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产妇护理后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在产科护理过程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护理;母乳喂养成功率;应用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281-01
现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医学护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产妇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对护理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产妇不仅需要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更为牢固的医疗团队进行护理治疗,更希望在育儿方面得到专业人士指导[1]。新颖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指医院成立一支围绕家庭主题的中心产科监护团队,在原有基础上集结优秀专业人员,将怀孕整个过程、产后保健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等操作进行重新整合、概念创新,从而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产科护理体系,以此满足孕妇的母婴护理新体验[2]。因此,如何研究一套有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已作为研究热点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将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需要作为研究对象的产妇100例。100例产妇均无交流障碍、精神疾病、严重躯体疾病等,且全为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他们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均为女性。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4~35周岁,平均年龄为(27.6±2.2)岁,平均孕周为(38.6±0.2)周。研究组中产妇年龄为25~34周岁,平均年龄为(26.2±3.5)岁,平均孕周为(38.2±0.5)周。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基础资料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比如持有专业资质的新生儿护理人员为新生儿提供具有针对性地护理服务,此过程不涉及产妇及其家属参与[3]。与此同时由专业医护人员为产妇进行产前、产中及其产后基础治疗与护理,并提供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服务,在生产后做好产后干预治疗,医护人员可指导产妇通过放松、转移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焦虑与抑郁情绪,为产后恢复提供保障。
1.2.2研究组方法。研究组护理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新生儿床旁健康教育。医务人员给予早期入院产妇健康教育指导,主动热情地给孕妇讲解如何自行监测胎动、注重饮食卫生以及准备相关物品等细节,使产妇在分娩前基本了解生产过程,增强产妇安全感。同时向产妇普及母乳喂养优势,为产后增进母婴感情提供保障[4]。
1.2.2.2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出生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正确地脐部护理操作,选取棉签蘸取脐带护理液,自新生儿脐轮根部由内向外缓慢进行螺旋式消毒,消毒直径约为3~4cm。
1.2.2.3新生儿床旁抚触护理。新生儿应选择在一个减少噪音干扰、较为适宜光线及温度条件下接受产妇轻柔式抚触护理,产妇在专业护理人员指导下手掌中倒入适量抚触油,双手轻柔互搓后按新生儿从头到脚顺序进行抚触护理[5]。
1.2.2.4新生儿预防接种。给产妇重点讲解新生儿预防接种重要性,并举办相关项目宣传教育讲座,发放宣传手册与预防接种家属知情同意书。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经母婴床旁护理后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护理后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例,%)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将怀孕整个过程、产后保健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等操作进行重新整合、概念创新的一套特色的产科护理体系[6]。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有专业护理人员对产妇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护理,可根据产妇自身情况进行护理方案调整。(2)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避免产妇术后出现感染等症状,为产妇产后恢复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对产妇进行产科护理过程中,可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程度,帮助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岚.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3,12(5):395-396.
[2]赵囡囡,史秀芳.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6):17-18.
[3]赖志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 29(7):183-184.
[4]黄小春,黄慧英,钟晓琴.浅谈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60例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0):107-108.
[5]张烨,闫华,苗从艳,等.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淮海医药,2015,14(5):499-500.
[6]王婷婷,薛飞扬,万玉梅.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8(35):267-268.
论文作者:许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产妇论文; 母婴论文; 产科论文; 模式论文; 新生儿论文; 成功率论文; 产后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