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制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_政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制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_政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政党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08)04-0023-04

当今世界,全球化、市场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变革和重塑日趋全面深入,中国国内公众的政治参与也在不断地高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已经不可逆转地进入到一个新阶段。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政党理论、政党制度研究肩负着一项非常迫切、非常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建设,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及人民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作出新努力、新贡献。这无论是对于当代中国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和人民民主政治的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党理论领域的学科建设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必须对政党制度、政党制度研究、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和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作相对明确的界定

只有界定清楚了这些研究中所涉及的重要理论范畴,以及它们彼此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梳理好思路,把研究推向深入。

什么是政党制度?所谓政党制度,那就是政治系统中政党之间、政党与政权之间、政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上述三大领域彼此间的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而来的全部法律、规范和惯例的有机结构体。什么是政党制度研究?那就是对政党制度这个有机结构体在存续和发展中所涉及的政治生态、政治结构、政治过程和政治功能等诸多具体、现实的问题进行理论的梳理和概括。什么是政党制度理论研究?那就是对那些与政党制度相关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进行逻辑凝练和系统总结。我们之所以要研究这些思想、理念和问题,无疑是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和影响了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什么是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作为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的核心层次,那就是对那些在特定政治条件下直接参与政党制度塑造和调试的不同理论系统及其框架结构的研究,以及对于上述不同理论系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政党制度研究和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各有侧重点。政党制度研究侧重的是经验领域,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则要锁定政党政治、政党制度内在的秩序理念。当然,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既需要政党制度研究的相关成果作为理论的基础,也需要以政党制度的发展作为经验的和实证的基础。政党制度理论研究分作两大部分:一是具有普适性、一般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带有特殊性、针对性的应用理论研究。前一个领域的研究直接以政党制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揭示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更多地适用归纳法结合经验实证的方法。后一个领域研究的目的是,在一般性的基础之上阐释特定政党制度发生、发展的合理性、现实性,因此更多地适用演绎法结合经验实证的方法。

任何政党制度理论都有多方面的理论渊源,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直接指导特定社会中政党制度建构和发展的秩序理念,就形成了一定的政党制度理论体系。民主政治、政党政治的确具有世界性、现代性等共性,但它们又是由不同的民族性、地区性来书写的。民主政治、政党政治结合西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理念、多元主体充分参与和竞争的政治市场理念、三权分立的国家理念、两希文明(希腊的科学理念、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自然形成西方的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当然,这样一个相对宏大理论体系又是由西方各国自己相对独特的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分别组成的。

相应地,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讲的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既属于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的高端领域,也是一种带有较强特殊性、针对性的应用理论研究。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关键就是要找寻理论原点,把握理论特质,形成理论框架,把民主政治、政党政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念、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统一战线理论、人民民主政权理论,以及中国文化的传统及现实(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折冲、融合)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深入地回答政党制度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有关政党与社会、政党与国家、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关系问题。此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还承担着重大的意识形态职能:阐明中国政党制度及其秩序理念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并为我们从实践中增进这一制度及秩序理念的现实性、合理性进行创新思考,作出理论贡献。

总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入总结我国政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在政治理念层面理性地建构、完善和调适中国政党政治的秩序理念,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创新发展,使之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

我们应当怎样从事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研究工作?

首先,应当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特别是从政治发展这一纵的历史性的角度来把握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体系。

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总要与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阶段性相适应。这是全面、正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的历史和逻辑起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看来,这一政党制度始终是中国人民争取和保持独立、自主的工具,始终是中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手段,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们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既与时代强加给他们的历史状况、历史任务有关,也与他们的实践经验、政治理念密切相关。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来自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就注定了当时中国政治发展以体制外动员性的革命为主导,注定了当时中国政治生态从整体上呈现出两个方面特质:一是革命和反革命阵营之间的对抗性;二是革命阵营内不断发展的合作性。由于革命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革命的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被引入中国并迅速中国化,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建立以后,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成为首要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开始建构具有自身民族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念系统,并大胆地将其付诸实践。由此,中国特色的合作型政党制度基本成型。

民主、政党制度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在革命惯性思维主导的社会生活中,民主政治、政党制度的发展总会受到冲击,无法将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有机地统一起来,无法使社会主义民主真正地成熟起来。中国政党制度的新发展要依靠全新的社会实践,依托建立在这些全新实践基础之上的政治理论的新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内在地贯穿了这样一个重要原理: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最终将推动中国人民民主、人民主权理论的发展,并推动它们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经济社会的市场化、现代化。市场化、现代化在大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推动人的现实的权利的形成。有权利的人总是要巩固和发展这一权利,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也就由此而启动。现代民主应当是社会上最大多数的人们用以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的制度安排。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要以现代民主为目标,就是要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和政治上层建筑层面规划、设计和完成这样的制度安排。

