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文思想考_元好问论文

儒耶佛耶:赵秉文思想考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思论文,儒耶佛耶论文,想考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08)12-0051-07

长期以来,国内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对理学的理解就是宋明理学,这当然是受制于哲学史的研究范式使然。问题是,单一的哲学史视角是否能对治“中国哲学史”的丰富现实,这一点随着晚近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讨论的深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怀疑。另一方面,欧美、日本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动态也启发我们,如果放宽视野,不专注于所谓哲学概念的逻辑展开,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的方法,将会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事实上,理学研究还有许多空白与荒原有待开发。比如,12-14世纪理学在北部中国的受容与变迁情况尚未得到充分的探查。历史上,学术史或儒学史作者囿于汉族中心主义的成见,对辽、金、元儒学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如果我们承认,辽、金、元仍然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那么,今天我们就没有理由再对这些时期的思想文化保持一如既往的漠视。就理学本身而言,对金元理学的研究势将加深我们对其复杂性、多元性的了解,这种了解使我们不再为《宋史·道学传》、《宋元学案》等传统的学术史叙事所遮蔽。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理学谱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朱熹等南方学者所制定的。揭开历史的面纱,我们会发现,终金一代,朱熹所建构的道统谱系都未能得到响应,而被朱熹排除于道统谱系之外的那些人物(如王安石、苏氏父子)在金的孔庙里却享受配祀的殊荣。在金代儒坛活跃的是赵秉文、李纯甫这些被批评者认为佞佛的人物。本文拟通过赵秉文这一个案透视理学在金朝不同于宋朝的一些特质,从中我们将看到理学发展的另一面相,与两宋道学相比,这一面相也许更接近于“原始”理学。

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滏阳人,自号闲闲老人,因做过礼部尚书,故世人又称赵礼部。秉文自述其“七岁知读书,十有七举进士,二十有七与吾姬伯正父同登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第”①。历官应奉翰林文字、户部主事、翰林撰修、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贞祐初(1213年),上书建言三事:迁都、导河、封建。哀宗即位(1224年),进《无逸直解》、《贞观政要》、《申鉴》。天兴改元(1232年),金廷危急,为赦文大安人心。是年五月卒,终年七十四。

据元好问所撰碑铭,赵秉文生平著述甚丰,所著有《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资暇录》十五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十卷,生平文章入《滏水集》。②据《滏水集》卷十五所收诸“引”,赵氏还著有《法言微旨》、《笺太玄赞》、《中说类解》。

从赵秉文著作的目录来看,他涉猎甚广,除了对《易》、《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传统经典有所研究,还对扬雄、王通之学下过功夫,此外对庄子、列子等道家文献也做过注释。但除了文集《滏水集》,其他著述多佚。《滏水集》是今人研究其思想的主要资料。

关于《滏水集》的卷数,《四库全书》所收为二十卷,卷首杨云翼原序亦称二十卷,但为赵秉文做碑铭的元好问则称有三十卷:“生平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③,“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④。四库馆臣在为《滏水集》撰写提要时注意到这个问题:

史称秉文所著诗文三十卷,此本乃二十卷,与史互异。然篇目完具,不似有所佚脱。考《中州集》称秉文“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⑤《四库全书提要》的作者采用刘祁《归潜志》之说并对此作了解释:

刘祁《归潜志》曰:“赵闲闲本喜佛学,然方之屏山,顾畏士论,又欲得扶教传古之名,晚年自择其文,凡主张佛老二家者皆削去,号《滏水集》。首以中和诚诸说冠之,以拟退之《原道》。其为二家所作文并其葛藤诗句,另作一编,号《闲闲外集》,以书与少林寺长老英粹,使刊之。故二集皆行于世。”则《滏水集》本二十卷,别有十卷为《外集》,本传合而计之,故为三十卷也。⑥

刘说见《归潜志》卷九,包括三个要点:一是认为二十卷的《滏水集》是赵秉文将其有关佛老的文字删除后的结果;二是认为赵秉文这样做的原因是迫于外界压力和博得“扶教传古之名”;三是提出赵秉文将自己为佛老二家所作文及诗句另作一编号《闲闲外集》使少林寺长老刊之。

