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本质的内部冲突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_铸币税论文

货币本质的内部冲突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_铸币税论文

货币本质内在冲突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主权论文,债务论文,货币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实中的各种债务危机表现其实是一种信用链条的断裂,或者说是某种债权与债务关系的不可持续,从这个本质意义来说,债务危机可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有关货币的根本属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这种把货币主要等同贵金属的观点,随着金融不断创新与虚拟货币的出现,局限性愈来愈突出。有关货币本质的理论,尽管在货币理论演进中一直也在发展,但对其本质的理解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也趋于达成一致,基本接受了货币本质的信用观①,而货币作为现实生活中价值的计量单位与载体,本质上更是一种利益分配工具。货币信用主权化趋势与货币利益分配工具本质,在欧元区的政治框架下成了一种难以克服的内在冲突,就这点来说欧洲主权债务从开始就面临着一个宿命性难题。

      二、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形态与信用本质的演进

      (一)货币形态的演变与货币信用创造

      信用在日常生活中是指社会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所给予对方的起码信任,或者从更通俗的角度说,就是其他人或物品给某个体在心理层面一种起码的安全感②。一般认为,货币形态的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实物货币阶段。在最初的物物交易中,人们开始选择牲畜、粮食等生活必需品作为实物货币有其必然性,因为生活必需品能满足人们的生存之需而容易为人接受。后来随社会分工发展与交易范围的扩大,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因其兼具稀有与实用性而容易被人们接受,加上其易于保存等物理品性,降低了交易中的成本,所以实物货币阶段的货币本质其实是基于实物货币本身能给交易双方带来的心理安全感,即初级的货币信用。(2)铸币阶段。随着国家的产生,不同政权为了疆域内的经济便利与获取铸币税,往往最后垄断了铸币权。这样,铸币的信用关系就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对发行者的信任及对铸币自身价值的信任;二是在此基础上再延伸为对铸币购买力的信任。也就是说,这种心理安全感开始抽象化为对某种主体的信任,也成为货币信用担保外部化的开始。(3)信用货币阶段。从初期对银行券与黄金之间相对稳定兑换比例的信任,然后是对货币发行机构的信任,最后才是对货币购买力的信任。纸币也是首先基于对政府的信任,然后才是以此为基础对纸币购买力的信任。电子货币作为符号货币的高级形态,其基础也是基于政府的信用,其次是对发行机构的认可,最后才是对电子货币内在价值的信任。符号货币进一步使货币的信用认同关系链条拉长,并使货币的信用基本摆脱了对具体物品的价值依赖,完全抽象为对发行主体的认同与各种社会关系的稳定预期。

      (二)货币信用本质演进与信用泛滥的必然性

      从货币演进形态阶段中,可以发现随着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成为一种主流经济交易行为的时候,交易范围迅速扩大,交易手段也更趋复杂,只有信用货币的高级形态(电子货币)才能够满足各种电子商务往来。这一切源于信息技术为交易媒介彻底信用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从根本上确立了货币形态的信用化趋势,货币的信用本质也更好地得以体现。具体到货币信用提供主体,实物货币阶段,货币信用的主体只能为实物本身。铸币阶段以后,由于铸币的信用主体由实物本身转向货币铸造者,货币信用创造逐步脱离具体的“等价”实物,无论信用提供者是商人还是某一政权,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货币信用只跟人有直接联系了,或者说货币信用是由人来创造了。而人无论是传统的经济人假定,还是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的相关假定,或者从更本源意义上的人性层面,决定了只要是由人来决定的利益问题,就难免会在欲望的作用下脱离客观需要。货币信用的创造也是如此,导致信用创造脱离实际需要与所谓价值担保,而产生泡沫的必然性。更直白点说,人性中的贪婪,注定了货币信用早晚会泛滥,金融泡沫也在所难免,结果只有通过一场场所谓“金融危机”,使人从贪婪的亢奋中暂时回归理性,但贪婪的收敛毕竟是暂时的,一旦经济稍恢复正常,贪婪立刻复活并可能变本加厉,这就是人性。所以现实中的经济发展周期性地呈现:萧条—复苏—繁荣—危机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而且这种经济周期现象与规律,跟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方式等无关,差别只是制度的完善与否带来经济波动幅度的大小与周期发生的频率高低而已。

