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程序和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14 年4 月~2015 年3 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抢救的4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综合性急救护理措施,对抢救结果及抢救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所救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41 例(85.42),抢救失败7 例(14.58%)。抢救失败原因为患者年龄过高、并发症多且合并心搏骤停或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及时采用科学、正确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104-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是猝死的首要原因,也是急诊内科常见急症之一[1]。急性心梗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情重等特点,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很高,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发现病情的变换,以便治疗的及时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的预后[2]。我院急诊科通过采取科学、正确的整体护理措施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 年4 月~2015 年3 月期间急诊内科抢救的48 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 例,女性21 例,年龄43~89 岁,平均年龄(57.7±8.6)岁。4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间为发病后1~14h,平均入院时间为(3.24±4.16)h。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为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和心前区压榨下疼痛,休息时不能缓解,有的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坏死心肌标记物增高,心电图的进行性改变,可以确诊[3]。其中侧壁梗死19 例,前壁梗死17 例,后壁梗死4 例,下壁梗死患者共计8例。
1.2 急救护理方法1.2.1 患者病情观察 24 小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心电图的监护,准确观察患者疼痛变化,及时明确诊断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同时应当注意患者有无出现心律失常现象和异常的心率变化。
1.2.2 充分休息 嘱患者及家属要求患者应避免任何运动卧床休息,注意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如果胸痛剧烈,无法忍受时,给予杜冷丁50~100mg 肌肉注射,或者予以吗啡2~10mg 皮下注射,缓解因为疼痛而导致的血压升高现象,也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情况[4]。
1.2.3 持续给氧 根据患者心率异常、心力衰竭程度及疼痛表现情况采取鼻导管或面罩供氧,供氧浓度一般控制在3~6L/min。并发严重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的患者,必要时可作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
1.2.4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为了抢救的需要,快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应选用粗大且直的静脉,静脉留置针,立即使用强心、利尿等抢救药品,严格控制患者的输液速度。
1.2.5 急诊溶栓的护理 患者如果出现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同时伴有心电图的支持,在没有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则应当立即采取溶栓治疗措施:150 万U 剂量的尿激酶药物溶于100mL 体积的生理盐水溶液中,在1/2h 内应尽快滴完,患者溶栓治疗前应事先口服0.3g 剂量的阿斯匹林药物[5]。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呕吐物、尿液等有无出血倾向,并注意询问患者疼痛有无减轻及程度。
1.2.6 心理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发病急、疼痛难忍,患者一般焦虑等不良的心里情绪,这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向患者做好疾病的解释,消除患者内心的疑虑。同时嘱患者家属要多陪伴患者,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只有建立良好的生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造成身心之间的良性循环,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7]。
2 结果4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41 例(85.42%),其中治愈29 例(60.42%),好转12 例(25%);抢救失败7 例(14.58%)。抢救失败原因为患者年龄过高、并发症多且合并心搏骤停或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急性引起的心肌坏死病症,临床多伴随着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病情发展快且较为凶险,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8]。
快速、准确、科学、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的根本所在。实施急救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和氧气供给,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予以适量药物输入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为患者顺利治疗奠定基础[9]。
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剂量和效果,掌握各种急救物品的使用。加强患者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注重患者的心里护理。
护理人员在抢救过程中也需要保持沉着和冷静的态度,以熟练的技术和沉着的情绪带给患者信心和信任感,有助于患者的抢救。
参考文献:[1] 姚岚.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求医问药,2012,10(11):108-110.[2] 金秀梅,戴丽娜.急性心梗患者的整体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33-234.[3] 刘丽.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71-172.[4] 吴勇萍.急性心梗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1):278-279.[5] 王爱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37.[6] 王娟.急性心梗患者临床护理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3):191.[7]邵亚军.急性心肌梗死30 例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174-175.[8] 孙艳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46,48.[9]田丽华,邓力,田红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5):2046-2047.
论文作者:潘宏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并发症论文; 急诊论文; 疼痛论文; 静脉论文; 药物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