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南县”小康建设模式与农村学习型社会--以建河县为例_三农论文

“三农县”的小康建设模式与农村学习型社会——以剑河县为个案的小康建设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论文,剑河县论文,个案论文,三农论文,学习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所涉及的“三农”问题,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而“三农县”[即农业、农村、农民县]由三个指标体系构成:在一个县(市域内,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90%以上(含90%)的,就人口构成而言可谓之“农民县”;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40%以上(含40%)的,就产业结构而言可谓之“农业县”;目前的城镇化水平还在10%以下(含10%),从城镇化水平看可谓“农村县”。这是西部山区“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而且还是一个大面积的行政区域。这样的“三农县”怎样在自身的现实基础上建设小康社会呢?本文谨以剑河县为个案,认为山区“三农县”小康社会的模式选择只能是第一次现代化并兼容某些跨越式发展,设定建立适应山区“三农”发展需要的农村学习型社会则是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跨越式发展伟大变革的起点。

一、新世纪之初还是“三农县”——剑河的“后发劣势”

剑河县于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设置,迄今仅有270多历史。全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少数民族县。2001年末人口为212800人,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苗族占59.7%,侗族占35.47%),汉族仅占4%。

剑河县200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剑河县2001年统计年鉴,《贵州年鉴》(2002)

县境内地质属江南古陆地的一部分,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形成一系列条条向东的褶皱和断裂,导致境内山高谷深,沟壑交错等地貌特征。地形属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台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个版图象一只斜卧的“乌龟”。境内以低山、低中山为主,千米以上的山峰381座,最高峰猫鼻岭1626.3米,最低处海拔348米,高差1278.3米。境内有大小河流334条,总长910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公里。除有一条叫高定溪的河流属珠江水系外,其余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境内属中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季节气候明显,水热同季,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微炎热。境内土壤表层深厚,土体湿润,质地粘重,富甲、缺磷、酸性。植被属亚热带绿阔叶林,野生植物丰富,盛产松、杉、樟、楠、榉木。剑河县的木材木质优良,畅国内外,曾为修建首都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刘家峡水电站、南京长江大桥等57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建筑木材。该县属贵州省10个林业重点县和全国集体林区48个“8325”(80%的山区、森林蓄积量300万立方米、成熟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5万立方米。)县份之一。截至1990年止,剑河县在从1951年开始的40年里,共给国家和其它省区调销木材145.9万立方米,年均3.6万立方米;产值18264万元,年均456.6万元。其中后12年(1978—1990年)调销收入14055.8万元,连均1171.3万元;前28年(1950—1978年)调销收入4506.6万元,年均160.9万元。

但上述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至1998年国家实行“森林限额采伐”政策以来,剑河县的地方财政收入急剧下降。在1995年至2001年的七年间,剑河县的地方财政收入以1998年为最高峰——2401万元,1995—1997年分别是1650万元、1854万元、1986万元,到1998年是年均递增13.45%;1998年—2001年分别是2401万元、2000万元、1702万元、13137万元,年均递减21.98%。

时至21世纪之初的2001年,剑河县的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92.57%;农业总产值还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7.41%;全县11个乡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在内,都还属于农业性质的乡镇。因此,本文把剑河县称为“三农县”。下边是剑河县2001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上述统计资料表明,作为“三农县”的剑河,其“后发劣势”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是农业种植业的土地资源不足,全部耕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4.04%,农业人口人均仅有0.628亩土地,而旱涝保收面积只有0.298亩。可见,传统种植业的发展后劲受到严重制约,但是它依然是剑河的“支柱”产业。其次是发展资金严重匮乏,地方财政收入从1998年的2401万元降到2001年的1313万元,下降了45.4%,下降的绝对值为1088万元。2001年本级的财政自给率仅仅是14.68%。第三,交通等发展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迄今为止,剑河县仅有一段国道线擦边而过,县境内仅有18公里。其余均为乡村公路,总计通车里程529公里,公路密度为0.259公里/平方公里。在全县270个村中,通车的仅124个村,只占总村数的45.9%。在通讯设施方面,农村住宅电话仅有1085部,每100户农民才有2.6部电话。在全县1904个村(居)民小组中,绝大部分村民小组没有电话。第四,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的硬件设施和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到2001年为止,全县有普通小学188所,平均每10.12个村民组和1.436个村才有一所小学。全县仅有2个医院,145张床位,160个医生,平均每万人才有6.81张病床和7.518个医生。一旦发生象“非典”(SARS)这样大的疫情,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第五,农业劳动方式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犁耕农业阶段。农业人口平均仅有0.17千瓦农用机械动力,耕作机械为0,大牲畜却户均1.95头。全县虽然村村通电,但农村用电量极低,平均每农户每年仅用电140.4度,等等。以上这些并不是剑河县“后发劣势”的全部,还有软件环境建设差等等。但就是这些“后发劣势”,也足以使剑河的经济社会继续“后发”。

二、“三农县”小康建设的必经路径——第一次现代化并兼容跨越式发展

上述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也还说明,剑河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了解放前的半殖民半封建制度;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人口素质也有很大提高;有了一定数量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村村通了电,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等等。这些剑河以及类似剑河的山区“三农县”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建设小康社会,其必经路径或模式选择,只能是第一次现代化并兼容跨越式发展。

根据国内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文所说的第一次现代化,就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特征,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所兼容的跨越式的发展,将有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将是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跨越式发展的过程;而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又将大大加速第一次现代化的实现。根据西部山区既有的人口素质条件、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条件,以及党和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实现一定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那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

