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焦煤(集团)职工医院 830025
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15例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脱位患者,根据Pikpin分型,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例,应用手法复位及可吸收钉手术治疗。结果 经6个月-5年随访,根据黄公怡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0.99%,其中1例出现股骨头部分吸收。结论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根据骨折类型采取适当的治疗,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常可达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
股骨头骨折常与髋关节后脱位并存,单纯发生甚少见。髋关节后脱位中,约7%合并股骨头骨折[1]。笔者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共收治15 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 例,男10 例,女6 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右髋9例,左髋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 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压伤1例。骨折按Pipkin分型分为:Ⅰ型4例,Ⅱ型7例,Ⅲ型3例,Ⅳ型2 例(髋臼后柱加后壁骨折)。合并股骨、胫腓骨骨折8 例手术时间为伤后6 h~7 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16例,其中3 例伤后24 h内,在静脉或硬膜外麻醉下行Allis手法复位,经CT三维重建显示解剖复位,行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骨牵引。8例闭合复位失败或未解剖复位者急诊切开复位,采用Smith-Peterson入路,完全取出碎骨折片2 例,可吸收螺钉内固定6 例。Ⅲ型3例和Ⅳ型2 例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为伤后1周内,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探查坐骨神经均系挫伤,松解神经外膜,股骨头骨折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7 d,术后第2天开始应用下肢静脉梯度治疗仪2次/d,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鼓励患者术后3周内仅行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3周后不负重髋关节功能锻炼,每4周复查X线片,3个月后根据复查影像学资料决定部分负重或完全负重,详细记录患者复诊随访情况。
2 结果
本组均获随访,时间最长36个月,最短14个月。根据Epstein四级法评定,优6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0.99%。本组病例无感染、骨折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1例异位骨化,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PipkinⅢ型患者术后1年发生股骨头坏死,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3讨论
对于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手法复位失败或影像学提示未及解剖复位者、复位后髋关节不稳定者、复位后出现坐骨神经症状或原有的症状加重者、合并股骨颈骨折者、股骨头负重区大块骨折以及关节内游离骨折块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多由高能量的纵向暴力沿股骨方向作用于屈曲、中立位的髋关节所致,股骨头的血供严重受损,游离的骨折块本身血供丧失,同时还会妨碍髋关节复位,影响股骨头骨折的愈合,从而导致后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因此,多数学者主张早期复位、手术。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以Ⅰ型居多,骨折位于股骨头前内下部,前内侧入路治疗,操作方便,不必脱位股骨头,也完全不需切断骨折块的血液循环,并且可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Ⅲ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颈骨折,后关节囊破裂,旋股内侧动脉通过后关节囊营养股骨头的血供受到破坏,行前入路势必会影响残存于股骨头前方的血供,使股骨头的血供进一步丧失;而外侧入路可保护血供,利于显露影响髋关节复位的结构,利于骨折的复位固定。对于坐骨神经损伤者可行探查术,对于合并髋臼骨折及创伤时间较长者,后入路也有利于显露骨折部位,且对软组织损伤轻,不会破坏前方的血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股骨头血液供应的恢复,且操作简便合理。对于股骨头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术中应尽可能保留附着于股骨头骨折块上的软组织,保留附着于股骨颈的髋关节囊,保护滑膜下的支持带血管以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术后应尽早进行髋关节伸屈功能锻炼,以避免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余庆,季祝永,孙凤翔,等.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4):344.
[2]徐阿炳,马玉海.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15例治疗体会[J].武警医学,2008,19(8):751-753.
[3]刘文源,郭长海,刘慈英.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的临床观察[J].
论文作者:徐志强,张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股骨头论文; 关节论文; 节后论文; 股骨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股骨颈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