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忠实地服务于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政治参与要求,自觉实现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为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政治保障,推动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依托这一政党制度,中国的政府权力较好地保持了人民性、公共性;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无论从层次、水平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中国社会基本上保持了和谐稳定、团结进步的政治局面。新时期,为了更好地整合和团结社会力量,更好、更科学地推动社会发展,政党和政党制度必须不断地改革、发展和完善自己,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和民意的变化。这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其次,要从当代中国社会的横断面切入,深入考察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生活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与政治体系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

政党制度不仅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特定时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层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生活可以分作理念、行为、制度和器物四个层面。其中,理念引导行为,行为产生制度和器物;制度和器物又对人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制约和影响;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又对人的理念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生活又可以分作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领域,它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它们同样影响到人们的政治思维、政治行为,继而以种种方式影响到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人们基于一定的政治理念去设计、建构或重构政党制度。这些政治理念基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集中体现了主流社会的政治理想和意识形态偏好。在考察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时,我们总要面对如下的问题:中国社会生活、政治体系的现状是怎样的?它们的未来应当怎样?这就涉及民主的目标和价值体系。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思想,西方的民主政治理论,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阶级结构、政治发展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又涉及民主的民族性问题。有关上述问题的所有理论和实践回答都应被纳入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的范畴中去。

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要关注政党制度对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次的影响,同时也要重视发生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各层次的变化对政党、政党制度的深刻影响。比如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怎样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它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同时,它的自身发展又是怎样受到社会生活的推动或限制的?这些都是宏观层面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本质而言,这些问题就是政治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结的问题。在中观层面,政党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构造性部分,它与我国政治制度的其他方面,比如宪政、法治的发展,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府行政制度及其发展,地方政治及其发展(广泛涉及中央与省区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等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它是怎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运转的?它还存在哪些优点、哪些不足?总括来说,这些都是如何推进程序民主、形式民主的问题。最后是微观层面。关于政党体系,我们是怎样理解政党和政党关系的?目前中国各政党的政治理念及其政治特质都是怎样的?它们在意见表达、政治招募、政治互动和政策形成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怎样的倾向?这些都需要从政党制度理论的高度,本着社会系统横向联系、同构互动的思路予以系统的探讨。

三、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的基本要求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既是科学的研究,又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为相关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我们应当着重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明确一个方向,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放眼当代中国,一个现代的、民族的、系统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已经呼之欲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继承和发展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民主理念的产物,也是未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发展的思想基础。依据这一民主观,未来中国的政党制度还是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循序渐进地发展,还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中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努力使自己的政党制度以及它所主导下的政治发展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既不盲目冒进,也不消极保守,更不能自毁长城、自乱阵脚。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就是要旗帜鲜明地讲清楚这一点。

其次是要抓住一个重点,即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必须高度关注、密切结合当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结合中国政党、政党制度的现代化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把握好下列的现实问题: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否能够准确全面地反映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它又是通过怎样的内在机理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们的政党制度还存在怎样的问题,还有哪些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的领域?政党制度的现代化水平是发展中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在政治领域影响发展中社会现代化整体水平的关键变量。政党制度以及它所搭建起来的权力运行机制直接影响到权力、利益在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分配与协调,直接关系到政治成本的高下和政治制度的优劣,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的进退成败。只有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研究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目的。政治理念的现代化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深入发展。

再次是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在研究中注意将政党制度及其发展的现代性与民族性紧密结合起来。能否使权力、利益及相关社会资源得到良好的配置,这既是检验政党制度、政治制度现代化与否的标准,也是现代化向政党、政党制度发展提出的一般要求。这些现代的政治理念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政党制度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说,政党政治在中国已经有了较强的本土性、适应性,它已经并将继续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伟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还有许多亟待发展和完善的地方,在改革和完善中坚持它,在坚持中发展和改革它,这才是我们应有的科学、理性的态度。基于这一态度,我们在研究中就应自觉做到:既不盲目推崇国外的政党制度,也不一味强调中国政党制度的例外。我们在坚持政党制度的社会主义特色和中华民族性特质的同时,必须坚定地致力于发展它的现代性,同时促进这两个方面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最后要注意一个分寸,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带有观念上层建筑的属性,但围绕它所展开的理论研究毕竟不同于政治宣传。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扬弃以往那种相对粗疏的文件汇编和政策注释式的政党制度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必须努力拓展视野,在积极吸收、借鉴东西方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中外政党政治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认真梳理历史上所有曾经指导或影响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政治理念、政治思想,溯本逐源、把握主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体系研究真正完善、发展成为科学研究。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保政党制度研究致力于本国、本民族政治发展的同时,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面貌,努力创新思维方法和理论工具,大胆开拓政党制度理论体系的研究思路。

标签:;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制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