      三、货币信用主体的国家化与主权信用

      (一)货币的国家化

      有关货币信用主体的探究,经济学界主要有早在上世纪初期Knapp提出的货币国家化理论,认为货币本身是国家的特殊产物,只有以货币形式征收赋税的权力才使政府有能力决定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货币数量,因此国家理论与货币理论是不可分的[1]。Schumpeter在《经济分析史》中提出的商品货币理论与信用货币理论,认为货币计价单位的法定性,使货币信用呈现出国家的权威特征[2]。Wray更认为,由于政府的强制力,特别是政府要求居民以本国通货来支付赋税的权力,使中央银行天然地垄断了货币的基础地位,更强化了货币信用的国家属性[3]。Goodhart进一步认为,货币计价单位等货币秩序是按照社会性的方式构建的,而不是从市场中自发产生的,由于政府是权力的代表,自然是货币发行的垄断者,并指出货币政策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一部分[4]。新货币经济学代表人物哈耶克尽管主张货币的非国家化,认为从理论上来说货币无论谁来发行,其作用与功能都是一样的,与政府垄断发行货币相比,私人的竞争性发行货币可以更好地解决通货膨胀与经济失衡问题。但他也坦承,在人们交易活动货币化以后,政府就会发现垄断货币的制造权力会带来丰厚的财政收入,导致政府往往会以权力去垄断货币,同时对货币的垄断反过来又会加强政府的权力这一现实[5]。

      所以在货币与国家形态交织的演进中,货币国家化大体可以分为“自由货币”与“国家货币”两阶段。由于货币的政治与社会属性,在货币发展形态演进中,不论货币是以何种形式出现,本质上都是对支付的承诺,即产生一种信用关系,也就是Ingham认为的:货币是其发行人对社会的债务[6]。但历史上货币信用提供主体在一定时期与范围存在着私人竞争,随着国家的产生,尤其是近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国家出于政治与经济利益的考虑,以及政府对稳固政权政治本能的需要,会对货币信用的稳定性与权威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纸币的发行不受金银储备的限制,为国家权力扩张冲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使现实中货币发行更多地为政府所垄断。也由于政府的天然逐利性,任何政府都难以抵挡铸币税的巨大诱惑,货币的国家化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货币信用的主权化

      货币信用演进中,信用主体经历了:等值实物→私人主体→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随着货币信用形态的抽象化,交易范围的扩大与交易关系的复杂化,货币的信用关系也必然经历了:简单的信用→扩大了的信用→一般的信用。首先在一国范围内,作为主权国家,为了稳定国家的经济活动,货币发行跟征税权一样,自然成了主权国家的基本象征。更简单点说,一个国家的确立,必须拥有确定的疆土与人口之外,主权货币的确立,也可以说是起码的制度条件。除了象征性的主权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国家政府的正常运行与为提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筹集,必须以一种主权货币作为税收媒介,主权货币便因运而生。此时,国家以其权威性,可以强制规定其发行货币所代表的内在价值,并宣布其为法定货币,使主权国家成为其发行货币的信用担保主体,并形成货币信用的间接主权化。因此,货币信用本质演进规律大体遵循着:初期物物交换时期隐性的契约信用→私人铸币时期正式的契约信用→国家货币时期的权威契约信用[7]。

