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昆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85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及糖尿病控制相关行为的的变化。结果:干预6 个月后患者的FBG、P2hBG 及HbAlc 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1);干预后糖尿病控制相关行为有明显提高。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
前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至今还没有有效地治愈的手段,需要患者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否则极易引起各类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2]。近年的研究表明,社区护理干预是糖尿病控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3],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控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对某社区85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心理、药物、胰岛素使用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某社区2010 年7 月~2012 年6 月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WHO 关于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55 例,女30 例,年龄(69.5±7.8)岁,病程(10.5±8.6)年。
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处于稳定期,且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接受糖尿病知识宣教,并能够积极参与。
1.2 社区护理干预措施1.2.1 饮食干预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查表或通过公式计算理想体重,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和患者活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对糖、蛋白质及脂肪的摄入比例进行分配,三者的比例一般为50%~60%、15%、30%。将总热量按食物成分表折算成食物量,分三餐食用,三餐分配比例一般为1/5、2/5、2/5 或1/3、1/3、1/3。饮食中多提倡粗粮、杂粮、绿叶蔬菜等含糖量低的主食、蔬菜及水果,同时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可有效延缓食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发生[4]。
1.2.2 运动干预 原则是根据患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长期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方式;每天活动时间为20~40 min,可根据自身感觉逐步延长运动时间。对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患者,活动最好安排在餐后1 h,以免发生低血糖。锻炼过程中需注意:①对于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减少运动量,并采取比较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如果收缩压>180mm Hg 应立即停止活动;②应随身携带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如饼干、面包及糖果等,如运动过程中出现心慌、出冷汗、眼前发黑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及时摄入食物以提高血糖。③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不应采取大强度的运动方式,如快速跑、爬山等,应采取比较舒缓的有氧运动。
1.2.3 药物治疗 如果通过饮食及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则首选口服降糖药物,如效果不佳者再改用胰岛素。指导患者应严格按医嘱使用降糖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及时检测血糖变化以调整用药量。对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指导其严格控制服药时间,如磺脲类药物宜在饭前30min 服用,而双胍类药物应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1.2.4 心理干预 心理疏导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糖尿病病程长,多数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情绪容易波动,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并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对血糖控制不利。常见心理变化如:自卑感,认为自己是社会无用之人,且饮食受限制,常产生自卑情绪;恐惧感,当病情加重或产生并发症时,老年患者易感到恐惧,表现为情绪低落。我们可根据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及所处的社会环境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细致周到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开导,生活上给予关心、体贴和帮助,精神上给予同情和安慰,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建立适合患者康复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使血糖得到很好地控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2.5 健康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社区糖尿病群体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举办糖尿病知识专题讲座、播放糖尿病专题录相;鼓励患者及家属互相交流经验;电话咨询解答等强化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很快进入角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提高预防糖尿病发展及其并发症发生的能力。另外,在社区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定期宣教,及时更换内容,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糖尿病防治的相关信息及进展情况,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观察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患者的糖尿病生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相关行为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 进行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生化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干预前后患者相关行为的改变采用χ2 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干预前后者糖尿病生化指标比较(表1)表1 干预前后者糖尿病生化指标比较( x ? s )
χ2=17.915,p<0.013 讨 论随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逐年增加,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损失,而且给患者自身及患者的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精神及经济压力。因此,为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除了要到医院进行正确的治疗外,更多的是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控制,然而有效的专业指导至关重要,社区护理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延续,在糖尿病控制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所在社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表明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另外,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控制糖尿病相关行为,如提高了遵医依从性、有效地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生活过滤、平时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并有正常的社交活动。
4 结论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保持稳定,并且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使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下降并保持稳定,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在延缓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1]蒋国彦.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J].中级医刊,1997,32(4):20.[2]徐敏.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海峡药学,2009.21(9):96-97.[3]纪文英,黄泽泓,陈慎仁,等.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8):696-698.[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8-824.
论文作者:宋昆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老年论文; 社区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