从刘祁的这些说法来看,《滏水集》的卷数问题与赵秉文的思想属性问题纠缠在一起。关于赵秉文的思想属性,现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刘祁这里所说的是其中一种,这种看法实际上是认为赵秉文是阳儒阴释,此说对后世影响较大。《金史》赵秉文本传亦称其与佛禅有染:“然晚年颇以禅语自污,人亦以为秉文之恨云。”⑦全祖望对赵秉文的学术评价甚低,他基本接受了刘祁《归潜志》之说:

垂晚始得滏水。予初读其论学诸篇,所得虽浅,然所趋向,盖因文见道者,其亦韩、欧之徒欤?及读其论米芾临终事而疑之,则仍然佞佛人也,……迨取《归潜志》考之,乃知滏水本学佛,而袭以儒,其视李屏山,特五十步百步之差耳。⑧此外,如前揭,《四库全书》馆臣在为《滏水集》写提要时亦引了刘说。

另一种看法则是将赵秉文推为金季儒宗,此说由杨云翼与元好问主之。杨云翼(字之美,壮年1194-1227,《金史》有传)于金宣宗元光二年(癸未,1223年)十一月为赵秉文《滏水集》作序,称赵秉文为“斯文主盟”,认为“其学一归诸孔孟而异端不杂”:

学以儒为正,不纯乎儒,非学也。文以理为主,不根于理,非文也。自魏晋而下,为学者不究孔孟之旨而溺异端,不本于仁义之说而尚夸辞,君子病诸。今礼部赵公实为斯文主盟。近自择其所为文章,厘为二十卷,过以见示。予披而读之,粹然皆仁义之言也。盖其学一归诸孔孟而异端不杂焉,故能至到如此。所谓儒之正、理之主,尽在是矣。天下学者景附风靡,知所适从,虽有狂澜横流障而东之,其有功吾道也大矣。⑨

元好问为赵秉文作碑铭,在对辽宋至金几百年来文学废兴以及金朝开国以来名士作了一番考察后,对赵秉文推崇备至,认为他“不溺于时俗,不汩于利禄”,“沉潜乎‘六经’,从容乎百家”,一人而已:

唐文三变至五季,衰陋极矣。由五季而为辽宋,由辽宋而为国朝,文之废兴可考也。宋有古文,有词赋,有明经。柳、穆、欧、苏诸人斩伐俗学,力百而功倍,起天圣迄元祐,而后唐文振。然似是而非、空虚而无用者,又复见于宣、政之季矣。辽则以科举为儒学之极致,假贷剽窃,牵合补缀,视五季又下衰。唐文奄奄如败北之气,没世不复,亦无以议为也。国初,因辽宋之旧,以词赋、经义取士,预此选者,选曹以为贵科,荣路所在,人争走之。传注则金陵之余波,声律则刘、郑之末光,固已占高爵而钓厚禄。至于经为通儒,文为名家,良未暇也。及翰林蔡公正甫出于大学大丞相之世业,接见宇文济阳、吴深州之风流,唐宋文派乃得正传,然后诸儒得而和之。盖自宋以后百年,辽以来三百年,若党承旨世杰、王内翰子端、周三司德卿、杨礼部之美、王延州从之、李右司之纯、雷御史希颜,不可不谓之豪杰之士。若夫不溺于时俗,不汩于利禄,慨然以道德仁义、性命祸福之学自任,沉潜乎“六经”,从容乎百家,幼而壮,壮而老,怡然涣然,之死而后已者,惟我闲闲公一人。⑩

铭其墓曰:“道统中绝,力任权御。一判藩篱,倒置冠屦。公起河朔,天以经付。挺身颓波,为世砥柱。”(11)直将赵氏视为接续道统的人物。

赵秉文究竟是儒还是阳儒阴释,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对赵氏本人思想的定位,也影响到对整个金代懦学面貌的认识,值得认真辨析。

刘说的主要支撑是《闲闲外集》与《滏水集》并行于世一事,其余多属推测之辞。然《闲闲外集》者,世不见传,难知其详,无从核实。又,此事不见于元好问所作《碑铭》,亦称蹊跷。考《归潜志》所载赵秉文传,记多与史不合,四库馆臣已加辨证。如《归潜志》云:

(秉文)因言事忤旨,外补后再入馆为修撰。

待制,转礼部郎中,出典岢岚、平定、宁边三郡。馆臣指出:

《金史》本传:秉文以官事由翰林修撰出典平定、宁边二郡,未尝出典岢岚。其同知岢岚州军事犹在未召入为修撰之前。元好问《中州集》传亦与本传同,与此互异。(12)