      其次,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与国家间竞争关系的形成,即经济的全球化过程中,作为交易媒介,此阶段货币特别是电子货币信用的创造关系更趋复杂,信用契约的维护机制难度也越来越大,导致货币信用的保障可能更需要借助更权威的第三方强制力量③。而国家作为一种掌握各种暴力机关的正式组织,垄断着一国的税收收入,天然具备了这种所谓的强制力。这样,货币信用本质就自然会演变为主权信用货币,融主权与信用为一体,货币的信用创造主体进一步发展为某个主权国家就具有了其必然性。所以从信用角度看,货币的足值货币、不足值货币与符号货币的历程其实就是货币信用主体的逐步去物化与外化的过程,而信用主体的复杂与外化,意味着对货币所带来心理安全的认同更为间接与抽象,而出于安全本能心理,人们也更趋向认同最终以国家权威作为货币信用主体。

      四、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与货币的利益分配本质

      传统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基本职能主要为: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或者更通俗点说是市场的“润滑剂”,即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交易媒介。货币这种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的基本职能,生活中也能较好地为人所理解,在学界也没有太大的异议。但要说货币的职能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显然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其实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承担的更是一种利益分配职能。有关这点,无论是理论上还现实中,也基本上给出了答案。

      (一)铸币税的演进

      铸币税,在维基百科的定义为:发行货币的组织或政府可以无偿地用纸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经济资源,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即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货币面值超出生产成本”的收益。如果从铸币税产生与演进的历史来看,问题更直观明了,铸币税的英文Seigniorage,是从法语Seigneur(封建领主、君主、诸侯)演变而来,意思是这些铸币主体通过铸造货币行为所得到的特殊收益,又称“铸币利差”。因此,初期的铸币税并不是国家通过权力征收的一种税赋,而只是货币铸造主体所获得的一种特殊收益。在具体演进中,大体又可分三个时期:(1)铸币税产生于实物货币时代(金属货币早期),由于早期金属货币以贵金属铸造,铸币税其实只能是铸币者扣除铸造成本后的利润。(2)铸币阶段(金属货币中后期),由于国家权力逐利本性,货币铸造权逐步归属于统治者,在利益的驱动下,币材的选取逐步开始降低贵金属成色或者索性以其他材料代替,即铸币开始超值发行,这时铸币税实际上就是货币面值大于其实际价值的差价收入。由于货币的铸造数量要受到贵金属产量的限制,而且货币过度贬值会使货币的信用受损太大,并因此可能给社会与经济带来动荡的压力,铸币者对铸币税的摄取其实也不是无限的。(3)信用货币阶段,由于货币价值的去物化,纸币成本特别是电子货币成本的低廉,才使铸币税的内涵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政府凭借货币信用创造的垄断地位,铸币税理论上的利润空间变得趋于无穷大,不过这也给政府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二)铸币税利益分配机制

      铸币税在某一国内的利益分配机制相对简单,主要表现为通货膨胀中货币贬值而导致政府对社会公众整体上的一种利益剥夺,这不是本文论证的重点,故不特别展开。国际铸币税收益是指在“牙买加体系”下,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特别是美元,凭借特殊的货币地位而获取的一种收益,与国内铸币税主要区别在于:国内铸币税收益获得者是一国的货币当局,而国际铸币税收益获得者则是货币发行国,是国内铸币税分配机制在国际间的延伸,是一个国家凭借着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所获得的一种国民福利。国际铸币税收益有流量和存量之分,国际铸币税流量收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回流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该国货币金额,减去发行国为此支付的利息代价后的差额。由于现实估算难度,可以大体根据发行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来估算。国际铸币税存量收益,是指在某一时点外国持有某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资产减去该发行国为此所支付利息的差额。以美国为例,2001年-2012年间,美国凭借着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共获得国际铸币税流量收益19267.92亿美元,存量收益226038亿美元[8]。这种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凭借其特殊地位,通过货币的超量发行使其他国家财富整体贬值而遭受损失的做法,跟国内的通胀造成居民财富损失原理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财富损失的是本国居民还是多个接受国际储备货币的国家及其居民。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与垄断,国际分工中形成典型的欠发达国家低端资源出口与商品加工,在与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壁垒贸易中,发达国家凭借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通过铸币税内在的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实现对其他接受其货币国家的资源掠夺,也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以所有其他欠发达国家的损失为前提来换取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国民福利改善的现实国际利益分配格局。

