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宋淳

(兰州连铝总医院 甘肃兰州 730335)

【摘要】目的:对COPD患者实施肺康复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此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COPD患者,将其以护理方法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32例研究组患者则采取肺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在VC、FVC、FEV1/FVC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康复护理,除了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实现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领域不断研究和采纳。

【关键词】生活质量;肺功能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26-02

在所有慢性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此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现阶段,在导致患者死亡因素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据第四位。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将重点集中在治疗方面,而忽视了肺康复护理,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肺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现将探究内容以如下报告形式呈现。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此次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COPD患者,将其以护理方法为依据完成平均分组,各32例,在对照组中,男患数量与女患数量的比值是18:14,最大年龄值是78岁,最小年龄值是52岁,均龄值数为(62.58±1.19)岁;在研究组中,男患数量与女患数量的比值是19:13,最大年龄值是77岁,最小年龄值是51岁,均龄值数为(61.96±1.21)岁,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础资料可知,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未成立(P>0.05)。入组标准:①本次研究所选患者均存在白色黏性痰液而且长时间咳嗽;②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签署了知情协议书;排除标准:①重大心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②伴有心脏、肾脏以及肝脏等器官疾病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接受常规治疗,首先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在规定时间内协助患者翻身,并对患者背部肺底进行叩击,以加快患者排痰速度。根据患者饮食状况,为其制定平衡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尽量低脂、低盐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以及产气食物。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以及沟通,为患者讲解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帮助患者初步认识自身疾病和用药方法,并为其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尽可能的打消患者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此外,以患者实际病情为依据,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机体训练,例如打太极、慢跑等方式。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还接受肺康复护理:(1)放松练习:告知患者选取仰卧体位,在患者头部、双侧上肢以及下肢和膝盖安放枕垫,与此同时,嘱咐患者将双眼轻轻闭合,根据患者意识对其腹部进行控制,慢慢呼吸,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1次/日,时间是每天早起前10分钟。(2)腹式呼吸:告知患者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腹肌松弛,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手感到腹部下降,因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所以只能在疾病恢复期或出院前进行训练,2~4次/日,10分/次;(3)缩唇呼吸:缩唇呼吸的技巧是通过缩唇形成的微弱阻力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延缓气道塌陷。告知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在此过程中,可将腹式呼吸应用其中。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具体数据将其表示出来。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和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录入至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由专业人员针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是(x-±s),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是(%),检验值分别是t和χ2,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表明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

就VC、FVC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来讲,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更高,差异相对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此类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呼吸造成了严重影响,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据有关资料显示[2],在全球范围内,超过40岁的居民患有此类疾病的概率达到9%~10%之间;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咳痰以及慢性咳嗽等。通常情况下,采用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因为疾病患病时间长,而且很难将其彻底治疗痊愈,所以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方式,以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在以往的护理过程中,主要针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以及日常饮食开展各项服务,帮助患者培养良好的卫生以及饮食习惯。近些年来,经过医学研究表明,有些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疾病得到改善之后,其呼吸功能尚未增强,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者肺部感染,将会使得患者产生呼吸困难、咳嗽以及咳痰等现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3]。肺康复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其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上皮组织病变状况以及肺弹性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其包括放松练习以及腹式练习等,首先帮助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治疗心态,使其缓慢呼吸,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腹式呼吸,将双手分别置于上腹部以及胸前,通过呼吸方式感受胸部以及腹部状况,将两者联合在一起,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就在研究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肺康复护理效果要比常规护理效果好。

总而言之,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康复护理,除了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可以实现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善,值得临床领域不断研究和采纳。

【参考文献】

[1]阳绪容,敖冬梅,秦勤.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23-25.

[2]卢佩兰.细节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内科,2016,11(4):660-662.

论文作者:宋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肺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宋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