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文化机制的更新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文化论文,进程论文,途径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189(2001)02-0043-04
城市化过程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人文过程。现代城市化的过程,除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展以外,还应包括社会文化机制的更新。城市化,实质上意味着人类历史长河中居住形式的进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嬗变,社会文化形态的变迁以及典型的城市社会关系的变革。
在中国,当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显性标志之一被向前勃发性地推进的时候,它赖以蕴藉和支撑的观念系统实际上已与之严重脱节。那种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农业文化传统和小农人格心理往往会对现代城市化进程产生强大的、内在的阻滞。因此,只有建立新的社会文化机制才能增强全社会对城市化的适应能力。
所谓现代城市社会文化新机制,它是一种以市民性为其核心的,以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为其结构底蕴的,以成熟的市场交换为其生存法则,并以一套与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人文观念为其社会体系和价值系统的文化形态。较之传统的农业文化,现代城市文化具有更多的理性精神、更充分的人性、更高的效率、更丰富的机会,更能适应并拓展环境。它一方面表现为对有封闭性、依附性、落后性的农耕文明意识的否定;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具有市民性、开放性、主体性的现代城市精神的张扬。城市化更需要以这样一种健全的、理性的现代城市文化新机制来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调适人们的社会行为,濡化人们的人格心理,从而实现由政治社会向市民社会,礼俗社会向法制社会,人身依附关系向契约关系,血缘、地缘关系向业缘关系的转变。从而真正实现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大变迁。因此,要使中国的城市化沿着健康、良性的轨道发展,应着眼于社会文化机制的更新,可以尝试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现代社会生活新秩序
现代社会生活新秩序的建立有赖于制度的创新,法律和民主程序的保障,以及社会道德伦理的重构。
(一)制度的创新必须以释放社会活力,开放社会组织结构以及充分尊重个人为前提
1.要进行户籍制度的创新。现行的户籍制度将人们束缚在一定的社区内,尤其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限制了人们的择业自由,从而决定了人们获取社会资源的权利差别,它造成了社会的极大的不公平,强化了身份体系,阻碍了个人的发展。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应以经济体制取代行政手段,实行居住权的商品化,这是一种取决于个人能力的平等的分配机制。户籍制度的改革,实际上也是一种观念的变革,它体现了作为现代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权利——迁徙的自由的实现,体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变化,体现了从对人的差别待遇到平等待遇的变化。
2.要进行劳动人事制度的创新。必须改革由国家行政手段调配劳动力资源的制度,而代之以劳动就业的市场化,所有的劳动者都应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建立首先承认并确立了劳动者对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从而也确立了个人对组织的独立性,使之能够摆脱对组织的人身依附关系,同时它还承认并确立了组织对个人的选择权,以及任何组织职位的竞争权,从而打破了个人对组织职位的垄断,这就在事实上取消了干部和职工的终身制,彻底打破了封闭的社会组织结构,使身份自由成为可能。
3.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在目前的制度下,就业、福利、保障是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就业者和城市居民,这样的保障制度构成了社区开放与组织开放的巨大障碍,并直接造成不合理的阶层差别。因此,应进行以保障的社会化为方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将保障扩展到全民,而不仅仅是就业者或城市居民;二是将保障推向社会,而不仅仅是由国家和组织来承担,这将降低个人对组织的依附性,减轻组织的负担,为组织结构的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法律和民主程序的健全和完善应以保护和促进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为前提
1.要以法律和民主程序来保障市民权益的合法化。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市场经济的社会需要确立市民社会的法权体制,没有法权体制,市场经济将不能运行,正如足球比赛没有规则不能进行一样。在中国现今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残存着许多封建落后的东西,诸如等级制度、特权心态、官僚作风、权大于法、情大于法,无视法律所保障的公民的权力等等。要实现社会的城市化、现代化,就必须完善和健全法律和民主程序,使“民权”真正得到保障和实施。社会主义国家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国家,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政治上的特权应被废除,公民的选举与被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应得到保障。
