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云出版平台的发展障碍与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障碍论文,应对策略论文,我国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2006~2007年间,Amazon做成全球首个比较成熟的云计算平台,随后Google、IBM、Microsoft、Salesforce等云计算巨头相继产生。时至今日,国内很多行业都想搭上云计算的“快车”。出版也不例外,正在大力建设、发展“云出版平台”。
一、云出版平台的概念与特征
简单而言,云出版就是基于云计算商业服务的出版,而云出版平台就是应用云计算商业模式服务于出版的网络系统。这个服务平台,既继承了云计算平台的特征,将虚拟化的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服务汇聚成共享计算资源池,供用户通过虚拟化的客户端方便、随需、易扩展地自助选用[主要有三种交付模式: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又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资源池中还有碎片化的文档、出版物营销数据、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方面的标准、出版法律法规以及工具书等。
二、我国云出版平台的发展概况
2010年,番薯网发布以中文图书搜索引擎为核心的“云阅读”平台,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使用任何媒介阅读电子书。
2011年,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项目投入运营,其数字出版模块大大提高了数字出版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并高效支持内容制作发行及数字版权交易。方正阿帕比推出“云出版平台”,让用户自主选择商业模式,实现数字资源的自主授权、编辑加工、安全发行、运营数据统计、透明结算。盛大文学将自己的标识改成“Cloudary”,进一步聚焦“云中书城”建设,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海量电子书,并为出版单位自主上传数字书报刊、自主定价销售提供服务。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经过两年建设,打造了“中国出版发行交易平台”,实现对各类出版物、设备、原料的交易、交收、结算等全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中国知网推出面向海外市场的“云出版+云服务+云数图”平台,已在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①。
2012年,新浪正式发布移动云平台,用户可利用它在Web上直接进行电子书程序的编写,省去了编写App或Android应用的烦琐过程。方正信息产业集团联手新华传媒,合作内容主要是以“云出版平台”为基础的电子书业务和按需印刷业务解决方案。北京数字出版云中心启动,其“数字文化社区”,可将图书、报纸、音乐、电影、游戏等数字内容通过“云”端发布。
三、我国云出版平台的发展障碍
2012年,投资上亿、精心设计施工建成的北京市云计算基地(一期)遭遇应用窘境,对实际工作难有助力机会②。云出版平台也处于同样的发展困境,这是漠视或不知诸多发展障碍的必然结果。
1.安全与隐私问题
云出版平台暴露在网络中,所有节点都有可能遭到拒绝服务等攻击,所以对安全防护工作的要求很高,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云出版服务商能保证不出问题。
(1)国家层面
稿件中可能有政治问题、泄密内容,如果在云出版平台上编辑制作出版物、存储稿件,一旦在未审改的情况下被盗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
如果接受国外公司的云出版平台服务,存储出版数据,那么当他国政府要求涉外公司在特殊情况下提交数据时,就可能令国家安全受到损害。
(2)出版单位层面
不少专家说,在云出版平台中存储数据的安全性超过本地电脑,但人们在心理上似乎还是缺乏安全感。2009年Amazon主机受入侵病毒控制事件,2011年Google的宕机与邮件丢失事件等影响了出版单位对云出版平台的信心。
2.标准问题
标准必须尽早制定,才能遏制产业的乱象,促使其健康发展。
(1)云出版平台自身标准
云出版平台可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标准来制定切合自身的标准,但在国际上,云计算平台的标准是一个尚处在探讨阶段、未最终确定的事项。
(2)内容资源的格式
我国数字出版内容资源的格式各不相同。有的云出版服务商似乎将“格式”作为圈地并加以封闭的一种手段,美国也有这种情况,但我国的程度比较严重,而且多是在同质化的竞争中采取这种做法,实在与云出版平台整合各类资源的需求很难接口。
3.版权问题
版权问题不解决,云出版就会“深陷泥潭”。
云出版平台,由大量普通服务器组成,采用分布式的计算方式,服务器去中心化、服务去中心化,更易发生版权问题。
一旦发生版权问题,取证不易,因为无法证明侦查人员是无损取证,而且连数字内容存储在境内还是境外都难以判断。
4.资源基础问题
云出版主要不是技术革命,而是出版工作模式、商业服务方式的革命,需要汇聚大量的适用于出版的资源,即需要靠原有的相关知识成果来支撑。
目前云出版平台在支撑资源的丰富性上以及可应用资源的适切性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办公软件与出版物制作软件可以用来构建“云”,但出版单位自己都有,并不急需云平台来提供,而出版单位为某一出版类型甚至某一部书稿定制的少量软件系统或专项处理工具包,适用面又很窄。
5.原有设备问题
云出版平台上有各类出版资源,供出版人员取用。出版人员只需要一个显示器及一个很小的控制器组成“瘦客户端”就可以工作了。这样能降低软硬件购置费用,节省电费、节省空间,但问题是更换设备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资金,可能会因此降低出版单位对云出版平台需求的迫切性。
从设备角度而言,云出版平台对新企业或需要迅速扩张的企业比较适用。
6.资源迁移问题
云出版要求出版单位将自身视为命脉的内容、数据资源迁移到云出版平台上去。出版单位必须预估各云出版平台服务公司的服务能力、服务容量、安全防护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不会轻易将资源迁移上去。
7.结构调整问题
云出版是出版产业的一种新业态。
云出版平台在出版管理、内容数字化、内容深耕、版权交易、产品全媒体出版、分发销售交互性、数据分析上有较大的优势,将推动出版单位及其相关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组织结构的调整。
