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对策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世界经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了诸多发展趋势,如经济全球化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不平衡趋势、经济自由化趋势等。而经济全球化才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它的影响所及已经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决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一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其初始阶段可以回溯到18世纪中期,也就是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后来,伴随着科技革命成果的不断运用,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高。但是,真正让整个世界感受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还应是在90年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贸易全球化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全球性贸易是首当其冲的。首先,国际贸易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1950 年世界商品贸易额仅为610亿美元,而到1997年全球贸易额为55000亿美元。 如果把服务贸易计算在内,贸易总额创下了67000亿美元的新记录。尤其是90年代以来, 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在80年代的10年中,世界贸易额增长了72%,年均增长5.6%;在90年代前7年中,世界贸易额增长了86%,年均增速达9.3%。其次,国际贸易的种类、范围不断扩大。它不仅包括商品贸易,而且包括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劳务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的领域在迅速扩展,包括金融保险服务、邮电通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第三,贸易政策和体制趋向自由化。主要标志有三个,一是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为自由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顺利运作标志着一个以多边贸易体制为基础的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使贸易自由化在制度上和机制上有了组织保证;三是区域经济内部贸易自由化的实施,也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走向自由化。
第二,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90年代以来,生产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从广度上讲,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遍及全球。从深度上讲,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另外,国际分工的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不仅有生产资源型分工,而且生产工序型和零部件生产专业化型分工日益增多。其次,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兴起了跨国生产的浪潮。国际直接投资是一种深层上的,通过投资建厂,在生产领域里、在生产过程中把各国经济联系起来的方式。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在各项国际经济指标中是最高的。如90年代前7年,国际直接投资的平均增长率为11.8%, 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率为7.7%,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7%。再次,跨国兼并浪潮日趋激烈。进入90年代以来,跨国兼并的浪潮成为世界经济一道突出的风景线,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规模大,如1998年,世界著名的两家巨型汽车生产集团——德国的奔驰公司与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正式宣布合并,总值达到920亿美元。二是兼并数量多, 如仅1997年上半年,美国就兼并了305家欧洲企业,90年代前7年,欧洲各国企业也兼并美国企业1500多家。这种企业的兼并浪潮,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三,金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全球化,而资本全球化是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实现的,所以资本全球化的枢纽和杠杆是金融全球化。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的飞速发展,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形成,尤其是随着各国对资本流动管制的解除,使经济信息资源在全球迅速、准确地传递,这大大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全球形成了24小时的金融交易,并且以光的速度在瞬间就可完成,如你轻轻敲几下计算机的键盘,巨额资金就可由一地调往另一地。据统计,目前世界各类资本市场的总规模达35万亿美元,跨国资金流动7.6万亿美元, 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1.5万亿美元。除了全球金融交易数量和规模扩大以外, 金融全球化趋势还表现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金融机构的兼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90年代以来,各国金融机构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纷纷通过兼并使金融机构的集中程度和规模越来越大,不断涌现超巨型商业银行和超巨型投资银行,这些超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战略完全是全球性的,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各国利息率等指标联动和全球利息率下降。在通讯系统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资金的流动将迅速导致同一币种的同类型贷款的国内、国外市场利息率相等。另外,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利息率较低的贷款者得以扩大其市场份额,从而导致全球利息率的下降。三是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成为世界金融迅速发展的潮流。全球利息率的降低,使银行作为融资渠道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而证券市场作为融资渠道的重要性开始上升。国际大银行不仅参与国际证券市场业务,而且成为新发行证券的安排者和管理者,进一步推动了证券化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1.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引擎
从近代开始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石破天惊,使经济全球化由模糊变得越来越现实起来。80年代以来的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空前未有的。尤其是90年代以来,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为中心的高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使地球成为一个“村落”。如今,国际互联网络已扩大到155 个国家和地区,它使几万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片刻之间就能在国际间完成,这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且加速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高潮的到来。
2.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市场化是所有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的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因为,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正是市场竞争和市场逐利行为才打破了经济的国家和地域限制,把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反过来,经济全球化要求世界各国企业必须是真正的自由体,它可以不受政府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意志和自身经营和发展的需要,按最有利的条件市场,在最有利的地方销售。显然,这必然要求世界各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尽量避免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巨变,这些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向市场经济转轨,走向了私有化、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另外,以中国为代表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向市场经济转变。所以90年代以来,传统计划经济逐渐消失,市场经济一统天下,两个平行市场统一成为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整体。这种全球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突破一国的狭义疆界,使商品、资本、技术及其它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融合和全球化的发展。