2.要以法律和民主的程序来保障市民生活的有序化。市民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社团、群体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利益,意见分歧和利益冲突难免发生,应通过宪法所确认的民主程序来解决,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我们必须学会用和平的、讨论的、遵守法律程序的和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解决争端。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矛盾尤其尖锐,在普通群众与干部之间,在私有业主与雇工之间,在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之间,在下岗人员与在职职工之间,在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到处存在着利益冲突和意见分歧,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社会整体的利益,通过法律和民主的程序来调解和化合社会矛盾,在平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3.要以法律和民主的程序来保障市民社会的合理化。一是要建立机会平等和分配平等相结合的原则。机会平等分为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政治上的机会平等是人民可以通过合法的斗争方式来争取他们经济上的利益。西方国家之所以尤为注意社会福利方面的问题,跟工会为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与业主斗争有关,也跟政党为赢得选举的胜利提出符合民心的政纲有关。政治上的机会平等是调解社会矛盾的一种机制。二是要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以及防止国家权力的过分膨胀。以群众性团体、说服和舆论影响以及公众参与方案的制订等形式来制衡、发展和完善非国家的公共机制,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市民社会的要谛所在。因为,这使得广大公民真正自觉地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仅仅停留在投票选择领导人上,从而培育具有独立性、自主性人格的形成。
(三)道德体系的架构必须以重建契约伦理为前提
与权力作为政治国家的运作形式不同,契约是市民社会的运作形式。市场社会借助经济活动中的最佳资源配制方式、政治活动中的民主平等原则,使市民社会中的人们逐渐处于平等地位,这就为契约伦理的形成提供了前提。契约的主体是必须是自主的、自愿的、自由的。契约必须是互惠互利的。互惠互利即相互需要。借助于他者,满足了自身;通过自身满足了他者。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也即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义务即为一种价值承当。这种价值承当包括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这是市场经济之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必须要求的。这种市民社会中的契约关系的伦理意义并不止于市民社会,而是扩展到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领域,这是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得以实现的最为重要的伦理基础。政治国家通过权利的分配和行使协调各种政治关系,并以带强制性的权威和法律规定政治角色,规范政治行为。市民社会则以契约的形式规约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其成员的行为,确保社会成员对所承担义务的履行和承诺的实现,从而保证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活动的有序态及理性化。
二、营造现代城市文化氛围
(一)营造现代城市氛围首先要重视教育的作用
一般而言,无论文化传承和文化变迁,都离不开教育手段。在世界愈益一体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今天,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英格尔斯的调查、研究证实: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无疑呈现出强大的力量。的确,以一个人因多上一年学而在综合现代量表中的得分来衡量,教育的力量一般要比其他单项输入大二或三倍”。同时,这项研究还表明:“如果一个人周围的人的教育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即使这个人自己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仅仅通过和假定更现代的伙伴的相处,也很可能会获得现代思想。”①由此可见,教育是现代社会中“生产”现代人的重要基地。尤其是在以文化的异质性、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城市社会中,教育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在“五方杂处、八面来风”的城市社会中,要融合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必须有一个最佳的嫁接点,蛮干和硬干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将现代城市文化的基因,通过最有效的方式植入传统的胚体中存活、生发,才可能培育出枝繁叶茂、花美果硕的现代城市文化大树。而教育正是最有效的方式和最佳嫁接点。因此,在现代社会,文化启蒙、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的主要手段是教育。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不能干打雷、不下雨。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体现这样一些特点:改革教育体制,实现教育产业化;改革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育手段,推进个体性人格教育;延长受教育时间,进行终身教育;扩大受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针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总之,要尽量使更多的人、更长时间地接受更多更新的教育,从而成为更现代的人。
(二)营造现代城市文化氛围要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
现代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成为维持和传递文化观念的中心。现代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传播技术(广播、电视、电影、电脑、光盘等等)的发展和大众文化的普及。这使得现代城市成为大众传播的发祥地,和把大众传播作为基本活动的传媒城市。大众传播的影响力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当代城市生活方式的代表,是城市大众认同现代城市文化的桥梁,是现代城市价值观念化合大众的熔炉。同时,大众传播使大众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共享文化”。因此,大众传播既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和建设的重要执行者。在社会文化的变迁过程中,大众传媒是一个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的关键性因素。在现代社会,诸如亲属关系、共同居住及社会阶层等所形成的网络,均不足以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大规模文化与社会整合,取而代之的是大众传播。而在与大众传播紧密相连的社会,人们生活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对大众传播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人们对于社会及世界的印象大多是从传媒中获得,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审美趣味都无形中受着大众传播的影响。因此,应充分利用传媒系统,将舆论的政治和道德的效应同大众生活的实际需要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开放、稳定、健康和能够为大众所认同的价值引导机制和价值评价体系。向大众传播新的城市文化理念,增强大众对社会文化变迁的适应性。尤其是要利用电子传媒的覆盖技术,使大众传媒突破地域的限制,将其影响从城市社会扩大到乡村社会。