业务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又会带来人员的调整,这样就会遭遇棘手问题,很难一蹴而就。
8.人才问题
云出版时代,需要大数据处理人才、大规模集群服务器管理人才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育教学与云出版实际工作需求脱节,无法满足云计算、云出版的需要。
IBM公司为了在我国推广云计算,与高校联手培养云计算人才,反映了目前在人才层面上支撑云计算、云出版平台及其发展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而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四、我国云出版平台发展的应对策略
1.政府层面的策略
政府可以动用行政与财政手段,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但要取得良好效果,需有所为有所不为。
(1)促成良好的产业环境
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产业变革需要依托的政策保障,在云出版的引导与服务上多发挥作用,制定出具有导向作用的云出版发展规划,努力推动云出版平台规范标准的制定,最大限度地促成内容资源格式的统一,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产业环境,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2)重点扶持有发展基础的公司
由政府主导建设、投入巨大的云出版平台,尽管在硬件上可以跑到产业前沿,但其所属单位缺乏技术、管理经验、营销资源的积累,与市场无法形成快速有效的对接。政府如果大力扶持在云出版方面本就有很好基础的一些公司,则可望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成效。
(3)优化政府采购的作用
政府不必为云出版设备而应为云出版应用埋单。
政府采购,可以通过优化招投标的程序与要求,为维护国家安全,扶持、激励我国云出版平台发展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2.云出版平台服务商层面的策略
云出版平台服务商要积极有效地发展业务,就应实施以下几个策略:
(1)增强商誉与客户信赖度
云出版平台服务商除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之外,还需要以良好的商誉、合理透明的合作分成机制、完善的防护机制、诚恳认真细密贴心的服务以及快速的纠错能力、合理的赔偿规定,提高客户的信赖度。
一点问题都不出,谁都不能保证,因此与客户建立并不断增强互信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2)追求功能差异化
云出版平台在资源配备上越丰富越好吗?巨无霸的功能、大而全的通用服务平台可以有,但大小一般、在某一出版业务类型上功用特别深入而全面的服务平台应该占大多数,这是由出版各业务类型显著的个性化特点决定的。
各地云出版平台要根据自身特长和需要来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
(3)打造成功的应用范例
云出版平台服务商应该打造成功的应用范例,促使用户积极地应用云出版平台的服务,甚至参与共建云出版平台。
云出版平台可以逐渐在出版资源存储、纸质出版资源数字化转换、内容资源结构化碎片化入库、内容多媒体交互处理、多媒体出版网站建设、全媒体数字化出版物分发、出版资源挖掘分析、“云教育”图书制作与视频配套、动画渲染、按需印刷以及无纸化校对、出版营销、成本核算、稿酬支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出版业务流程管理、编纂编辑辅助、稿件专项处理等方面打造应用范例。
(4)加强与教育单位的沟通合作
云出版平台服务商要及时将自己的用人需求告知教育单位,并适时提供教学帮助,使学生逐渐掌握虚拟技术、海量数据挖掘技术、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等,以解决云出版事业发展人才不足的问题。
3.出版单位层面的策略
出版单位要考虑到国家信息的安全问题与社会的稳定问题,在此前提下,则要多考虑自身安全及业务的发展,在与平台服务商互相审计的基础上,将自身正当的策略与权益体现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
(1)安全策略
国家间有严格边界,但信息化的地球却成了一个很难有内在边界的村落。其中的矛盾是深重的,需要出版单位妥善处理,有时甚至要有意控制或避开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可能涉及较多国家机密或比较敏感的稿件就不宜使用国外的云出版平台来加工制作和存储。
出版单位还需要精准选择云出版服务商,并提升对核心内容的防护级别,以加强对内容资源的保护。或许出版单位可以先请服务商为自己建设私有云,以后再视情况连接共有云;或许可以先将重要材料离线保存,以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放到云出版平台上。
(2)“云业务”发展策略
出版单位虽然迟早必须借云出版平台发展自我,但目前的关键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控制好参与的力度与节奏。必须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稳步推进自己的“云业务”。
新企业、中小出版单位(比如期刊社)比大企业灵活,转型相对方便,可以积极加入云出版平台,谋求自身跨越式发展。
出版单位应加强与云出版平台服务商沟通,及时告知自己的业务特点与发展需求;还可以将自己比较成熟的出版资源适度公开,在支撑云出版平台的同时,获取一定的收益。
当然,出版单位精耕细作内容资源,不断挖掘内容资源的价值,本身就在为将来“云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
发展我国云出版平台,需要各方参与者合力推进,而不能止于美好遐想或任由激情冲动,贸然行事,更不应为一己利益“跑马圈地”,损毁众志所系之“长城”。
发展云出版平台,需要进行可行性论证,但要同时作不可行性论证。目前对于云出版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赞美声中少有担忧。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提请大家注意云出版平台发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以便集各方之力逐渐加以克服,使云出版平台更加稳步健康地扩展,最终使天上白“云”化作甘霖,真正美好地落于人间。
注释:
①袁国女.中国知网力推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新平台.中国出版,2011(17)。
②详见2012年8月23日《科技日报》。
标签:云计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