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内部结构分析_企业家论文

民营企业家能力内在结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民营企业家论文,能力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53(2007)01-0079-09

作为影响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企业家能力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这一研究领域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就是:作为一个复杂的能力体系,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包括哪些维度?如何对企业家能力进行测量?对于这些问题,我国学者在理论上研究得多,实证研究得少。国外尽管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但是考虑到我国企业发展的背景、阶段与国外企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其研究结论能否完全适用于我国企业尚需考虑。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考察我国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以为相关和后续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实证研究基础。

1 企业家能力:内涵与意义

企业家能力是一个广为接受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概念,对于其内涵的解释是多样化的。从抽象层面上看,它与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相近,如通过创新对均衡的创造性的破坏能力,通过承担不确定性以获取利润的能力,对非均衡机会的把握并努力借此恢复均衡的能力,突破现有资源约束寻找新机会的能力;从具体的人格特征层面看,存在更多的解释,如灵活性、进取心、判断力、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等。我国学者李志、郎福臣、张光富认为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胜任领导企业这一任务的主观条件[1]。

在市场竞争不断强化的今天,企业家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成长的关键[2]。林祥、褚俊虹认为,没有企业家,企业就无法建立与保持竞争优势[3]。企业家通过支付交易成本、任人唯贤、激发创新动力、促进核心价值观形成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家能力对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之源的一些独特能力,如技术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具有显著影响。缪仁炳、宝贡敏认为,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发起者和推动者[4]。周耀烈、张大亮的研究表明,高水平的企业家对新产品开发成功率和整体成功率有非常明显的作用[5]。企业家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对技术创新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对技术创新有很大的责任感、能有效的保证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得到满足等。在他们调查的28家企业中,有89.3%的企业高层负责人具有了解自己企业及业务的深度专业知识,55.4%的负责人具有创造和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及冒险精神,75%的负责人具备组织、领导、协调的能力。调查还表明有82.1%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与领导者业绩有直接关系。

如上所述,企业家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如如何为企业寻求并获取新的发展机会,如何尽量发挥企业现有优势并减少潜在威胁,如何整合和配置企业资源以获得最佳效益,如何构建新的企业能力,如何应对环境变迁,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等等。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企业家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哪些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强,哪些能力的影响弱?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就是对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和维度做出正确的剖析,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所在。

2 测量项目设计

对企业家能力测量项目的设计需要对企业家能力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有关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众多研究人员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作了不同的分析。这里对这些研究作一回顾与整理,力求提炼出适合本研究的企业家能力的内在测量结构和维度。

Paradakis,Lioukas和Chambers在研究企业 CEO的个人特征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的影响关系时,提出了两个有关企业领导人的个性特征:对成就的需要和风险态度[6]。对成就的需要是企业家事业成功的基本个性特征之一。风险态度(风险倾向性)指的是个人所表现的在不同程度上承担风险或规避风险的心理性格,是影响个人做出不同战略决策的主要性格维度。

Lee和Tsang在研究企业家个人特征对初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效果时,对企业家能力进行了测量。其测量内容包括成就需要、内控倾向(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自立性(self-reliance)和外向性等[7]。

Baum,Locke和Smith将企业家能力分成个性、综合能力、特定能力和动机。其中企业家的个性包括执着、积极性和热情;综合能力包括组织技能和利用机会的技能;特定能力包括从业经验和技术上的技能;动机包括愿景、目标和自我效能[8]。

Man,Lau和Chan总结了前人研究中有关企业家能力的一些测量维度[9],这些测量维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机遇能力、关系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战略能力和承诺能力,如表1所示。

我国学者亦对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进行了剖析。王烈从社会学分析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家的能力结构由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指挥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岗位工作能力、计划能力、控制能力、表达能力这些部分组成[10]。苗青、王重鸣提出了企业家能力的三大主干内容和4种必备结构[11]。企业家主干核心能力为:创造性破坏、承担风险、学习能力。企业家必备能力为:人际关系能力、指挥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李志、郎福臣、张光富对47篇论文涉及的80种企业家能力进行了合并归纳,将企业家能力概括为 7种能力类型[1]:①创新能力;②决策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计划、分析、策划、决策、战略管理能力;③组织指挥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控制、指挥领导、投资经营、营销能力;④沟通协调能力,主要包括协调、谈判、竞争合作、人际交往、信息沟通能力;⑤人事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用人、激励、评价、关心爱护下级能力;⑥专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⑦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记忆、适应、表达、预见、学习、自控、心理承受、想象、洞察、判断、自信、问题解决、实干等能力。

