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日益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在当前阶段,我国在新能源电站方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为了进步对该工作进行升华,本文对当前电站生产运营过程中进行的集中管理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对于集控中心的建设和标准化建设以及智能化方面的集中管理手段及方式,并基于此提出了对于工作以后发展的流程及组织方法,希望通过这样来对新能源的管控中心的模式效率及效益进行提升和促进,也希望本文可以给广大读者带来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新能源电站;工作管控;集中优化;体制
0引言
在当前阶段,新能源电站的建设在面对多样化的发展环境下,根据国家所提出的新型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对这其中的生产和运营进行集中的管理和分析。首先,这种工作模式不仅能够对分布在各个地区的新能源电站建设进行设备升级和实时监控,并且还能够对一些工作人员不积极性进行跟踪,通过这样可以全面的了解每一个电站具体生产情况,实时的掌控对于设备的工作形式和可靠性。如果能够做好对于工作系统的运营和集中管理,那么就可以自动的对管辖范围内所有电站进行分类及数据统计,以此来提升对于工作开展的生产效率。其次,如果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开展能够实现集中的管控,那么在人力和物力投入上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浪费,与此同时,其通过集控中心的工作管控可以对每一个电站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和处理,以此来减少对于电站建设的工作费用,本文对此展开了相应的介绍。
1新能源电站集中管控的工作基础
为了全面的改善过去传统关于新能源电站分散管理的工作模式,很多工作的企业正在积极地对新能源电站模式进行集控的探索分析,在这之中也初步形成了对于集中管控的工作模式及方法,但显然在这之中的工作开展中也有很多问题存在。如果所做的基础工作不够牢靠,那么就会在新能源的集控管理上存在工作模式的不统一以及信息可信度不太高等情况。加之一些工作设备再工作之间体现了差异性比较庞大,所对应的工作标准和制度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制定,那么就不能与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工作技术进行结合来指导工作,不能充分的发挥对于该模式建设的效益及功能。
1.1集控中心的建设
对于集控中心的建设工作而言,其是为实现新能源电站集控管理的必要条件,因为集控管理中心是整个生产运营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在对电站的运营上负责所有的集控运行以及设备检修等工作,因此在进行集控中心建设时,必须牢牢把握对于系统的设计以及工程建设两方面。对于系统的设计工作而言,其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来对工作进行指导,其中安全性原则是最为首要的。此时集控系统的管控生产和信息区分应该严格的分类,并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设立隔离装置来进行全面的分开。对于安全边界的设计而言,设立人员应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来对所有身份和信息进行控制以及识别,以此来增强集控管理中心的安全防护水平。其中可靠性和开放性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集控系统的建设要有良好的设备配置,通过这样来对一些故障进行隔离,保证一些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对其他部分的设备进行工作影响。集控管理系统还要采取开放式的设计原则,通过与所示的平台以及环境结合来制定更好的国际标准,此时,在模块的接口功能上应该有良好的标准统一,通过这样来对系统的能力进行逐步建设和扩展。对于提供系统的工程建设而言,其要保证机房和电力通信以及硬件方面的集成建设良好。机房的建设要有良好的服务器精度,通过新型的整合以及通信来对各部分的电子数据进行集中管控和传输,此时应该考虑集控中心的传输设备和通道问题容易产生的现象。集控管理集成还要考虑服务器和路由器工作、设备的性能及质量要确定其配置的性能,要符合长远的工作规划。在横线安全的隔离配置上要加密认证,防止一些病毒的入侵来对设备进行冲击和威胁,从根本上来对电信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保障和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电站的标准化建设
其中该新能源电站的标准化建设必须按照统一和可以改变的方案来进行标准化认定,其中需要把所有电子的制度以及指标作业方面信息进行规划统一才能保障精细化的管理水平能够提升和加强,此时电站的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修编制度,通过建立一套良好的管控体系来对所有工作进行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管控,这其中内容主要包含的安全以及应急方面的方案配置。其次是对所有指标体系进行根本考虑和认识,在对指标进行统计和制定时,通过所制定的数据分析来及时发现生产运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来提出意见建议,这其中的具体内容包括了电站生产的发电量、售电量等方面信息。其中最后是生产作业的规范性,通过对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规划和优化来建立起可靠的标准文件,以此来对各项的生产运维作业进行指导,这其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操作票设备、检修文件等信息。
2优化集中管控的运管体制
2.1机构设置
新能源电站的集控管理需要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组织机构作为基础,重点要结合发电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生产经营需要,对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由于新能源发电项目具有地域广、项目多、技术人员少等特点,在优化各级新能源运管组织机构时,应当注意以下原则:精简高效的原则、权责一致的原则、统一指挥的原则、分工协作的原则。主要包括:集控中心、新能源电站中各个部门、人员的职责设计、运管体系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设计、集控中心与新能源电站的信息传递方式和运行机制设计等。
2.2流程管理
在梳理过程中,要把企业制度、生产目标、人力资源、工作计划等串联起来,形成闭环式整体管理。一要根据工作任务进行制度体系建设。完整的流程化管理应根据日常工作将管理制度、工作标准与业务流程进行有机结合。二应将日常工作合理衔接。通过分析相关工作业务的流程、特点,形成集控中心的生产主线,确定核心业务流程,将各项工作围绕主线进行计划、执行、反馈、改进。三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工具。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提高流程化管理的效率。
3结束语
通过对以上的说明进行总结可以知道,在对新能源系统进行集控建设和运营分析时,必须在前期阶段进行高效的集控分析和数据处理,要从基础工作做好来优化对于模式的创新及管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对于新能源电站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最终实现对于具体市场作业的动态管理,从根本上来降低对于成本的投入。在当前智能运维工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其对应的工作技术和管理理念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加强,相信在未来的新能源集中管理工作模式发展上,这样的新能源集中管控模式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参考文献:
[1]推进集体企业资金集中管控的探索[J].王晓燕.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7)
[2]技改项目的集中管控平台[J].梁志宏.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3)
[3]变电站集中控制应用[J].杨小刚,旺久. 低碳世界.2014(13)
[4]电力科技信息[J]. 浙江电力.2014(02)
[5]智能变电站软压板集中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郑晓琼,王鹏辉,戚矛,柴宏博. 电力安全技术.2017(11)
[6]湖北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的规划研究[J].刘畅,李泰军,陈前. 长江技术经济.2018(02)
论文作者:刘新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新能源论文; 工作论文; 电站论文; 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中心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