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红 梁卓惟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130000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其自我认同,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发挥自身专业对于各相关领域的发展与促进作用,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对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在结合其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其健康心理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5-053-02
前言:高职院校五年制就是前三年主要进行的是中等职业教育,了解并掌握中职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后两年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学习大学的有关理论知识的教育制度和模式。高职院校五年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为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层面出发,分析了五年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结合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关对策。
一、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高职院校五年制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在使得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为社会各行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支撑。然而,就现阶段而言,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虽然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提高,但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心理层面均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不利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对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如下具体分析:
一是前三年因学习压而产生的心理困惑。相较于本科生,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要薄弱的多,其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仍有待提升,加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导致其在面临日益繁重学业的情况下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表现为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方向模糊,导致其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1]。
二是后两年在学习各类理论后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自我发展产生心理困惑。高职院校五年制的后两年主要以学习大学的相关理论课程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随着学生步入社会阶段的临近,部分学生对即将步入社会后的自我发展十分堪忧,特别是在面临当地较为严重的就业压力下,更使得其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迷茫和困惑,导致其闷闷不乐,以致怨天尤人,对未来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基恩日诱发出其他心理问题[2]。
二、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主观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对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于心理落差而产生的自卑感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因学生自身高考分数较低而难以升入本科院校,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方才进入高职院校,这使得学生会觉得自身与本科院校学生具有巨大的差距,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自卑感,这使得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很难与同学相处,并过产生自我怀疑、经常紧张的状态,陷入苦恼和焦虑当中[3]。
(二)学校因素
学校对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分阶段来看待,一是前三年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本身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恰当或落后而导致本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更加难以理解相关知识点,在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也易导致学生产生苦恼和自卑的情绪。二是后两年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就业服务方面,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科理论、社会理论和就业服务要较为逊色,这无法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就业的保障,导致学生易产生焦虑和恐慌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于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贯穿学生学习和毕业的始终,一方面,由于部分家庭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忽视了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其在步入大学后,适应能力较差,人际关系紧张。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状态并不乐观,如自幼生长在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从而导致从小便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如性格暴躁、逆反心理和仇视心理严重,自制能力较差,不利于自身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构建和保持。
三、构建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一)学生应提高自身对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视
对于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自身而言,其应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予以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自身学习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及时总结出自身在学校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努力通过情绪和心理的自我调节,客服心理障碍。例如,针对前三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应及时总结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做到不耻下问,努力克服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对于后两年的大学理论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锻炼,学生则应进一步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对自身综合素质所提出的要求,有针对地进行转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4]。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五年制高职院校应持续强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应尽快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体系当中,使其为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塑造提供课程支撑,并着重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另一方面,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和部分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学生组建心理健康协会,及时了解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针对后两年即将毕业面临较大就业压力的同学,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将来步入社会和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家庭而言,父母应摆脱传统教育的(枷锁,遵循子女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了解子女处于大学阶段下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并提前做好准备,积极、有效地应对。一方面,应理解并体量子女未成功考取本科学校而进入高职院校的苦恼和难过,不应予以过度苛责,应以安抚为主要手段,避免其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应适时关心子女在校的生活状态,以此来了解当前子女的心理状况,通过与子女进行积极的沟通,知晓子女所面临的心理难题,在增进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交流和沟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疏导。
结论: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分别从强化自身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关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五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目前不容乐观,未来,应在准确把握个人主观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等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五年制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对策的研究,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黎.苏州市(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8):126-128.
[2]陈舒.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外企业家,2016(36):12.
论文作者:王介红,梁卓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高职院校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五年制论文; 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因素论文; 状态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5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