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济宁 272100
【摘 要】目的 应用医院制剂鼻渊通窍丸治疗肺经风热型鼻渊,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经风热性鼻渊病例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鼻渊通窍丸,对照组使用霍胆丸,分别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①证候疗效比较:治疗5天,愈显率和总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较,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总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愈显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症状体征疗效:治疗组治疗5天和10天后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5天和10天后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0天后积分与5天后积分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渊通窍丸在治疗肺经风热证鼻渊时,总体疗效优于霍胆丸。
【关键词】鼻渊通窍丸;肺经风热;鼻渊
【中图分类号】R3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74-01
以浊涕下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称为“鼻渊”。鼻渊[1]即西医学的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炎症性疾病,是鼻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见于各年龄。利用医院制剂鼻渊通窍丸治疗肺经风热证鼻渊,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1.研究资料
病例资料:共120例患者,均为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确诊为“鼻渊”属肺经风热者。西医符合“鼻炎”、“鼻窦炎”诊断且有肺经风热证表现者。药品资料:治疗组使用鼻渊通窍丸(组成:金银花、黄芩、炒苍耳子、辛夷、薄荷、川芎、赤芍、白芍、甘草,每30丸重9g)。对照组使用藿胆丸(广东羊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2 研究方法
2.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新药(中药)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实证鼻渊肺经风热型的临床诊断标准:主症:鼻塞,鼻涕量多而黄稠,头痛,嗅觉减退,鼻粘膜红肿,鼻腔有分泌物潴留。次症:发热,口苦咽干,耳鸣耳聋,或咳嗽,痰多。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浮数。急性鼻窦炎西医诊断标准:①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疲劳、各种物理和化学的刺激等诱因。②症状:主症:鼻塞、粘涕或脓涕、头痛、嗅觉减退。次症:发热、畏寒、食欲不振、四肢酸痛。③体格检查:鼻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内有较多的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尤以中鼻道或嗅裂为甚。④辅助检查:X线或CT扫描鼻窦有阳性表现。诊断时须有急性发作史,全部症状或部分症状(必须有主症),兼有体征任何一条,或一条以上。
2.2 纳入标准 ①男女不限,年龄18-45岁。②符合中医鼻渊的临床诊断标准和肺经风热证诊断标准。③符合鼻窦炎的西医诊断标准。④神智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⑤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疾病诊断标准或证候诊断标准者②不符合其他纳入标准者;③合并有其他急、慢性疾病者;④已知对本制剂原料过敏者;⑤严重的鼻部外伤;⑥肿瘤如:源发性或转移性肿瘤(恶性或良性)。
2.4 病例分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
2.5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鼻渊通窍丸,早晚两次温水冲服,每次9g,每日2次)。对照组:服用藿胆丸,一次3g,一日两次。两组均5天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
2.6观察项目或指标(1)证候评分:制定鼻渊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天后和治疗10天后、结束时进行量表评分:主要症状根据正常、轻、中、重的程度不同,分别记0、3、6、9分;次要症状中发热依体温分别记0、1、2、3分;恶风寒依“无”和“有”记O和1分。
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 ±S(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病人治疗前主症和体征比较
表1:两组病人治疗前主症及体征积分比较( 士s)
治疗组治疗5天和10天后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5天和10天后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0天后积分与5天后积分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论
鼻渊通窍丸与藿胆丸治疗肺经风热型鼻渊均有良好效果;鼻渊通窍丸与藿胆丸在治疗肺经风热型鼻渊时,总有效率相当;治疗肺经风热型鼻渊时,鼻渊通窍丸5天和10天后愈显率优于藿胆丸;治疗肺经风热型鼻渊时,鼻渊通窍丸和藿胆丸5天和10天后鼻渊患者症状和体征积分改善程度相当。综上,鼻渊通窍丸在治疗肺经风热证鼻渊时,总体疗效优于霍胆丸。
5 讨论
鼻渊通窍丸方中金银花味甘,微苦,清香,辛,寒,主入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功效;黄芩苦寒,归肺、胆、脾、大小肠经,清热燥湿,二者共为君药。炒苍耳子味苦,辛,性温,可发散风寒、通鼻窍;辛夷辛温,可散风寒,通鼻窍,二者既可祛风通窍,又能制约君药寒凉,共为臣药。薄荷辛凉,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赤芍苦,微寒,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敛阴止汗,以防发散太过伤正;川芎味辛,性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以上温、凉共济,收散有度,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疏风清热,通窍止痛;以祛邪为主,使鼻窍通畅。
经过多年临床观察,鼻渊通窍丸治疗肺经风热型鼻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颖,张勤修 从玄府学说论鼻渊发病的重要机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62.
[2]郑筱英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张方元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风热论文; 统计学论文; 天后论文; 天和论文; 两组论文; 体征论文; 疗效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