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的经营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之道论文,陈嘉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华侨领袖陈嘉庚在我国近代史上书写了倾资兴学的华章,作为一位名震中外的实业家、教育家、改革家和杰出的政治活动家,陈嘉庚先生早已成为世人效仿的楷模。
经营得法陈嘉庚1874年10月生于厦门集美渔村的一个侨商家庭。1889年,赴新加坡在父亲开设的米店里学习经商,后来进入食品加工、航运、橡胶等行业,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多元化家庭跨国企业集团,其业务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陈嘉庚认为:“一种实业的成功,不在初创时拥有雄厚的资本,而在经营得法与否为断。”
他一步一个脚印,先种植黄梨,为加工厂提供原料基地,继而在黄梨园试种橡胶,成功后就大规模种植、经营,渐渐扩大企业,创造了一条发展实业的康庄大道。陈嘉庚从1904年以7000元资本起家,经过三十年艰苦奋斗成为名震四海、拥有1500万元资产的著名大实业家。
审时度势陈嘉庚对社会的贡献巨大,使他被誉为星马橡胶王国四大功臣之一;他有组织地开拓了产品直接输出的国际市场;他对南洋华侨社会的文化教育和祖国兴学育才,倾尽了毕生的资财和心血。
陈嘉庚经营实业是根据世界局势发展的变化、市场经济的需求而不断改变经营方针和扩大
经营项目的。
20世纪初,陈嘉庚看到橡胶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上的用途很大,发展橡胶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大胆试种,成功后又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和买卖胶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解决原料、产品运输发生的困难,就先租船后买轮兼营航运业;1916年起,因交通受阻,战争必需品重于消费品,就逐步淘汰黄梨罐头业,大力发展橡胶制品;1920年,创设橡胶熟品制造厂。为此,他逐步建立了世界性的胶制品销售网络,向全球推销产品。
华人在海外经商,直接触摸世界经济的脉搏,他们很早就在自己的企业中借鉴、采用或全面实行了股份制。陈嘉庚先生在1919年成立的陈嘉庚公司,把所有经营单位均置于此公司辖下,集中管理。这套管理办法在当时十分先进。
金钱散播才有用“金钱如肥料,散播才有用。”这是陈嘉庚对金钱的见解。至1934年,陈经商30年获利1900万元,仅资助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就花去800万元,约占获利总额的42%。倾资兴学,报效祖国,是陈嘉庚一贯的追求。他积极支持祖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事业,成为爱国华侨的一面光辉旗帜。
陈嘉庚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陈嘉庚不遗子孙财产,这在海外富侨中是少有的。1919年在他即将回国倡办厦门大学之前,就将在新加坡的全部不动产,预立遗嘱,捐为集美学校永久基金。1955年2月22日,他将在海外仅有的资财,设立“新加坡·香港基金”,增添为集美教育基金。在他逝世后,国内人民币存款320余万元,一分钱没有留给儿孙后代。陈嘉庚说:“人谁不爱其子,唯别有道德之爱,非多遗金钱方谓之爱。且贤而多财则损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是乃害之,非爱之也。”陈嘉庚的义利观集中地展示了其世界观、人生观,他的业绩在青史留存,令后人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