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张铁彪

论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张铁彪

摘要: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进一步引入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在沥青道路的施工技术方面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以此使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计划和施工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针对施工组织,混合料的摊铺以及压实等相关工作,其标准日益提升。结合这样的情况,就需要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基于此,下文重点分析和探讨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道路工程建设;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引言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称之为的沥青道路,它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例如,它更为平整更耐磨,而且沥青路面不扬尘、不透水,耐久性更强,在汽车通过的时候,噪声震动更小,更平稳舒适。沥青材料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相应的,在沥青混凝土道路的机械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组织、机群的组成、混合料的摊铺以及压实等相关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此要高度关注,着重把握相关方面的施工技术。下文针对相关情况进行简要探讨。

一、施工准备工作

1、人员配置

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工序十分复杂,各个工序之间联系特别密切,而且要进行连续作业,因此人员配置大多数都是双班制,在关键工序上要进一步优化人员配置,多配置责任心更强,职业技能更好的人员。

2、核心机械设备配备

(1)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轮胎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2)压实机械:6~14t双轮钢筒振动压路机,16~20t轮胎式压路机,1~2t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

(3)其他机械:铣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加油车、路面切缝机。

3、施工及检测工具的准备

要配备相对应的施工工具和检测工具等等,例如,平铁锨、耙子以及3m直尺、测平车等。

4、材料准备

(1)沥青材料。首先抓集料检验等相关工作,着重抓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标,应严格控制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所有集料注意分级存放,不得串混。为防止材料离析,还要将场地硬化,并在堆放时采用水平或斜坡分层堆放,不能锥堆。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相关方面的设计要求高度吻合符合设计要求。

二、施工阶段

1、沥青混合料生产

(1)搅拌站的选址。有针对性的结合方便混合料的运输、运离居民居住区、有水源、场地开阔等条件进行选址,设立搅拌站。

(2)对拌和设备的要求。在生产之前要全面检修和校验拌和站设备,确保相关部件能够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温度与设计要求高度吻合,为了满足具体生产要求,结合试验室的配合比要求调整振动筛的规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试拌。在正式生产之前,应该进一步结合实验室提供的生产配合比进行示范,为正式的生产积累材料。

(4)集料和混合料的温度控制。依据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要求和试验室的要求严格控制集料和混合料温度。沥青的加热温度过高会使沥青老化,集料的加热温度是决定混合料温度的关键,一般较沥青温度稍高一些即可。出厂的每车成品料温度检测不少于一处,超过195℃或低于140℃的混合料应报废,不得运往摊铺现场。

(5)拌和时间。所有的沥青搅拌站配备了完整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了微机集中对混合料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量化控制,在拌各时间上设定为25s~28s,符合规定要求也符合我们工程技求要求。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一经调配,要在第一时间运出站外,尽可能采用吨位比较大的运输队进行运输,从根本上有效规避封条损坏。在运输过程中,针对时间和速度进行有效调整,确保车辆平稳有序的运行,以免耽误时间。混合料装车前,应在车体内部均匀涂上相应的隔离剂或防粘剂,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贴在车体内部,导致严重浪费。为了避免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必须保证车辆保持适当的行驶速度,以保证混合料的顺利运输。搅拌站装车后,用覆盖物进行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湿度和温度的影响。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后,要着重检测混合料的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只能使用与标准相符合的合格混合料,与此同时确保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挂空挡,与摊铺机保持稳定距离,方可卸料。

3.沥青混合料摊铺

摊铺是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此相关单位要高度关注,必须选择沥青路面与沥青路面的组合合适的摊铺机。同时进一步结合具体施工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摊铺工艺。着重针对摊铺温度和速度进行有效控制,温度控制在130℃左右时,摊铺速度应均匀。

4.沥青混凝土碾压

碾压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最后保证,若在更大程度上优化和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工艺沥青路面的碾压包括三个环节: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始压力它是沥青路面最关键的环节,对沥青路面稳定性影响最大。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最困难和最重要的是控制轧制温度和速度。三滚动连杆的温度和速度不同。初始压力通常需要用混合料铺砌。在实施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环境的初始压力有更高的要求,初始压力速度要求它应该控制在2公里/小时到3公里/小时的范围内。压制通常需要2到3倍的速度它比初始压力稍快。最终压力速度通常小于3.5 km/h,也需要均匀的速度。浸出生混凝土碾压温度应控制在110~120℃之间,不得超过110~120℃。170 C

5.路面碾压

在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后一步就是对路面实施碾压,通常情况下所用的滚动机械包括轮胎、静压和振动等。碾压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压、二次压和终压。在初始压缩阶段,要尽可能平整,使沥青混合料的初始密度有效提升。压制阶段的基本要求是稳定和致密,保证成形。碾压过程中要确保时间充分,应注意充分把握时间,从摊铺开始到降温到80℃这是碾压的最佳时间。在终压阶段,应消除轮胎痕迹,使表面光滑度达到设计要求。终压后,应派专业人员检查平整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着重看出,在道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碾压技术和接缝等一系列相关方面不断优化,使施工技术呈现更好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J].张煌.河南建材.2018(01)

[2]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J].徐亚玲.住宅与房地产.2015(25)

[3]简析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黄贤平.基层建设.2017(07)

[4]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探讨[J].石铂.山西建筑.2018(10)

论文作者:张铁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论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张铁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