《归潜志》称:

天兴改元,夏四月,卒,年七十三。

馆臣指出:

《金史》本传:天兴改元之年,五月壬辰,卒,年七十四。与此志异。(13)

在谈到赵秉文的著作目录时,《归潜志》的说法也与元好问所撰“碑铭”及《金史》本传不同:“其所著有《太玄解》、《老子解》、《南华指要》、《滏水集》、《外集》,无虑数十万言”(14),遗漏了《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文中子类说》、《列子补注》、《资暇录》等书,还添加了《老子解》一书。

由此可见,作为研究赵秉文的史料,刘祁《归潜志》的可靠程度逊于元好问所撰“碑铭”。

其实,关于《滏水集》为赵氏自选集的看法,前揭杨云翼“《滏水集》序”已经提到:“(赵)自择其所为文章,厘为二十卷。”不过,杨云翼并没有明确说明赵秉文是如何选择的。刘祁则认为赵秉文的选择原则是“凡主张佛老二家者皆削去”,这个说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元好问所证实:

又,其徒(按佛老之徒)乐从公(按赵秉文)游,公亦尝为之作文章,若碑、志、诗、颂甚多。晚年,录生平诗文,凡涉于二家者,不存也。(15)

不过,元好问没有进一步指出赵秉文为什么要删去与佛老二家有关的文字。从行文语气来看,元好问似乎认为,赵秉文是觉得自己出于应酬而为佛老之徒所做的那些文字没有保存的价值。而刘祁则认定赵秉文是因为“顾畏士论,又欲得扶教传古之名”而删佛老之文,并据此对赵秉文的为人加以非议:

余尝与王从之(按王若虚)官;“公(按赵秉文)既欲为纯儒,又不舍二教,使后人何以处之?”王文曰:“此老所谓藏头露尾身。”(16)

然而,即便刘说属实,读者也可以作出与之不同的解读,像全祖望即对赵秉文删文的行径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秉文)喜观佛老之说,以穷其旨归,然晚年自编诗文,凡涉二家者概不存录,而以中、和、诚诸说冠之集首,以拟退之明道,则犹有扶教传古之意焉。(17)

认为赵秉文与李屏山相比终究略胜一筹:“虽然,犹知畏名教之闲,则终不可与屏山同例论也。”(18)

另一方面,刘祁说赵秉文编《滏水集》时“凡主张佛老二家者皆削去”,这一点亦不符合事实。一个典型的例证就是卷二十的“题米元章修静语录引后”一文。赵秉文在文中说:“不肖诗书不及元章(按米芾)远甚,至于他日临行一着预尅死期,则未肯多让。”(19)所谓临行一着,据赵秉文描述,是指米芾知淮阴时预知死期,以香木为棺置黄堂上,饮食起居时在其间,及期,召吏民所亲厚者与之别,索纸书云,“来从众香国中来,去当众香国中去”,掷笔而化。

在正统儒家眼里,米芾的这个做法带有强烈的佛徒色彩,而赵秉文在这上面表示“当仁不让”,其属异端无疑。如上所揭,全祖望就是根据这篇文字判断赵秉文为佞佛者的:

及读其论米芾临终事(按即“题米元章修静语录引后”)而疑之,则仍然佞佛人也。(20)

详覆《滏水集》,秉文与僧道唱和之作并不鲜见,如《送墨李道士元老》(卷三)、《会灵观即事二首》(卷四)、《度水僧二首》(卷五)、《和寄全椒道士》(卷五)、《赠茅先生》(卷六),单是卷六所收诗作就提到佛寺多所,如镇国寺、七金山寺、灵感寺、兰若院、金河寺等。另外,诗文中用佛老典故说理者亦比比皆是,如卷二的《反小山赋》云:

子以心为物役,智为众缘,不知无尘桎梏于一峰之玄也。空花大夫之梦,庭柏证祖师之禅。无一物之非我,君其问诸屏山之散仙。

《捷蓬赋》云:

逍遥乎无为之业,游戏乎寂灭之场。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与彭殇。……乱曰:是身虚空以为量兮,坚固不坏如金刚兮,孰为夭寿孰否藏兮。翠竹真如非青黄兮,枯木龙吟非宫商兮,眼如鼻口道乃将兮。

《游悬泉赋》云:

归语同僚曰:此殆维摩诘也。觉而赋之,但见山高水深风清月白。

《拙轩赋》云:

