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是近年来才在临床中应用的一种诊断技术,在以往临床诊断中认为超声对胃肠道检查结果不准确,认为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而气体的存在是影响超声检查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主要通过保持胃肠道充盈的手段打破了胃肠道气体对超声检查的影响,胃肠道超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胃肠道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对肠大部分以及胃小肠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胃肠超声检查主要是指在超声检查前,指导患者饮用或灌入不能够被吸收的溶剂,通常为聚乙二醇,可有效通过该种方式排除气体对胃肠道超声检查的干扰,随后由患者服用或灌入造影剂,实施经腹部超声检查即可对肠大部分、小肠和胃部的疾病情况作出有效诊断。
胃和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
胃和十二指肠的气体是导致胃和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不准确的主要因素,极易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出现损害的假象,通常在进行胃和十二指肠超声造影检查前应需要通过服用饮用水或其他液体来抵消气体,排除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临床中在进胃和十二指肠造影超声检查前常通过服用二甲硅油,橙汁水等充盈剂,通常服用剂量大约在500~1000ml,能够使胃和十二指肠中的气体得以消除,更加全面的展示腹部实质器官,另一方面,利于对胃和十二指肠壁的观察。若患者在检查前服用含有纤维素的混悬液,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超声造影检查效果,含有纤维素的混悬液可产生均匀、一致的低回声图像,与水相比更容易潴留,并具有表面张力较大的特点,比水更容易消除胃肠管壁附着的气体以及管腔中存在的气体。胃肠超声造影在检查多应用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尤其针对消化性溃疡,胃癌,淋巴瘤,胃息肉样病变,黏膜下病变和十二指肠息肉样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就胃癌而言,经腹部超声造影检查敏感度超过60%,可以与超声内镜以及CT诊断结果相比,针对肿瘤的分期以及容易出现漏诊的贲门癌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虽然经腹部超声检查能够对胃黏膜下肿瘤和十二指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且可对肿瘤进行有效分期,但并不能够将其作为胃癌确诊的最终诊断结果,而超声内镜以及CET是更为准确的诊断手段,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上述诊断方法不能执行时或针对慢性黏膜下病变的超声内镜评估前诊断,超声造影可以被当做一种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的诊断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可作为超声内镜的有效代替诊断方法,对胃壁外压性病变以及跟踪黏膜下肿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报道显示超声内镜诊断胃癌病变60%可通过胃肠超声造影作出诊断。
小肠超声造影检查:
小肠超声造影检查前应做好相关准备,通常应服用饮用水或其他低回声现象的液体,一般直接通过鼻空肠管和震动泵完成,或者可直接选择口服药物完成,通常被患者身体所吸收,并且不能够被发酵,可用来作为肠镜检查前的肠道清洁剂等渗溶液,PEG是当下临床中常用的小肠超声造影剂。小肠超声造影检查前需要准备PEG溶液250~500ml,可完成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扩张,使整个肠道的观察效果得以提升,并具有连续性,同时能够使肠壁形态学功能学图像显示结果得以提升,例如,可清楚观察到肠壁厚度,肠管收缩和舒张状态,若在检查过程中,肠壁显示充盈剂不够,可适当增加剂量,充盈剂不会对肠管直径长壁厚度产生影响。
小肠超声造影检查是临床中一项快速获得检查结果的诊断方法,检查开始前应使用引入PEG连续观察,并对比引入PEG10分钟后和间隔10分钟后的图像,直到对比剂从肠末端进入盲肠,平均检查时间大约为30分钟,因为饮用剂量相对较低,易于被患者接受,所以该项检查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并获得较高的评价。但仍然有相关报道显示,患者在空肠注入和饮用PEG之后,感受到恶心、呕吐症状,在将PEG作为超声造影剂时应谨慎。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报道显示,与常规小肠超声检查相比,使用PEG作为超声造影剂可稍微提高小肠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大约在4.85%左右,术后随访也存在相似的特点,在探测小肠和小肠狭窄时,造影检查可明显体现出优势,诊断的敏感度超过80%,但就小肠狭窄而言,存在一处窄识,小肠超声造影检查相对于常规小肠超声检查敏感度提高,大约15%以上,在伴有多处或两处狭窄诊断敏感度提高超过22%,由此可以推测,导致超声造影检查敏感度的提高因素主要来源于PEG超声造影剂,对狭窄的前肠段充分进行扩张,进而使得狭窄段可获得清晰的成像。对于小肠难以诊断的疾病应用造影检查后能够作出更好的评估,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造影诊断敏感度由常规超声检查的75%提高到90%以上,超声造影检查在临床中可提高临床效果,并且已经获得广大学者的认可,但部分学者提出超声造影检查存在操作程序问题,通常应在常规检查观察后再进行超声造影,尽管超声在检查一定程度与超声检验者的经验有关,但超声造影检查仍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对于经验相对较少的医师通过超声造影检查可了解小肠极为复杂的病例,例如,肠道狭窄等,虽然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肠道狭窄等疾病中可对小肠壁结构清楚成像,但针对工作经验较少的检查医师,超声造影检查仍然具有耗时较长的特点,使超声造影检查失去了简单、实用、快速的特点,有经验的超声专家不会将超声造影检查作为常规检查。
结肠超声造影检查:
结肠超声造影检查在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主要通过灌肠来进行结肠超声检查。在检查前一般通过服用缓泻剂做好准备工作,饮水量需要在1500ml左右,静脉注射解痉剂,例如,东莨宕碱使肠道得以舒缓,除解除肠道痉挛,还可以使肠道潴留更多积液,也使患者尿急的感觉得以改善。相关研究报道显示,超声造影检查对结直肠癌的检查诊断率相对较高,但阳性诊断率较低的报道也同样存在,经过同时发现,诊断准确率平均只有89%左右。结肠超声造影对息肉性病变诊断在临床中仍然具有争议性,一些学者认为息肉性病变通过超声造影检查极易被误诊,不能够与遗留的肠内容物及肠皱襞进行有效区分。结肠超声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仍然存在许多缺点,主要与患者的体质,超声医师的经验,病变部位,病变大小等一般信息的差异性有关,均会导致结果存在误差。结肠超声造影检查,在临床中应用具有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无放射性的特点,在初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针对内镜及放射性检查不耐受的老年人或儿童可选择结肠超声造影检查。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超声论文; 造影论文; 小肠论文; 较高论文; 结肠论文; 肠道论文; 气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