当然,就现代化发展的模式而言,目前还有第二次现代化、综合现代化等模式可供选择。所谓第二次现代化,即以发展知识经济为特征,是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关于综合现代化,理论研究者们认为有十分重点,即工业化与工业转移并重,城市化与城市扩散并重,促进民主化,推进信息化和网络化,促进知识化,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高等教育,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进生态现代化,推进按贡献分配等。显然,对于西部山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第一次现代化并兼容跨越式发展。

这样的必经路径和模式选择,既是建立在西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上的,更是建立在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上的。这种具有西部山区鲜明个性特征的小康社会进程和建设模式选择,早就蕴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阐述的内涵里。在小康社会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很有必要重温那段论述。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为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副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我们深信,在大科学大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历史大背景下,象剑河的这样的西部山区“三农县”的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必然会具有更多的特色,而且是前无古人的。这条发展道路的特定内容和历史任务就是山区农业、农村、农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来武装和履行我们的“三农”,它的重头戏应当在占国土面积最大的“九山”上。如果没有山区“三农”的现代化,也就没有西部的现代化。

我们还深信,西部山区“三农县”的第一次现代化的和某些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将是很多的。例如,从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切入,加快西部山区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从扶贫开发切入,抓好新世纪西部山区的扶贫开发工程;抓住机遇,建立较为稳定而且较强的支柱财源体系等等。经过今后一定时期(如10年)的努力,许多硬件设施条件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例如,形成村村通公里的比较便利的交通网络,有比较好的农林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一定数量的适宜于山区的农业机械,等等。但是,这些并不是山区“三农县”的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仅仅为此奠定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已。山区“三农县”要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关键是大科学大技术时代的知识和人才。

三、历史性跨越的起点——创建农村学习型社会

山区“三农县”的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起点,本文认为是创建农村学习型社会,或称创建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学习型农村。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江泽民把创建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此之前,他在2001年5月亚太经合组织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2002年9月9日《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强调指出:“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山区“三农县”创建学习型农村,这在教育发展史上当然是一次伟大的变革。这个伟大变革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使目前依然处于“犁耕”阶段的山区“三农县”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跨越式发展而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把握新机遇、解决新问题。

为了能够在广大的山区农村创建学习型社会,首先必须在全社会创新教育理念。正如江泽民所说的那样,“进行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十分注意研究和解决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同上)在当前,针对那些对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认识片面、很多地方和组织并没有真正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情况,确立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的理论;针对那种对创建学习型农村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确立创建学习型农村是山区“三农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起点的理念;针对那些在新世纪新阶段对组织农民学习、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的问题,例如认为山区农村小康社会并不是“学”出来、而是“干”出来的等糊涂认识,确立山区农村第一次现代化和某些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农村、农民的过程的理念;针对那些认为学习只是机关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事情、农民学习不学习无关大局的模糊认识,确立新世纪新时期农民也要教育终身化、农村学习要社会化的理念等等。

创建适应山区“三农”发展需要的学习型农村,还必须形成保证和推动农村学习的体制和机制。这方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例如,建立学习型农村的组织系统;探索在已有电视覆盖的深山老林的单家独户中利用电视网络组织学习的经验;如何提高电视网络以及各级党政机关的办公电脑系统在教育学习中利用率问题;如何处理和充分发挥现代大教育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建立学习型农村过程中的作用问题;等等。为了推进学习型农村的机制和体制的建立,经过必要的探索,也许地方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还应当制定推动建立学习型农村的法律和政策,形成某种强制性学习规范。

要创建适应山区“三农”发展需要的学习型农村,关键还是党的领导。就全国而言,从进入新世纪起,我们就进入了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提出的新概念。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这却是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思想。在江泽民看来,创建学习型社会,应该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小康社会应该是学习型社会。因此,在进入新世纪后,他多次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把创建学习型社会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地处黔东南山区腹地的“三农县”剑河,在进入新世纪后,农业主要劳动方式依然停留在“犁耕”阶段,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都是比较落后的。这样的县情较之发达地区来说,发展的差距当然是十分巨大的。正因为这样,摆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和全县人民的面前的历史任务就更加艰巨了。要带领山区“三农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第一次现代化并兼容跨越式发展,肯定不能跟在发达地区的后面一步一步地爬。然而,山区“三农县”的社会主义第一次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人们并不能凭空想象出来。在大科学大技术的信息经济条件下,这条第一次现代化并兼容跨越式发展之路,侧重点应当是当代高科技、尤其是生物工程与技术跟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成功“嫁接”和结合问题,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体制、机制问题。要实现这样的历史性任务和跨越,不能不在全社会范围内构筑一个扎扎实实的、确有成效的适应“三农”发展需要的学习型社会。只要明确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创建适应山区“三农”发展需要的农村学习型社会的一系列具体问题,都会在千百万群众的伟大实践中迎刃而解。

对于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山区来说,象剑河这样的“三农县”共有60个。山区“三农县”小康建设的实践呼唤着理论的探索,探索的理论反作用于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山区“三农县”的小康社会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奋斗过程中逐步实现。山区“三农县”亿万人民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之树,必将孕育出更加辉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标签:;  ;  ;  ;  ;  ;  ;  ;  ;  ;  ;  ;  

“三南县”小康建设模式与农村学习型社会--以建河县为例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