居士曰:拙者自拙,吾不知其短;巧者自巧,吾不知其长。或善宦而九卿,或白首而潜郎。以俗观之,有窳有良;以道观之,孰否孰藏。较荣枯于瞬息,等一梦于黄粱。……达人大观,物我两忘;纵心浩然,与道翱翔。

《心静天地之鉴赋》云:

及其至也,超入圆通之智海。

卷三的《送李按察十首其九》云:

本心入水镜,功名时翳之。少焉尘累尽,万象复在兹。

卷四的《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容六首之五》云:

归来掩关卧,尚恨为物役。四论喜僧肇,玄文笺陆绩。会当投绝学,缮性终何益。

卷五的《和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云:

昔我谢事时,曾造老衲境。谓言方闲去,如醉不得醒。至要无多言,退步心自领。一朝桶底脱,露出囊中颖。有如暗室中,照耀赖烛炳。

《拟咏声》云:

万籁静中起,犹是生灭因。隐几以眼听,非根亦非尘。

等等。

可见,赵秉文在《滏水集》中并不以出现与佛老有关之文字为忌。推其缘由,当是因为他并不觉得语涉佛老就一定有违儒家立场。

据元好问称,赵氏对佛老之说曾作过深入探究,强调“说”(哲学性的义理)与“教”(具有社会、政治、伦理意义的宗教实践)的区分:“究观佛老之说而皆极其旨归,尝著论以为,害于世者,其教耳。”(21)换言之,秉文对佛老之说虽不无欣赏,但并不因此就认同佛老二教。就其不认同佛老二教这一点而言,赵秉文的儒家身份是无可怀疑的。

赵秉文还曾经跟人谈到学佛老不影响一个人成为儒家式君子:

尝谓余曰:“学佛老与不学佛老,不害其为君子。柳子厚喜佛,不害为小人;贺知章好道教,不害为君子;元徽之好道教,不害为小人。亦不可专以学二家者为非也。”(22)

这段话典型地反映了赵秉文对学佛老的开放心态。更准确地说,赵秉文是对反对学佛老的反对。为什么学不学佛老不害为君子或小人?这是因为,赵秉文所理解的学佛老是对佛老之说的有选择吸收而非全盘接受,更不是要用佛老取代儒家学说成为整个社会的指导思想。

刘祁《归潜志》卷九还收录了好几条赵秉文好佛的轶事。其一:

又深戒杀生,中年断荤腥,谓余曰:“凡人欲甘己之口舌而害生物,彼性命与人何异也?”又曰:“吾先人晚年亦断荤腥,临终闭目逝。少顷,复开目曰,我见数人担肉数担过去,盖吾命中所得食而不食者也。”或者戏曰:“死则死矣,不亦枉了此肉乎?”然推公之心本慈祥,尝曰:“吾生前是一僧。”又曰:“吾生前是赵抃阅道。”盖阅道亦奉神也。

其二:

已而,余亦归淮阳,公又与余书曰:“慎不可轻毁佛老二教,堕大地狱则无及矣。闻此必大笑,但足下未知大圣人作为耳。”

其三:

舒穆噜嵩企隆亦从公游,学佛,公甚爱之。尝于慧林院谒长老,公亲教企隆持香炉三棹脚作礼,同语(引者按:以下阙文)……户部斗南曰:“此老不亦坏了人家子弟耶?”士林传以为笑。

其四:

公既致仕,苦人求书,大书榜于门。有一僧求公作化疏,以钉钉其手于公门。公闻,遽出礼之,为作疏,且为书也。

对以上材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条轶事是说赵氏断荤腥,在不杀生这一点上认同佛教(“吾生前是一僧”、“吾生前是赵抃阅道”云云),但这属于个人饮食习惯,并不涉及儒佛之辨的根本;第二条轶事则反映赵氏相信地狱之说,但地狱之说在古代属于民众一般信仰的一个部分,非佛教所独有;第三条轶事说赵氏教人礼佛,但其事出于对方自愿,且其本人没有皈依佛门;第四条轶事说赵氏为僧徒破例,但这只能说明赵氏心地慈善,不忍见僧人自残。总之,刘祁记载的这些轶事(姑且认为它们都是事实),没有一条显示赵秉文在儒佛之辨上站在佛教一边,至多只能说他对佛教的某些理论表示赞同,不拒绝与佛教徒有所往来。