      (三)汇率的利益分配机制

      汇率的利益传递机制首先源自米尔顿·弗里德曼针对二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在1950年《浮动汇率论》一文中指出的:固定汇率制会传递通货膨胀并引发金融危机,只有实行浮动汇率制才有助于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对固定汇率制提出了异议。汇率对通胀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在对进出口商品价格与货币比值的影响上,这样国际储备货币就能借助强势地位,把国内特别是货币增发形成的通胀危机通过汇率机制转嫁给其他国家。较铸币税在国内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渠道方面,是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凭借其技术与经济综合实力优势,在很多时候进一步利用汇率来实现对其他国家的掠夺与危机转嫁,这点跟国内的铸币税现象也是有区别的。现实中主要表现为特里芬难题④导致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彻底成为一种信用货币后,国际铸币税造成对其他国家的利益不公更为严重。但现实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仍无助特里芬难题的缓解,强势美元仍凭借其国际铸币税的利益分配机制,造成更多的其他国家利益受损,这也是超主权货币“欧元”的诞生原因之一。但欧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整体实力与地位还是无法与美元抗衡,在“币缘政治”的竞争中,国际铸币税利益分配机制的天平仍然倾向于美国。在这一过程中,储备货币国除了享受铸币税利益外,还同时能借助汇率机制通过国际贸易,一定程度上以相对低的价格购买其他国家的资产与服务,进一步形成事实上对其他国家利益的掠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储备货币国通过汇率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实现对其他国家经济的掠夺,甚至作为政治工具,对他国进行政治干预。

      五、货币本质内在冲突与欧债危机

      (一)货币的价值分配本质使货币成为转嫁危机的主要工具

      从货币信用国家化的演进历程来看,货币经历了一个国家一种货币到世界范围多种货币相互竞争的过程,并形成了当前以综合实力为基础的美元与欧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主导格局。由于货币内在的利益分配职能,国家间的货币竞争无法避免,当前的世界货币竞争自然就形成了以这几种货币为主的利益竞争格局。具体到欧洲主权债务,首先是美国与欧洲的较力,牙买加体系时代,美元依然维持其国家储备货币的主体地位,IMF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底,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重仍达63.9%,牙买加体系下的“特里芬难题”仍旧困扰着世界金融界。美国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为其国内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福利,长期采取“双赤字”政策并大量发行货币,一方面通过贸易逆差方式,大规模向世界输出美元,获取铸币税,2001-2007年间经常项目逆差达47748亿美元;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等方式向国内超发美元,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2007年间,美国广义货币供给量环比增长11%,增速远超过GDP的增速[9]。这样,在美国国内次贷危机爆发后,为了转嫁国内的金融危机,借助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过度供给,通过货币作为利益分配工具的铸币税吸纳机制与汇率的利益转移机制,实现了危机的输出与转嫁目标,这也一定程度传导并促生了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

      (二)货币信用主权化激活了欧元区先天的财政与货币“二元”体制缺陷

      现代国家通常是通过货币与财政政策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欧元区建立以后,各成员国的货币政策制定权被统一收缴欧洲央行,在欧元区内只能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各成员国央行只能决定本国的短期利率,从而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基本丧失。财政政策的实施空间,也因欧元区稳定公约所规定的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大打折扣。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与国际收支结构等均有着较大差别,各国抵御经济衰退与国际金融风暴冲击的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因此,各成员国客观上存在对经济调控政策多样的需求,而欧洲央行的单一货币政策自然无法满足不同成员国的需要,而财政政策也由于财政赤字的比例限制,其腾挪与作用的空间有限,使债务国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及时利用传统调控工具化解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欧元区这种统一的货币联盟与松散的政治联邦体制,现代货币的主权信用本质使各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欧元作为超主权货币利益代表主体虚置的现实之间面临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同时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与民主传统,债权国的政治与社会力量不愿将本国纳税人的资金及时投入到救援其他国家,而债务国的政治与社会力量也难以接受大幅消减社会福利的财政紧缩政策,进一步导致市场的恐慌与反应过度。说明欧洲主权国家内部的民主,使各国政府无法以国家与社会个体利益的妥协换取对欧盟整体利益的协调,实施对债务的有效救助。

