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九十年代高校德育改革的新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年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为此,中共中央在八十年代《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的基础上,又于九十年代相继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以推进德育改革。在原国家教委与全国各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德育改革有了新的进展。透视九十年代高校的德育改革,具有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一、突出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并武装全体大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在原国家教委《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强调“两课”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如何把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德育课的中心内容?
其一,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透”的做法,使之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教育部在构建“两课”改革思路时,提出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以便完整、准确、系统地阐述邓小平理论。同时开设《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从多角度阐述邓小平理论。这一思路既可以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而且能够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这一原则,使邓小平理论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同时也把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与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其二,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要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注意回答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认清中国发展的大局,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与坚定性。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说服力与吸引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等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
二、突出强调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中国政府一直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多样化与思想环境日益变得复杂化,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1992年12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强调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1994年8月23日,中国政府专门颁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纲要》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引导和凝聚到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上来,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团结奋斗。”《纲要》下发以后,原国家教委根据《纲要》精神颁布了《关于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和《关于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为题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从指导思想、教育内容、途径、环境建设、基地建设、制度建设和检查评估等各方面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要求。原国家教委还根据《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有关规章制度,使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步入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与此同时,原国家教委思政司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爱国主义图书资料和教材,如《爱国主义教育概论》等。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列“做坚定的爱国者”专章并充实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据原国家教委负责人朱新均1995年11月6 日在全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的讲话中称:全国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教育的计划,并摆到领导重要议事日程。(2)教职员工积极参与,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把爱国主义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题中之义,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3)重大节庆日、 纪念日教育和平日教育相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配合,充分发挥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使爱国主义教育经常化、制度化。(5)强化措施,保证投入, 切实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
总之,九十年代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出现了“领导主动关心爱国主义教育,教师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乐于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可喜局面。
三、更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而言,是首要的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在新旧体制换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还有需要克服的消极现象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原国家教委《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更明确指出:“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不仅是德育课的“根本目标”,而且是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的需要。
要解决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问题,最重要之点在于引导和组织广大学生深入研究和解决对外开放与科技发展对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问题。的确,对外开放,使我们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可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来进行,必须面对外来价值观,尤其是西方价值观的冲击。科技发展,对现有的价值观教育模式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强大的影响。从空间来看,科技革命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了更多的了解、接触的机会,这就增大了不同价值观念相互撞击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大了价值教育、价值整合的难度。从信息来源看,高科技社会是一个多信息的社会,学校对于青年学生而言,不再是唯一的或者主要的信息来源。因此,“三观”教育必须努力反映时代的要求、社会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要解决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问题,还必须从理论上和思想深处弄清楚如何看待金钱、幸福、苦乐、前途这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上的是非搞明白了,青年学生就会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思想上就会主动设防,就会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事业奋不顾身地奋斗,以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为荣。
要解决好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问题,还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顺应青年学生的正当精神要求,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江泽民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也希望青年学生加强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确,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各高校都把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逐步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四、进一步强调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九十年代中国政府一直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要求各高校“努力使教育素质在九十年代上一个新台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德育教育“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又说:“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加强素质教育也是九十年代高校德育课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高校的德育目标由四部分组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政治素质;以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为核心的思想素质;集体主义的道德素质;和谐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是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与政治信念、政治信仰的问题。通过德育课就是要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奋斗,树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信心。思想素质主要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通过德育课就是要使青年学生逐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作风。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本质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通过德育课就是要教育学生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公共财物、爱科学的五爱道德规范及特殊方面的道德要求。个性心理品质,也称人格,是指个人具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特征等)的总和。通过德育课就是要使学生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有健全的情绪活动,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合理的需要结构。
如何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呢?笔者以为:首先是加强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教育抓得不好,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但理论教育不能代替素质教育。进行素质教育还必须处理好同专业教育的关系。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需要的是,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较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发挥德育课教师的作用,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使德育课能紧密结合学生专业与思想实际,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估体系,特别是要建立德育教学的评估体系。只有建立起这一体系,才能够检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再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内容的丰富多彩与形式的多样化。最后,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寓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学生对此也十分认同,参加者十分踊跃。总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越来越受到从事德育课教学的教师及有识之士的重视。
五、更重视依法治国教育
早在1986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 并在1987年进一步规定《法律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正式列入高校教学计划。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体制步入市场经济体制,九十年代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将进行“民主与法制教育”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内容之一。提出通过法制教育,使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的同时,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党的十五大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第一次把过去所说“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将进入真正依法治国的新阶段。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新的里程碑。毫无疑义,在高校德育课的《法律基础》教学中,加强依法治国教育,应作为一个教学的重点。
如何加强依法治国教育呢?高校《法律基础》课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法律知识,而是在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同时,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重点问题:一是要讲清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二是要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三是要明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法治国;四要弄清楚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的关系;五要认识自己怎样正确对待依法治国。
六、特别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著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德育课改革教学内容的最宝贵资源。对此,《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提出“要认真研究和继承那些在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形成的优良道德思想和行为准则,赋予新的时代内容”。1994年10月31日,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的通知》,明确提出“开设好这类课程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高等学校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高校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把这门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德育课中的重要地位与特殊意义。
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与教委指示精神,陆续开设了这门课,并编写了多种教材与读物,拍制了影视片,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指其弘扬民族基本精神、颂扬民族风骨气节与推崇优良道德规范。民族基本精神是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天下为公、崇尚一统”的执著精神;重德修身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民族风骨气节主要指:不屈不挠艰苦创业,对国家民族讲求奉献与忠诚;反对分裂、维护团结与国家民族生死与共;英勇斗争,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民族的尊严与荣誉。优良道德规范主要是:以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利益观;重视道德自我完善的伦理观;立足长远发展的价值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重视修养践履、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的道德思想和精神等。
以上六个方面是九十年代高校德育改革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要求所显现出来的新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德育课改革的重点、难点与趋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德育改革。
标签: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九十年代论文; 纲要论文; 时政论文; 人生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