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的早期观察护理体会论文_杨桂平

杨桂平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的早期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60例,并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观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给予实施早期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颅脑术;并发急性脑积水;早期观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145-02

颅脑术后患者会在4~8d内并发急性脑积水,进而造成患者的病情不断恶化,如果没有在并发症发生初期进行观察与及早处理,则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很大影响。若能及早识别导致患者病情加剧的危险,早期观察并处理急性脑积水,使患者能够及时进行手术,则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给予早期观察护理,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60例,并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观察护理。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在18~68岁之间,平均年龄(36±3.25)岁。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在19~69岁之间,平均年龄(38±2.65)岁。6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60例患者均给予同样的用药方式,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按时用药,对患者进行定时巡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观察护理。早期观察护理的具体护理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观察患者的意识

护理人员对颅脑术后患者的意识判断应准确,及时了解患者意识恢复情况,和麻醉师进行沟通,以便了解患者的麻醉剂量、麻醉方式、麻醉程度以及患者麻醉的耐受性等。如果患者在回病房的时候还没有苏醒,医护人员可准确估算出患者苏醒的时间;如果患者术后已经清醒,但不久之后渐渐失去意识且加重,这时护理人员应立刻告知主治医生,对患者进行CT复查,以便防止颅内出血以及脑积水的情况发生。

(2)观察患者的瞳孔特征和生命体征

术后尽可能少移动患者,术后患者的血压会出现短暂升高,待平静30min之后,测量患者的血压,一般情况下,术后患者血压会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因患者在麻醉的作用下,术后瞳孔对于光的反应比较迟钝,待麻醉的作用消失以后,对光的反应才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所以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在术前、术后瞳孔大小的变化情况。除此之外,颅内动脉瘤患者由于受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严重影响,会对患者的眼神经造成很大的损伤,造成患者瞳孔一侧散大,对于光的反应慢慢消失,因此,护理人员应严密查看患者术后颅内压上升情况,以便了解颅内压上升对患者瞳孔的影响程度。

(3)饮食方面的护理

急性脑积水病患由于病情较为严重,且伴有头痛、呕吐、呼吸困难以及脱水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给予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水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营养及水分;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给予流食或是半流食,叮嘱患者少吃辛辣的食物,多食清淡饮食。并按照医生嘱咐使用脱水剂,每天的输液量应控制在1500~20000mL,使用脱水剂时,应先为患者补充一定量的钾盐,定期化验,以免电解质发生紊乱。

(4)观察患者的头痛与恶心呕吐

术后患者经麻醉后,会发生恶心呕吐的症状,呕吐之后不适感慢慢减轻,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患者颅内压上升为急性脑积水所致,则患者呕吐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喷射状,吐后患者的不适感没有减轻,反而加强且伴有剧烈的疼痛,这属于异常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多观察患者的头痛是属于切口疼痛,还是颅内发生胀痛。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资料,均数标准差(x-±s)为计量资料,(n/%)为计数单位;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感染,2例发生导管堵塞,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感染,3例发生导管堵塞,2例发生硬膜下积液,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6.67%;对比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一般情况下,急性脑水肿主要是在外伤后半个月之内引发,发病机理主要因患者的血块阻塞造成,可以在30min以内发病。外伤性脑积水是造成颅脑外伤患者出现持续性昏迷的一个重要因素,且该病的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患者的神志淡漠、昏迷、反应迟钝以及嗜睡等方面,部分患者在术前会伴有相应的意识障碍,术后意识障碍的程度会不断加重,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免病情出现恶化。

因此,对于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护理,并且在在确诊之后,医生应按照患者的病情,立即采用脑室外引流或是脑室与腹腔分流术等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早疏通患者的脑脊液循环通路,以期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同时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意识状态,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以便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观察护理,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P<0.05),这与杨昌美[1]等研究结果相似;表明,早期观察护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早期护理后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郑嵘等[2]研究结果接近;表明,早期观察护理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3]。

总而言之,对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进行早期观察护理,尽可能地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护理。并在确诊之后,按照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的病情,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有效地降低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昌美.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精神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13):20.

[2]郑嵘,徐玮,冯博.老年患者重度颅脑损伤后出现脑积水的治疗策略研究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5,15(4):120.

[3]曹轲,孟光冉,等.重型颅脑伤患者术后脑积水成因的多因素分析及预防方案[J].中南大学学报,2015,12(9):20.

[4]马丽.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8(21):142.

论文作者:杨桂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分析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的早期观察护理体会论文_杨桂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