis, Hawaii, USA[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17, 23(3):439.
论文作者:邓祝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患者论文; 肺结核论文; 焦虑论文; 心理论文; 状况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状况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