赵秉文对佛教的同情甚至好感当是事实,这一点,即使是为他写碑铭多有美言的元好问也不否认,但这并不代表他游移于儒佛之间,更不能证明他阳儒阴释。赵氏对佛老的批评,对儒家的认同大量体现在他的论说中,按其文集可知。无视这些文字,而只盯住他的若干言行,是无法对其思想属性作出准确判断的。不能不说,刘祁为了突出他个人在儒佛之辨上的坚决,对赵秉文的好佛之行实际做了不无渲染的描绘。刘祁一直认为,赵秉文虽然待他们父子不薄却终因他们父子不学佛老意有所慊:

然公以吾父子不学佛,议小不可,且屡诱余,余亦不能从也。尝谓余曰:“学佛老与不学佛老,不害其为君子。……”余因悟公以吾父子不学二家,恐其相疵病,故有是论。已而,余亦归淮阳,公又与余书曰:“慎不可轻毁佛老二教,……”。余答书曰:“若二教,岂可轻毁之?自非当韩欧之任,岂可横取谤议哉?自非有韩欧之智,岂可漫浪为哉?君子者但知其反身则以诚,处事则以义,若所谓地狱,则不知也。”然公终于余有所恨。(23)刘祁的描述充满了他个人的心理感受,很难让人完全视为客观事实。

如果对儒佛之辨不那么神经过敏,那么,赵秉文作为儒家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事实上,大多数金代士人并不像刘祁那样斤斤计较于儒佛异同。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正是金代儒学的特色。如前所述,由于各种原因,金代儒学自有别于两宋道学。当理学书籍自南而来,金儒如赵秉文、麻九畴等人给予了热烈的欢迎,自称“道学门弟子”。但金儒对两宋道学并不是通盘照抄,而是有所反思有所批判。赵秉文即说:

自王氏之学兴,士大夫非道德性命不谈,而不知笃厚力行之实,其蔽至于以世教为俗学。而道学之弊,亦有以中为正位,仁为种姓,流为佛老而不自知,其蔽反有甚于传注之学,此又不可以不知也。(24)

尽管全祖望对赵氏之学不以为然,但对这段话却表示欣赏,谓“此章最断得平允,尽宋人之得失”(25)。

赵秉文之所以对道学的流弊能有清醒的认识,是由于他的思想来源相对比较广泛,除了熟读《六经》,他还受惠于扬雄、王通之学,此外,他对宋代儒学的了解与吸收也是多方面的,远不限于道学一脉,欧阳修、苏轼、张九成、刘子翚等这些非道学主流学者亦进入他的视野。这种学术背景使他不像道学诸人那样怀有强烈的道统意识而排诋汉唐诸儒。虽然他自认道学门弟子,但这并不妨碍他指出唐儒有其长而宋儒有其短:

大抵唐贤虽见道未至,而有忠厚之气。至于宋儒,多出新意,务抵斥,忠厚之气衰焉。学圣人之门,岂以胜劣为心哉?(26)

固然他对周、程这些道学宗师心存敬意:

孟子之后,(教)不得其传,独周、程二夫子绍千古之绝学,发前圣之秘奥,教人于喜怒未发之前求之,以戒慎恐惧于不见不闻为入道之要,此前贤之所未至,其最优游乎?(27)

又有诗曰:

河南夫子两程公,要与洙泗继后尘。濂溪先生为张本,舞雩风里浴沂春。(28)

但对周、程后学唯道学独尊的做法却不以为然:

其徒遂以韩、欧诸儒为不知道,此好大之言也。后儒之扶教得圣贤之一体者多矣。使董子、扬子、文中子之徒游于圣人之门,则游、夏矣。使诸儒不见传注之学,岂能遽先毛、郑哉?闻道有浅深,乘时有先后耳。或曰:韩、欧之学失之浅,苏氏之学失之杂。如其不纯,何曰欧、苏长于经济之变?如其常,自当归周、程。(29)

在赵秉文对道学流弊的批评中,“流为佛老而不自知”是其主要的口实。被刘祁指为好佛的赵氏实际上对佛老持以鲜明的批判立场。比如,在评述儒家道德仁义学说时,他就明确提示儒家与佛老的分际所在:

