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风险及处理措施论文_蔡钱莺

避免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风险及处理措施论文_蔡钱莺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紫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南平 353000

【摘 要】目的:儿童计划免疫是国家为保护新生儿及儿童实施的一项预防接种制度,是法律赋予儿童的人身权利。由于疫苗因素或个体差异,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生理、病理及免疫反应,对儿童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减少或避免儿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我们采取为儿童建立健全的预防接种档案制度和问诊制度、正确掌握禁忌证;加强对免疫预防人员的管理、做好疫苗接种前宣教工作等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防治措施

预防接种就是把疫苗经不同途径接种到人体,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1]。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是指儿童在免疫接种后,当接种对象在获得免疫保护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不利于机体的反应。长期的预防接种实践经验证明目前所用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各种疫苗因素、个体因素、其他因素等所造成预防接种后出现一些与接种疫苗有关或无关的反应,是一种正常反应,且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如何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及进行相关处理措施,是本研究探讨的重点,现对本中心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共接种10558人次,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现将我们进行预防接种的体会和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 年 4 月 ~ 2016 年 4 月在本中心门诊进行接种疫苗的儿童共 10558例,其中男性儿童 5412例,女性儿童 5146 例,年龄最小 1 个月内,最大 7 岁,接种的疫苗包括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类、及卡介苗等 20余种。

1.2方法

将各种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反应类型进行统计,诊断标准是指发生在儿童的不良反应是依据《免疫预防与疾病控制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包括发生在预防接种后任何阶段出现的不良反应。疫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反应,通常为局部反应或者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作任何处理,仅作观察治疗,全身反应就必须进行处理和治疗。

2结果

2.1从中抽出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乙脑减毒疫苗共四种疫苗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所发生AEFI接种儿童的人次为5例,发生率为47‰。AEFI病例诊断参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接种不良反应。5例不良反应中3例为一般反应(全身反应1例,局部反应2例),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1例为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为20%。1例为偶合反应,偶合反应发生率为20%。

3避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风险的几个基本原则

3.1正确掌握禁忌证

(1)既往诊断有明确过敏史儿童;

(2)免疫缺陷的儿童应看作绝对禁忌症;

(3)严重疾病的儿童,可暂缓接种,痊愈后补种;

(4)具体如何掌握禁忌症,应以疫苗说明书为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做好疫苗接种前宣教工作

预防接种是目前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最有效的方法,但其不良反应也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的发生而影响健康[2]。因此接种前及时向儿童家长进行宣教,让家长了解疫苗的生物学特性、不良反应症状和注意事项,取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询问儿童有无过敏史或其他不宜接种的疾病,属于含有过敏原的疫苗不予接种,不含过敏原的疫苗可以考虑接种。在接种后认真交代家长观察患儿反应,并耐心倾听和解答家长的意见与问题。

3.3 加强对免疫预防人员的管理

对免疫预防人员要求达到中专以上学历,实行资质认定,经培训获得疾控中心颁发的免疫预防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工作期间,我们建立完整的一套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对每次出现的反应,要认真总结分析,查找原因,集体讨论共同寻找应对措施,避免下次再度出现。加强对科内免疫服务人员的培训,掌握各种疫苗属性和接种注意事项,操作技术精湛、规范,做好安全注射工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疫苗的冷链和保管工作。

3.4建立健全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制度和问诊制度

我们对辖区内新出生0岁以上至7岁内的儿童全部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和接种电子内卡,定期对这些儿童进行体检,全面掌握每个儿童的健康状况及预防接种情况。接种前给与儿童全面体检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并详细询问家长儿童近期的身体状况,有无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并告知儿童家长此次疫苗的作用、必要性、禁忌症,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4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4.1局部反应的处理

反应轻者不需特殊处理,2~3天可自行恢复;反应较强出现硬结时,可单纯对症治疗,如降温或局部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等。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每天热敷4次,每次15分钟,并勤换尿布或内衣,避免肿块破溃引起感染。局部化脓者应对症处理,如局部感染可涂龙胆紫药水,化脓性脓肿可应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脓肿可应用无菌注射器抽脓等。

4.2全身反应的处理

以对症处理为主,对发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肌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小儿5~8 mg/kg,每次剂量不超过 0.1 g[3]。鼓励患儿多饮水,加强生活护理和病情观察,体温可在48小时内降至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可自行消退。如果继续高烧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诊。变态反应患儿遵医嘱应用抗组胺药,紫癜较重者必要时可用激素和止血药。晕厥和过敏性休克者要立即平卧、吸氧、保暖、开放静脉通路,重者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 mg,应用呼吸兴奋剂,纠正酸中毒等,同时填写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卡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5讨论

接种反应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生物制品本身的原因,也有受种者个体体质的原因。疫苗因素主要是由于生物制品本身特性所引起,菌体异性蛋白、未去尽的杂质、防腐剂、疫苗的酸碱度不合均可引起反应或是某些疫苗质量存在问题,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个体因素是指儿童健康状况、药物影响或体质差异等原因。为减少或避免接种反应的发生,应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提高接种人员的业务技能,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实施预防接种。并加大对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儿童家长了解疫苗的性质、接种目的和意义,以及如何照顾好儿童身体和饮食,加强观察可能出现的接种反应,严格禁忌症等,以配合接种工作,减少或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朝霞.高校预防接种工作体会 [J].中国医药导报,2008,5:79-80.

[2]罗秋萍.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析及处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2,3(24):191-192.

[3]张小芳,王桂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7,22(6):543-544.

论文作者:蔡钱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避免儿童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风险及处理措施论文_蔡钱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