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论文_徐冬丽

湖南省新田县人民医院 湖南新田 425700

【摘 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间本院接收GDM孕妇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妊娠糖尿病诊治主要以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为主,观察三组孕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对照组与血糖控制正常A组在孕妇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控制不良B组孕妇并发症与新生儿发生几率显著高于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治对改善妊娠结局有关键影响,可显著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提升分娩安全性与新生儿生存质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药物治疗;血糖控制

糖尿病作为威胁妊娠期妇女母婴健康的典型疾病,会导致女性妊娠风险增大,发生诸如妊高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羊水过多等病症,导致血栓发生几率、分娩危险性增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母婴死亡[1]。临床中对妊娠糖尿病实施及早诊治有助于改善孕妇生存质量与预后,降低妊娠与分娩风险、改善母婴结局、预防并控制各类危险并发症。为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本院接收GDM孕妇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临床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间本院接收GDM孕妇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孕妇均经过血糖测定,符合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6mmol/L,签署研究同意书。50例孕妇按照血糖控制情况分为A组(血糖控制正常)、B组(血糖控制不良),其中A组初产妇17例,经产妇8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4±2.9)岁,体重59—73kg,平均体重(63.7±2.1)kg,孕周23-34周,平均(26.9±2.7)周;B组初产妇16例,经产妇9例,年21-35岁,平均年龄(26.1±2.6)岁,体重60-73kg,平均体重(63.2±1.8)kg,孕周23-34周,平均(27.1±2.6)周;另选取同期非GDM孕妇2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初产妇15例,经产妇10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5.9±3.1)岁,体重60-75kg,平均体重(62.7±1.9)kg,孕周23-34周,平均(27.3±2.4)周,三组孕妇临床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诊治主要以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与药物治疗为主。治疗期间对产妇做病情观察,做好休息指导,以便增强活动耐力,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心理指导精神上给予安慰和支持。做好孕妇血压、血糖监测与管理,关注胎动与体重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联系医生做紧急对症处理。要观察孕妇血压、血糖、心率、呼吸、脉搏、体重、尿量、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等,记录体重与胎动变化,通过观察有无血糖异常及酮体异常判断孕妇病情,关注胎动、胎心音、胎动变化,要根据24h尿量变化及孕妇生化指标等保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电解质紊乱,一旦孕妇出现异常要立即实施救治。若经过积极治后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病情进展、母胎情况无改善,则考虑终止妊娠。

饮食治疗:提供饮食指导并向其说明原因,遵循饮食治疗原则和计划,让孕妇家属了解各种并发症的主要诱发因素及其基本表现,定时检查肝血糖等指标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饮食方面要坚持少量多餐,限制食盐摄入,禁烟酒,多食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注意避免餐后高血糖或者饥饿性酮症,保持大便通畅,水肿症状明显者要注意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g/d。

运动治疗:孕妇治疗期间要结合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锻炼计划,指导其循序渐进的进行合理锻炼,提供诸如慢走、步行、肢体活动等选择,时间上控制在20-30min左右,避免过度疲劳引发血糖异常。

药物治疗:结合孕妇血糖监测结果提供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或者服用降糖药物,结合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用量,确保孕妇血糖始终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要重点关注孕妇有无过于明显饥饿感,一旦出现该情况要及时复查尿酮体、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终止妊娠:观察孕妇及胎儿健康情况,若需要终止妊娠,要做相应心理诱导与思想工作,减轻其身心痛苦,获得孕妇本人及家属谅解,共同积极应对终止妊娠,术前要说明注意事项,术中及术后要观察有无不适反应,做好疼痛控制,避免血糖剧烈波动,控制胰岛素用量,避免产程过长,增加子痫、酮症酸中毒、胎儿缺氧等发生危险。产后要注意产妇有无头痛、视力模糊、低血糖等症状,做好产后出血、子痫、感染等并发症预防,对新生儿做好低血糖、呼吸窘迫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注意及早补充葡萄糖。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孕妇及围产儿结局,孕妇结局以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高症)为主,围产儿结局以并发症发生率(早产、巨大儿、宫内窘迫、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及出生后lmi。时Apgar评分(新生儿评分),以得分越高为新生儿各项健康指标表现越好:

1.4统计学

临床数据处理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孕妇结局对比见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血糖控制正常A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控制不良B组产后出血、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高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无终止妊娠孕妇,A组1例,B组2例,无显著差异(P>0.05)。

三组围产儿结局对比见表2。结果显示,对照组与A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B组早产、巨大儿、宫内窘迫.、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显著高于A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A组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存在将会导致孕产妇处于高危状态,糖代谢异常会导致孕妇发生妊高症、酮症酸中毒、胎膜早破等几率大大增加,孕妇血糖长期处于危险状态会引发血流过缓、血液高凝状态[2],增加孕妇外周血管阻力与栓塞发生几率,降低孕妇体内NA+ -K+ -ATP酶活性及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致使孕妇分娩危险性增高、胎儿发生缺血缺氧等,对于妊娠结局有严重负面影响[3]。

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实施及早诊治,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与运动治疗及早改善孕妇血糖、血压水准,合理应用胰岛素,降低病情恶化及感染危害。要配合孕妇病情观察监测进一少提升诊治效果,以全面且到位的诊治干预预防并控制各类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降低产后围产儿并发症,以改善母婴预后、减少不良反应,确保分娩安全。饮食治疗通过控制孕妇体重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从面提升孕妇母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配合适当的运动治疗,可加速糖代谢,增强对胰岛素反应性,且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成本低、效果好,配合药物治疗共同操作效果更加。药物治疗主要以孕妇病情观察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通过对胰岛素的药物的合理选择与剂量控制达到控制血糖目的[4]。

本次临床研究中,将血糖控制良好组与血糖控制不良组,普通组的孕妇妊娠结局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血糖控制良好,无论是孕妇并发症发生情还是围产儿结局都无显著差异,反之血糖控制不良组无论是并发症发生几率还是新生儿Apgar评分表现均较差,证实了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良好效果,其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在终止妊娠方面,三组孕妇无显著差异,可能与纳入研究样本量过少有关,有部分研究提示及早诊治对于终止妊娠也有一定影响,临床还需要做进一步验证。本次研究结果意味着及早诊治的实施可显著降低孕妇及新生儿高危并发症发生几率,提升分娩安全性,对于母婴安全与生存质量均有重要影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治对改善妊娠结局有关键影响,可显著降低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几率,提升分娩安全性与新生儿生存质

参考文献:

[1]方清敏,方玮.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4):3626—3627

[2]蒋素玲.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3(5):53—54.

[3]胡玉风.7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后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4):31—31

[4]张佳,刘晓杭,祝晓妮.妊娠期糖尿病防治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6):43—44

论文作者:徐冬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妊娠期糖尿病的及时诊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论文_徐冬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