      (三)货币本质内在冲突所导致欧元区的“新三元悖论”困局依旧无解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1999年根据“蒙代尔三角”原理,提出了货币政策自主、固定汇率与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之间的不可调和性,最多只能实现其中的两个,这就是著名的“三元悖论”。具体点说就是当一个国家不断超发本国货币去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缺口,而同时又要维护汇率制度稳定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资本账户一旦对外开放,就无法避免因货币危机的冲击所造成的悲剧,“新三元悖论”困境在欧元区中仍然存在。例如:首先,汇率机制的缺陷。统一的欧元无法照顾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次不齐的现实,在希腊等债务国经济恶化的过程中,欧元无法按照这些成员国的实际需要,让欧元大幅贬值以提高这些债务成员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实行欧元“间歇式”统一贬值的结果,常常又因为德国经济发展的强劲而迅速反弹。大量对冲基金瞄准了欧元机制中存在的,这个类似于传统危机理论中所称的“一个不可持续的固定汇率制度”这个“矛盾体”,成功地在欧洲市场进行投机,进一步把欧元与欧洲经济逼向尴尬的境地。其次,宏观调控机制的缺陷。欧元区统一而独立的货币政策,无法配合与满足各主权国根据自身情况实施独立财政政策的需要,使欧元区在债务危机面前缺乏有效的救市机制,欧洲央行难以及时采取向希腊等债务国家注入必要流动性的货币政策。这样就很难以调和超主权的货币政策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利益纠纷,希腊等债务国也面临着无法采取自主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手段来缓解债务危机。最后,有效管理机制的缺陷。国际金融市场复杂的衍生金融产品,规模巨大的各种投机力量,更挑战着欧元的内在机制缺陷,加剧债务的危机程度,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的恐慌,进一步恶化企图通过市场正常融资来解决债务负担的融资环境,并形成主权债务拖累整个欧元的“恶性循环”[10]。

      总之,货币作为信用货币与主权货币的本质,及其作为价值分配工具的本质,注定了欧元作为超主权货币,所采取盯住通胀的单一货币政策,在欧元区体制结构先天性缺陷的背景下,各国的民主传统使政府无法自律自我的财政支出,在自由放任与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中,欧元沉陷于“新三元悖论”陷阱的结果便无法避免,最终使欧洲主权债务、欧元危机及欧洲经济陷入一种互相掣肘的“恶性循环”。尽管当前欧债危机暂时得以缓解,但这种现代货币内在的主权信用货币与利益分配工具本质的内存冲突,仍是欧洲各主权国在政府主权债务管理与欧元作为超主权货币稳健运行方面面临的一个挑战。

      ①国外学者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1982)就提出了货币实质是个信用问题的观点;国内骆玉鼎(2002),王玉峰等(2003)从货币的演进抽象得出货币信用本质的结论;李国疆(2003)从制度演进角度也得出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的结论。

      ②由于信用含义,现实中多见于从金融交易领域的理解,个人觉得从普通的心理层面界定应该更贴近现实,故在此更多地是从心理学角度给予了其定义,当然是否中肯,还有待商榷。

      ③童香英认为,现代的货币信用关系作为权威契约关系,而约束一种契约关系的往往有三种:一是道德的约束;二是交易双方的契约约束;三是第三方强制力量的存在。在交易规模较小时,前两种方法可能奏效,但随着分工的发展与交易范围的扩大,第三方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大。这其实也是为大多数人所能理解与接受的一个常识。

      ④由于布雷顿森林协议中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这样就造成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联储若不大量发行美元,就无法弥补美国庞大的贸易赤字和对外投资;但如果大量发行,各国就会失去对这种货币的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特里芬之谜”。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货币本质的内部冲突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_铸币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