孟子言四端而不及信,虽兼言五者之实,主仁义而言之,于时未有五常之目也。汉儒以天下通道莫大于五者,天下从而是之。扬子曰:事系诸道德仁义礼,辟老氏而言也。韩子以仁义为定名,道德为虚位,辟佛老而言也。言各有当而已矣。然自韩子言仁义而不及道德,王氏所以有道德性命之说也。然学韩而不至,不失为儒者;学王而不至,其弊至于佛老,流而为申韩。何则?道德性命之说固圣人罕言之也。求其说而不得,失之缓而不切,则督责之术行矣,此老庄之后所以为申韩也与?过于仁,佛老之教也;过于义,申韩之术也;仁义合而为孔子。(30)

又如,在谈到有关人性的理论时,他首先就摒弃了佛老的性命之说:

性之说,难言也,何以明之?上焉者,杂佛老而言;下焉者,兼情与才而言之也。佛则灭情以归性,老氏则归根以复命,非吾所谓性之中也。(31)

而在谈到对“道”的理解时,他一上来就将佛老之道排除于外:

夫道,何为者也?非太高难行之遭也。今夫清虚寂灭之遭,绝世离伦,非切于日用,或行焉,或否焉,自若也。至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大经,可一日离乎?故曰:可离非道也。(32)

再如,在讨论如何求“中”时,他对佛老和儒家的思路作了明确区分:

中者,天下之正理。然未发之前,亦岂外是哉?学者固不可求之于气形质未分之前(老)、胞胎未具之际(佛),只于寻常日用中试体夫“喜怒哀乐未发之际”果是何物耶。“不断不常”,“不有不无”,释氏之所谓中也。(原注:《中论》有五百问)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乎环中,以应无穷,老庄之所谓中也,非吾圣人所谓大中之道也。其所谓大中之道者,何也?天道也,即尧、舜、汤、文、武、周、孔之道也。《书》曰:允执厥中。《易传》曰:易有太极。极,中也,非向所谓佛老之中也。且虽圣人,喜怒哀乐亦有所不免,中节而已,非灭情之谓也。“位天地,育万物”,非外化育、离人伦之谓也。然则,圣人所谓中者,将以有为言也。(33)

之所以在讨论“中”时提到佛老之说,是因为苏辙曾经用《六祖坛经》中的“不思善不思恶”来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苏黄门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六祖所谓不思善恶之谓也;“而皆中节谓之和”即六度万行是也。(34)

赵氏对苏氏这种“杂佛而言”的解经方式颇不谓然:

但苏黄门(按苏辙)言不思善不思恶,与夫李习之(按李翱)灭情以归性,近乎寒灰槁木,杂佛而言也。(35)

从赵秉文对当时学者的批评,可以了解,他是力主道学的:

今之学者则异于古之所谓学者矣。为士者钩章棘句,骈四俪六,以圣道为甚高而不肯学,敝精神于蹇浅之习,其功反有倍于道学而无用。入官者,棘功利,趍期会,以圣道为背时而不足学,其劳反有病于夏畦者,而未免为俗儒,尽弃其平日之学,此道之所以不明也。至于甚者,苟势利于奔竞之途,驰嗜欲于纷华之境。间有恃才傲物以招讥评,刺口论事以取中伤,高谈雄辩率尝屈其座人,以佞为才而致憎,浮薄嘲谑反希世人以狂为达而贾怨,岂先圣所以教人,老师宿儒所以望于后生也哉。(36)

有鉴于世人“以圣道为甚高而不肯学”,赵秉文遂一再指出儒家之道平易近人:

且《中庸》之道何道也? 大中至正之遭也。典礼德刑非人为之私也。且子以为外是别有所谓性与天道乎?吾恐贪高慕远,空谈无得也。虽圣学如天,亦必自近始。然则,何自而入哉?曰“慎独”。(37)

其学始于致知格物、正心诚意,至于治国平天下。下至道术、阴阳、名、法、兵、农,一本于儒,裁其偏而救其失,要其归而会之中,本末具备,精粗一致,无太高难行之论,无荒芜怪诞之说。圣人得其全,贤者得其偏,百姓日用而不知。(38)

在为《道学发源》作序时,他充分肯定张九成重视发挥爱亲之义的做法:

