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论文_杨荟平

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论文_杨荟平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四川广元 628012

【摘 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急救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抢救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护理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急救护理之后,抢救成功患者为75例(98.68%),有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及时、全面的急救护理可促进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效果

创伤性休克为急诊科抢救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性并发症,其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1]。在对该类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及时使用有效的抢救措施之外,还需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对76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之后,抢救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的76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患者年龄: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56岁,平均年龄为(36.5±3.7)岁;患者受伤原因:交通事故、生产突发事故事故分别为20例、34例,22例患者为其他创伤。

1.2方法

急诊科接收创伤性休克患者之后,护理人员及时通过了解患者相关情况,对其伤势进行初步了解和评估,然后再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具体抢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抢救。护理人员具体急救护理措施表现如下:①实施一般护理。患者被送人医院之后,护理人员需将患者平卧于监护床之上,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确保患者可保持顺畅的呼吸,且存在于患者口中的物质可流出,降低患者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然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电图等检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②实施吸氧护理。及时对患者机械吸氧护理服务,给予患者时间为4-6L/min的面罩吸氧或者鼻导管吸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呼吸道清理,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保证吸氧效果。③实施静脉通道建立。通常情况下,发生创伤性体克之后,多数患者末梢静脉循环血量均会处于较低水平,常常会表现出血管不充盈、内径较小等特点。因此,在抢救过程中,对该类患者实施静脉穿刺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实施抢救护理的过程中需对患者行静脉通道建立。建立静脉通道可促进抢救相关操作可顺利开展。④实施保暖护理。当创伤性体克患者被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时,其皮肤状态通常均表现为湿冷。护理人员可通过为患者增盖棉被、将高室内温度调高等方式来实现对患者进行保暖护理,促进患者的在接受抢救的过程中体温能够保持在正常状态。但是在对脑部创伤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应用冰帽来保护患者的脑细胞,降低其脑细胞代谢速度速度,为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⑤生命体征检测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畅情况下,在对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意识状况、瞳孔扩散情况、血压变化情况等进行全面、仔细地检查,具体检测操作须每隔20min进行1次。在检测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低温、高热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⑥实施心理护理。接到患者之后,如发现患者子在抢救过程中让处于意识较为清醒的状态,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的过程中还需高度重视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情绪进行了解,然后选择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可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等方式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情感沟通,进而实现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和鼓励。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稳健、娴熟的护理服务操作和细致、耐心的护理服务态度也可对患者产生一定鼓励作用,促进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得到增强,进而缓解其紧张、焦虑负面情绪。⑦预防感染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医生的具体抢救操作能够及时、顺利地进行,并高效、优质地完成。多数创伤性体克患者被送入医院进行急救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所以在急救护理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止血,对患者的出血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2]。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的出血症状进行控制,降低出血量。同时还需加强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发生。⑧术前准备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配血、备皮、药品实验等工作,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2.结果

对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之后,其中有1例患者因病情过于严重抢救无效死亡,其余75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本次研究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8.68%。

3.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临床急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性症状,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该类患者在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水平过低或者氧循环供量不足导致机体中各脏器的循环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进而导致患者机体内部产生数据较大的有害物质,最终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患者发生创伤性休克后,如未能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抢救,错过了急救的最佳时间,会导致患者死亡。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3]。多数创伤性休克患者表现为多发性创伤,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人员需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然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出血控制、术前准备等护理措施,为进一步抢救工作的进行创作更好的条件,进而促进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保暖护理、心理护理等,保证患者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抢救。

综上所述,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抢救成功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2(34):306-307.

[2]欧阳其适,陈春香,叶巧如.VIPC抢救程序在ICU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08(06):250-251.

[3]李革青.基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补液速度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6(19):118-119.

论文作者:杨荟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研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论文_杨荟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