3.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从本世纪50、60年代起,跨国公司就开始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时至今日在世界经济生活中跨国公司的身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首先,跨国公司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已经是今非昔比。从数量上看,目前全球已发展跨国公司5万多家,子公司30多万家; 从规模上看,发展初期的跨国公司资产超过1亿美元已属不易, 而现在资产超1000亿美元的比比皆是,1995年按销售额排序的世界最大的10家公司,其销售额相当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5.4%, 其中一个跨国公司的海外销售额已经超过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的国内总产值。其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结成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的战略联盟,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创新,已在全球经营中普遍运用,已成为跨国公司开展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加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方式。这种形式的出现,使跨国公司在技术上取长补短,同时在更广的地域中进行生产布局,使整体竞争力得以提高。如美国的IBM公司,它已经拥有400多家战略伙伴。总之,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它的活动越来越呈现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决策全球化的特点,它将资本、技术和管理合成一体,推广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跃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4.国际经济组织——经济全球化的保障
战后初期,世界各国基本上都面临着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经济的任务,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缓解国际收支的困难,各国纷纷奉行高度的贸易保护政策,实行外汇管制和资本流出的限制政策,导致正常的国际经济活动难以开展。当时,经济体系的设计者们设想了一个协调国际贸易和金融关系的班子,即要建立国际经济三大支柱:一是在国际金融方面,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二是在国际投资方面,成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以鼓励对外投资并为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筹集资金;三是在国际贸易方面,建立国际贸易组织,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分别于1945年和1946年顺利诞生,并对世界各国提供了种种贷款,推动了资本的国际运动。尽管国际贸易组织谈判很不顺利,并在中途夭折,但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成立,代替了国际贸易组织成为管理国际多边贸易的临时性工具,成为了存在近50年的事实上的准国际贸易组织,它在降低关税,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是功不可没的。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不仅在国际商品贸易,而且在国际服务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领域活动。近年来,国际经济组织的“三驾马车”开始并驾齐驱,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签署了合作协议,设立了高级人员专门小组,并对一些国际性的问题进行磋商、协调和联合行动,维护国际经济秩序正常进行,所以说国际经济组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制度保障。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统一的全球大市场,保证全球统一市场上行为主体之间的自由、公平竞争,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新一轮调整,促进全球生产力的快速增加,迎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期。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关系发生深远变化,相互协调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连成一体,各国相互依赖由此进一步增加,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全球共同利益,增加了人类的全球意识,使相互妥协、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也为日益增多的全球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第三,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经济水平创造了机会。经济全球化为一些经济基础好的、政策得当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全球市场,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一些贫困国家利用科技扩散和产业结构转移,消除贫困创造了条件。第四,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上,从而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与世界和平的长期化。
2.消极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为无序。经济全球化使经济运行速度加快,金融创新工具增多,这增加了各国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难度,却为国际投机者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尤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提供了机会。任何国家稍不留意,就会因政策失误而成为国际投机者冲击的目标,引发国内甚至全球的经济动荡。发展中国家常常成为国际投机和国际风险的牺牲品。第二,经济全球化使经济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拉大。市场经济就是实力经济,其成果按实力分享。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发达国家从中受益最大,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却在其中所得最少。第三,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越国界的,或者是无国界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它要求国家减少干预,甚至交出部分经济决策权,由全球协调和仲裁机构去实行。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可能被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控制。
二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汹涌大潮,中国必须在客观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立场和态度:是退避三舍,还是积极参与?是主动出击,还是消极应付?中国必须作出选择,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
(一)正确认识,积极参与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正如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所言:“除非有天灾人祸,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一场深刻革命,任何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做法就是抢抓机遇。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如果惧怕风险而不愿参与,那它永远不可能摆脱贫穷落后的境地。相反,如果积极面对这一趋势,既看到好的前景,又看到问题并准备好对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变负面影响为正面影响,才能顺利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科技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之关键,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一国国际竞争地位的变化无不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当前西方发达国家都不遗余力地加强科技投入,尤其是美国把科技看作支持它的世界经济领导地位的命根子。近年来,我国高科技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要执行国际性的信息技术协定,即技术产品零关税的协定,这将使我国高科技市场的竞争加剧。另外,长期以来,我国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比较低,还不到GDP的1%,而西方发达国家达到3%左右, 这是我国科技竞争力弱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国家一方面要加强对科技的宏观管理,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另一方面要增加对科技研究和开发投入。
(三)坚持比较优势原则,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能力
1.遵照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虽然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生产相对过剩、困难比较大的局面。但实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很有潜力可挖。首先,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长期的价格竞争优势。其次,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依然是低层次的,在质量、款式、品种、营销手段等方面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竞争优势将更强。第三,劳动密集型产品种类丰富,可以得到持久的开发。因此,中国必须充分认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阶段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给以支持。
2.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彻底改造和重组。中国应该放弃对大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保护和扶持,采取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的办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处置,尽快实现跨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的产业重组,做到优胜劣汰,提高竞争能力。同时可以保留对少数本国基础较好又具有或接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扶持,但必须严格限制范围和程度,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使其比较优势得到提高和充分发挥。
收稿日期:200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