(三)营造现代城市文化氛围要重视世俗文化活动的作用
城市既是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同时还是世俗活动的中心。城市生活中世俗活动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方面也值得研究。城市的文化功能在工业时代来临以前往往作为正式的神圣仪式的中心来体现的,古代城市的中心都分布着大量的礼仪建筑。欧洲的天主教城市以及中国的古代城市都建立了大规模的教堂和庙宇,用来举行仪式和信仰活动,起到了实际整合和稳定整个城市和地区人口的功能。例如做弥撒、游行、进行宗教意义的文娱活动等等。这样的仪式是高度组织化的,人们来自不同的社会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族群、担当着不同的角色,但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例如,旧时杭州规模盛大的“香市”,便起到了促进城乡交流,文化融合,商业繁荣,宗教传播等重要作用。在高度工业化、市场化的现代城市社会,其社会生活的真正底蕴是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城市生活中的神圣意义正在逐渐地被消解,城市中新形成的公共活动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享受、娱乐的基本追求,具有世俗的性质。这种世俗的文化活动与神圣的宗教活动具有同样的整合功能。它们包括:节庆活动、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是:娱乐性强、参与者众,并且体现了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比如,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节庆活动使来自各阶层、各族群的人汇集到城市中来,促使人们共同参与与相互认同,增强了公众意识。又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提高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认同以及区域文化的认同。又比如,通过休闲娱乐设施的建造,使人们在闲暇时间既得到娱乐的享受,又获得交往与交流的快乐。
三、建设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城市物理空间
正如田野、竹篱、茅舍往往代表着传统的乡村社会空间一样,高楼、汽车与街灯也往往代表着现代城市社会空间。城市是人类迄今为止选择和建造的最先进的居住空间,它有着舒适的住宅、快捷的交通和方便的公共设施、场所,同时它还有大学、书店、博物馆和图书馆。它除了满足人们吃、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外,它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于是,人类健康的精神和健全的体魄都有了一个适于生存的安放之地。因此,城市的自然物理空间同样具有文化的属性,它既是一种感性化的世俗生活空间,又是一件人类的文化制品。城市的物理空间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以及人类对于物质环境进行了能动性改造的手段与成果,它必然要以外在的形态向人们展示其建造和居住者自身的行为、理念方式,表达其精神面貌、理想信念以及自信心。正如某位学者所云“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因此,城市的空间建设不能忽略其文化内涵,不能忽略人与社会的联系,不能忽略人类的身心健康问题。
(一)城市的空间建设要体现个性化的特征
要建设更人格化、更有魅力、人们更安居乐业的城市,就应该充分认识各地区所具有的地方特性,并将这种特性作为城市建设的个性,城市空间环境所具有的格调,对地方的自然景观、历史沿革、文物古迹、名人轶事、神话传说、建筑类型加以重视和研究,正确把握城市的性格要素,保护传统鲜明的地区和环境,尊重地方的传统习俗,将地方文化融入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之中,在建造新建筑时既要体现时代的特征又要注意与传统的联系,从而建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城市空间,使每一座城市均能保持历史文脉的连续性,并给居民以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二)城市空间建设要体现宜人化的特征
城市的空间建设正日益体现出非人格化的局势,在一个高楼蔽日、汽车横流的城市中,到底谁是它的真正主人,是混凝土还是钢铁?这个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人在城市中的地位,并疾声呼吁城市的宜人化。新的世纪将是一个人性回归的世纪,广大市民将成为城市的真正主人。因此,城市空间的建设必须要有人情味,在城市设计规划中要强调人性化的尺度,创造一个充分体现优雅、舒适、安全和和谐的宜人化居住环境,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满足居民的个性发展,提高其社会化的文明程度,增强其对市民的亲和力,使居民对其产生归属感。
(三)城市空间建设要体现知识化的特征
一座现代城市是否具有活力和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知识化的程度,取决于城市是否能为市民提供较好的受教育的机会和进行科研工作的条件。这意味着在城市空间环境规划中,教育、科研用地会占据更多的城市黄金地段,其用地比例也要大大提高。知识经济来临后,城市的主要职能将由制造业中心而转为教育与科研中心,工厂林立将不再是城市的主要景观,集企业、大学与科研为一体的高科技园区将取而代之。因此,对科学研区的规划、选址、设计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这意味着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将会受到更多的知识的熏陶。
标签:市民社会论文; 大众传播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政治论文; 城市化进程论文; 组织保障论文; 经济论文; 法律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