故夫爱亲者,仁之源;敬亲者,义之源;文斯二者,礼之源。无所不违之谓诚,无所不尽之谓忠,贯之之谓一,会之之谓中,及其至也,蟠天地、溥万物,推而放诸四海而准,其源皆发于此,此吾先圣所以垂教万世,吾先师子曾子之所传百世之后,门弟子张氏名九成者所解。九成之解足以起发人之善心,由之足以见圣人之蕴。……间有穷深极远为异学高论者曰:此家人语耳。非惟不足以知圣人之道,是犹诧九层之台未覆一篑,欺人与自欺也,其可乎?愚谓:虽圆顶黄冠、村夫野妇犹宜家置一书,渠独非人子乎?(38)

他对道学流弊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后者失去了近思笃行之实:

自王氏之学(引者按:王安石之学)兴,士大夫非道德性命不谈,往往高自贤圣而无近思笃行之实。视其貌,戃恍而不可亲;听其言,汪洋而不可穷;叩其中,枵然而无有也。……士大夫学贵深博,行己自浅近始,庶几脚践实地,无躐等虚浮之咎矣。(39)

赵秉文平生尚喜论史,《滏水集》卷十四收有“西汉论”、“东汉论”、“蜀汉正名论”、“魏晋正名论”、“唐论”、“侯守论”等多篇史论。在这些史论文字中,赵氏伸张了儒家的仁义思想以及正统观念,他对冶道的理解即是推行仁义:“尽天下之道曰仁而已矣,仁不足,继之以义”,“古之人不求苟异,其于仁义,申重而已”。(40)不过,他也并不迂腐,允许在制度方面随时便宜:“礼乐法度亦各随时之制”,“以仁义刑政治天下,略法唐虞三代,忝以后王之制,其可矣,如其礼乐,以俟明哲”。(41)

综上所述,被指为佞佛的赵秉文,在所有大是大非上,都明确地奉行儒家准则,其本色自是儒家无疑。可以说他非道学(程朱意义上的)中人,但决不能说他非儒家者流。对赵秉文思想底色的考辨,既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同时也是对儒学本质的一次澄清。何为儒?何为佛?儒佛之辨究在何处?站在客观的而不是“护教”的研究立场,我们应该也能够对这些问题作出更合理的解答。

注释:

①赵秉文:《滏水集》卷十三《学道斋记》,《四库全书》本。

②③元好问:《遗山集》卷十七《闲闲公碑铭》,《四库全书》本。

④元好问:《中州集》卷三《礼部闲闲赵公秉文六十三首》诗前小传,《四库全书》本。

⑤⑥《四库全书提要·滏水集二十卷》。

⑦《金史·赵秉文传》卷一百十。

⑧《宋元学案》卷一百《屏山〈鸣道集说〉略》,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⑨赵秉文:《滏水集》卷首,《四库全书》本。

⑩(11)(15)元好问:《遗山集》卷十七《闲闲公碑铭》。

(12)(13)刘祁:《归潜志》卷一“内馆臣按语”,《四库全书》本。

(14)(16)刘祁:《归潜志》卷一、卷九。

(17)(18)《宋元学案》卷一百《屏山〈鸣道集说〉略》,第3319、3326页。

(19)赵秉文:《滏水集》卷二十《题米元章修静语录引后》。

(20)《宋元学案》卷一百《屏山〈鸣道集说〉略》。

(21)元好问:《遗山集》卷十七《闲闲公碑铭》。

(22)刘祁:《归潜志》卷九。

(23)《归潜志》卷九。

(24)(27)赵秉文:《滏水集》卷一《性道教说》。

(25)《宋元学案》卷一百《屏山〈鸣道集说〉略》。

(26)赵秉文:《滏水集》卷十五《中说类解引》。

(28)赵秉文:《滏水集》卷九《和杨尚书之美韵四首之一》。

(29)(31)赵秉文:《滏水集》卷一《性道教说》。

(30)赵秉文:《滏水集》卷一《大学·原教》。

(32)赵秉文:《滏水集》卷一《诚说》。

(33)(34)(35)赵秉文:《滏水集》卷一《中说》。

(36)赵秉文:《滏水集》卷十三《商水县学记》。

(37)赵秉文:《滏水集》卷一《性道教说》。

(38)赵秉文:《滏水集》卷十三《叶县学记》。

(39)赵秉文:《滏水集》卷十五《道学发源引》。

(40)赵秉文:《滏水集》卷二十《书东坡寄无尽公书后》。

(41)赵秉文:《滏水集》卷十四《总论》。

(42)赵秉文:《滏水集》卷十四《唐论》。

标签:;  ;  ;  ;  ;  ;  ;  ;  ;  

赵炳文思想考_元好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