根据以上综述的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专家访谈和企业内部人员访谈,本研究设计了26个问项来对企业家能力进行测量,如表2所示(为便于看清,依据分析后的结果对这些测量项目进行了归类)。

3 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问卷问项 (即对企业家能力的测量项目)通过文献研究和人员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出。人员访谈包括专家访谈和企业内部人员访谈,专家主要是高校从事企业家能力方面研究的学者,企业内部人员则是企业业主和主管经理、部门经理等高中层领导。本文先开发出初步问卷,然后就初步问卷进行进一步的访谈,以发现问卷中存在的内容有效性和语意表达等问题。完善后再将修改好的问卷在12家企业中进行了预测试。预测试的结果表明问卷内容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最终问卷调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邮寄方式,直接将问卷邮寄给企业业主;二是走访方式,指派专人到企业里找企业业主进行填写。邮寄问卷共计发出500份,收到128份问卷,剔除不合要求和填写不完整的11份问卷,共计收到有效问卷117份。按有效问卷计,回收率为23.4%。通过走访方式共计产生问卷143份,剔除填写不完整等无效问卷6份,共计收到有效问卷137份。这样,本调查通过邮寄和走访两种方式共计收到有效问卷254份。

本研究分析了两种可能出现的问卷差异:一是非响应偏差,二是以邮寄方式获得的问卷和以走访方式获得的问卷之间的差异。两种差异均用比较对应问项的均值和方差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来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除了极少数的问项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绝大多数的问项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推断,非响应偏差和调查方法偏差并不显著。

在获得研究所需数据后,本文试图先探测测量项目的内在结构,然后再证实这种结构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先对企业家能力的26个测量项目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7个因子。各因子的解释名称及旋转之后的标准化因子负载、解释的总变异比例如表 3所示。

从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企业家能力测量的26个问项其内在结构维度数为7,这7个因子共解释了项目总变异的72%,被分别解释成成就动机、创新学习能力、人性特征、把握机遇能力、处事能力、领导能力和操作能力7个能力维度。除了“喜欢创新”这一测量项目对“创新学习”这一因子的负载数为0.619、“有效地指挥员工”这一测量项目对“领导能力”这一因子的负载数为0.668之外,其他的标准化因子负载都在0.7以上,表明测量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和聚合效度。为了进一步证明测量项目的有效性,在以上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再对这7个潜在因子做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以上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发现,测量的信度较高,7个潜在变量的a值分别为0.8724、0.8407、0.8083、0.8590、0.8776、0.6965和0.8556,除了“领导能力”一项为0.6965非常接近0.7的下限外,其他六个潜在构想变量均超过了0.7的最低标准。另外,从各指标对潜在变量的标准化负载来看,大部分都在0.7以上,最低的为0.441,且均为显著。作为一项意在提出一套测量体系和探索测量结构的研究而言,这一数值可以接受①。从各潜在变量提取的平均方差AVE来看,“成就动机”为0.6346,“创新学习”为0.6349,“人性特征”为0.5121,“把握机遇能力”为0.6707,“处事能力”为0.5471,“领导能力”为0.5965,“操作能力”为0.5985,均超过了0.5的下限,表明各测量项目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

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效果来看,也比较理想。其中CFI和NFI值均在0.9以上,且非常接近于1,RMSEA等于0.065,虽然大于0.05但小于0.08的最高上限,由此可以看出测量模型是有效的。

各潜在构想变量区分效度的检验如表5所示。该表显示了潜在构想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对角线数值为各潜在变量AVE的平方根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对角线上的元素都大于对应的行与列上的非对角线元素,表明构想变量有足够的区分效度。

4 结语

本文设计了26个问项来对企业家能力进行测量,通过对254家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业主的企业家能力测量的实证分析发现,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存在7个维度,它们分别是:成就动机、创新学习能力、人性特征、把握机遇能力、处事能力、领导能力和操作能力。

在本文的研究中,只是探明了企业家能力的内在结构。但是,各企业家能力维度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影响关系,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需要后续研究的跟进和补充。同时,本研究是根据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的问卷样本来做出结论的,限于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特殊发展环境和历史,本文对研究结论的普适性(generalization)持谨慎态度。简言之,本文的研究结论尚需其他相关研究做出补充和验证。但是,不管怎样,本研究对企业家能力的测量及其探明的企业家能力内在结构将对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收稿日期:2006-01-25;修回日期:2006-04-30

注释:

①在社会科学中,推荐的标准因子负载的最低水平通常为0.4。

标签:;  

民营企业家能力的内部结构分析_企业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