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投入运行,基于资源配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整体预算,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并且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阐述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涵义和工程造价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研究,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工程造价的费用优化的途径,旨在为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资源配置;施工;工程造价;优化;模型
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得到审批并且投入建设。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施工阶段的资源配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这工程造价的变动。如果不进行工程造价的创新改革,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对于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也是不利的。因此,科学合理进行施工现场的资源配置对于降低工程造价是十分有必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涵义
工程造价从狭义上来讲,是单指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的发包、投标报价、具体施工等等的花费,但是从广义上讲指的就是更具工程的图纸以及清单规范,计算出从工程项目开始投入施工到竣工的整个工程的花费[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指的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一定的诸如监督等手段有效控制过程施工的花费,实现工程花费总额在甲乙双方都认为合理的范围以内,最终可以通过项目投资和工程施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工程造价控制一方面是通过对工程造价的多次预算和评估实现对投资方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具体施工提供劳务服务的承包商的控制。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性
在施工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的优化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单位的投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工程施工阶段,城市规划局等单位会对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造价方面的管理,这就给施工企业的行为带来了一定的约束,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对材料的使用更加合理,将整体的花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2]。因此,在施工阶段建立工程造价优化模型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该行业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施工现场的进度和施工状况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说,工程附近的地理状况、土质的疏松程度会影响到工程进展快慢;天气状况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阴雨天气会拖慢施工的进度。施工现场的工程施工情况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只有对施工材料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现场工程造价模型,才能够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研究
(一)问题描述
前提条件为工程完工所需花费的时间一定,不仅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还要要确保工程的质量,最终的结论是要实现工程施工的造价最少。这个问题中设计一些元素,比如说:工程的种类、白天和夜晚需要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人数、施工过程中每天所需的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多少。只有弄清楚这些,才能够对过程施工现场进行工程造价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相关变量的描述
工程造价中的变量只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平均每天实际分配到每个工种中的人数的多少,这个是受到实际施工人数的影响的,这个是要设置一个上限数据和一个下限数据;第二,每天使用的材料的数量,这个数据每天也是不太一样的,主要是因为工程施工每天的进度总是会受到天气状况等等因素的影响;第三,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每个小时工作量的上限和下限;第四,整个施工场地每天施工所使用的材料的上限和下限;第五,工程施工场地每个月库存的材料的数量[3]。这些变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的建立和研究。
(三)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的建立
工程造价优化模型中总的工程造价最优化等于总的最小化的人工费用支出加上总的最小化的材料费用支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最小化的人工费用支出一定是建立在工人满意的基础之上的。这个模型建立需要有一定的约束条件,也就是上述的变量,比如说工人每天完成的工程量并不是一定的,而是在一个范围内进行波动,如果一段时期工程量总是较大,那么工程的进度就会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造价的最终结果。
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各航造价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譬如:对于签订的合同而言,要严格按照合同所签订中的条款,勿以个人主观意识为主,保障合同的条理性,避免与合同中的条款有误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影响验收结果;对于施工的管理人员,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系统的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强化管理理念,做到管理为工程施工服务,保障施工的进度,充分为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准备;对于施工工期,要合理的控制周期,降低因施工速度慢而延误工期的可能性,做到合理的规划周期,严格按照计划的时间周期作业,充分利用时间,减少浪费,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控制施工周期。
四、提高工程造价的费用优化的途径
(一)优化整合施工材料费用
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钢筋、水泥、沙子、石料、砌块等等材料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由此可以看出材料费用的支出在工程造价的总支出中占据重要地位。优化整合工程造价的费用,就要重视材料费用的支出,从根源上找出原因控制原材料的费用。因此,从原材料的选购上而言,要通过调查了解,筛选出价格便宜,质量上等的原材料,同时,经过沟通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供应商,与供应商做好合作计划,合理规划二者之间的合作,签订有效的协议性文件;从运输上来说,原材料选购之后,还需要从厂家运输到工程所在地,这也需要花费大量的运输费用,要选择合理的承运单位,同时,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原材料的损耗,降低损耗,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4]。
(二)优化整合人工费用比例
工程造价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的结合,方可完成计划的作业,作为工程建设中一大力量支柱的人工力量必不可少。与此同时,人工的费用支出在工程总造价中也占到了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要提高工程造价,就要提高对人工的配置状况,人工的力量也决定了工程的质量与进度。由此,在人工的选择上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就要选择几家适合该工程的施工队伍,通过对几家施工队伍以往作业的评估,来判断哪家施工队的作业技术更高、更有实力、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速度更快,更符合本次的工程建设。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不仅可以有效的管理施工队伍,将人工的作用发挥极致,同时,更能推动的工程的建设进度,保障工程的质量与速度,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人工的劳动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合理规划工程费用的支出,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大大降低了工程总造价的费用。
(三)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完善施工设施设备
除了人工、材料的辅助外,还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作为重要的支撑,大型的机械设备可以减少人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可以做到人工不可为的作业,在效率上高于人工作业。进而,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为工程建设服务,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时间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人工作业的费用。在工程价收纳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在建设中选择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更要在使用机械设备中加强管理,优化配置机械资源,合理利用该资源,从而为工程建设服务[5]。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维护工作,选择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操作大型的机械设备,减少在作业过程中损耗,延长使用时间,降低错误率,发挥最大作用,保障机械的正常运作,不影响总工程的建设。合理的优化配置大型机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优化工程造价的费用。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压力逐渐增大,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想要实现投入的最小化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基于资源配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研究是企业目前重要的课题。在构建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其中的定量和变量,然后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现场的人力物力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最大限度上实现工程造价的成本最低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负责人要认识到进行工程造价最优化的意义,同时要注意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常春光;尹凯.基于资源配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1)
[2]孙莉.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计价方式改革研究[J].《价格月刊》,2014(01):27-31
[3]黄华.基于BIM的全过程造价确定方法[J].《科技信息》,2014(05):215-216
[4]陈玉莲.浅论工程量清单下工程造价的控制[J].《低碳世界》,2014(01):158-159
[5]李猛.浅析资源配置的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优化模型应用探讨[J].《工程技术》,2014(09):130
论文作者:武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资源配置论文; 阶段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