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改革和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产业管理,全面提高农业复垦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_科技论文

加快改革和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产业管理,全面提高农业复垦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_科技论文

加大改革和科技进步力度,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垦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力发展论文,科技进步论文,全面提高论文,产业化经营论文,力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迈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我们要认真学习江总书记的十五大报告,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结合农垦系统的实际,进一步理清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安排好1998年的各项工作。

199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是:

国民生产总值460亿元(按1990年可比价),比1997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155亿元, 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105亿元,增长8%;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700元,增长8.6%;实现利税56亿元,增长12%。

粮食总产1670万吨,增长4%;棉花总产62万吨,增长7%;干胶总产34.2万吨,增长4.3%;肉类总产82万吨,增长8%;水产品产量45万吨,增长10%。

1998年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以提高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之所以提出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思路,是由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十五大都特别强调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体制转变是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一个好的体制基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和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朱镕基副总理前不久在上海调研时也指出,当前全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决议,最重要的是要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因此,我们提出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就是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提高效益也是当前农垦系统的一项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近两年,农垦系统的效益水平大幅度下滑,经济效益不佳,企业亏损面达40%,少数垦区出现巨额亏损,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没有效益就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也就谈不上发展,甚至要危及企业的生存。因此,能否尽快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关系农垦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综上所述,“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既符合党的十五大精神,又切合农垦当前的实际,各级领导必须牢牢抓住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把提高效益、扭亏增盈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作为中心任务来完成。影响效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效益的措施也是综合性的。从当前的实际出发,1998年在经济工作上要突出三项重点,一是全力推进改革,通过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产业化经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发挥各产业的综合效益和规模效益,再造新的竞争优势;三是狠抓科技进步,通过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强化科学管理,实行集约化经营。各垦区都要围绕提高效益这个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工作重点,狠抓落实,力争1998年效益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一)进一步加快农垦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十五大把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之一。对农垦来说,改革既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农垦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1998年农垦改革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1.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立起来,并且把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这对农垦系统调整所有制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垦区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对促进农垦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意义,按照十五大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破除单一全民所有的观念,转变发展非国有经济与农场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狭隘认识,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观念,把发展非国有经济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下大力量抓好。要结合垦区二三产业企业改革,使一批更适合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和混合经济组织经营的国有工商运建服企业和网点转为非国有性质或混合型经济;鼓励职工充分利用垦区各种社会资源,大力兴办集体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农场要在土地和水电等设施方面提供方便,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信息上提供服务,在技术上给予指导;鼓励职工继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自营经济,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职工收入,对职工自费开发荒山、荒地和未利用的水面等资源的,农场要在上交利费上给予优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档次和水平,大力兴办三资企业,逐步改变国有农场所有制结构单一的局面,形成以国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

2.努力推进企业改革,加快机制转换。

十五大明确提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农垦系统各级领导必须用更大的精力去推进企业改革。

一是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经营体制。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适合现有绝大多数国有农场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进一步保持稳定,在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当前,要继续坚持并大力推进四到户、两自理的改革措施,使职工家庭农场成为投入主体和经营主体,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家庭农场的经营水平和能力;要努力增强统一经营层次的实力,完善统一经营的管理,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国有农场的整体优势。同时要积极探索租赁制、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新的农业经营形式。

二是要“抓大放小”,加大二三产业企业改革力度。对经济效益好、有一定知名度、有名牌产品和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以及在农业产业化中起核心作用的龙头企业,要集中精力抓好公司制改造,并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农垦经济中发挥骨干作用。对大量的场办中小企业,特别是长期处于亏损或微利的一般性企业,要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产权出售、兼并等形式,彻底放开放活。中小企业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垦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改革形式和做法上,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切实做好改制规划和方案,抓好落实,确保改制目标的实现。在这方面,思想要再解放一点,胆子要再大一点,力度要再强一点,政策要放得更宽一点,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要敢于坚持,积极探索,大胆突破,一抓到底,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改革。

三是积极探索国有农场制度创新的路子。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国有农场的制度创新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由于国有农场自身的特殊性,存在办社会的规模大,历史包袱社会负担重,政企难以分开等现实困难,与国有工商企业相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改造的难度要大得多,途径和方法也不可能一样。因此,既要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勇于实践,勇于突破,又要充分看到改革的复杂性和实现条件,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具备条件的农场要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造,并稳妥操作;不具备条件的农场,要抓紧解决当前改革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公司制改造创造条件,并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国有农场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制度。要继续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为面上企业深化改革提供借鉴。

3.继续推进垦区管理体制改革。

1996年以来,垦区管理体制改革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有直属企业的垦区已成建制转为企业集团。这些集团的组建,对提高农垦经济整体素质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很重要的是要加强垦区集团的制度建设,促其按新机制运转。

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对集团母公司及其成员单位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理顺集团内部产权关系,建立母子公司体制。要加快对原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改组重建,从母公司到子公司,都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构造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能和作用,划清各机构的责任和权利,逐步完善集团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目标一致、责权清晰、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新的运行机制。

要加强集团母公司的功能建设,特别是要强化集团战略规划功能、投资融资功能和资本经营功能,使集团母公司在制定集团战略发展规划、调整集团经济结构、运作集团资本、协调集团利益关系方面起好主导作用,在集团的投融资方面、科技开发方面、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等重大经营活动中发挥决策中心的作用,把集团的整体优势真正转化为市场优势,促进集团经济的健康发展。

尚未转为集团体制的垦区,要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根据本垦区的实际,进一步研究确定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模式,稳步推进。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这不仅代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调整优化农垦产业结构、提高农垦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是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1996年以来,我国普遍出现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下降和“卖难”,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下滑,其原因除了流通方面的问题外,与我们的农产品品种结构、质量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树立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的观念,以数量求规模,以质量求效益,以效益求发展。充分发挥农垦种植业优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加速农机具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为国家建立起稳固的农产品商品基地和产业化经营的原料基地。在确保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种植业作物品种结构,提高种植业的质量和效益,并充分发挥垦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的结构转换,大力发展畜牧水产等养殖业和其他多种经营,强化农业产业的内部连接。各垦区要在充分考虑现有资源、技术条件、产业基础、结构和布局的基础上,加速培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

二是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思路,加快对二三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培育扶持龙头企业。一方面,加快对现有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特别是对以自然资源优势为依托的加工企业和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三产企业,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调整、改造其现存结构,重点扶持发展壮大一批,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以农业产业化为契机,从延伸农业产业链入手,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规模批量大的优势,以农产品加工、保鲜和贮运、销售服务为重点,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高比重。农垦工业要按照1997年全国农垦工业会议的部署,围绕扭亏增盈这一重点,着力实现机制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避免再走小而全、重复建设的老路。农垦三产要大力发展流通产业,围绕农业和工业发展,积极开拓市场。

三是按产业化要求,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一二三产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这是影响农垦农业产业化成败与发展快慢的关键。各垦区和农场要充分发挥农工商一体化和调控能力强的优势,坚持市场推动与行政引导相结合的方针,鼓励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二三产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通过与农业承包户(包括周围农户)、家庭农场等签订产销合同,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收购保护价、实行利润分成返还等方式,与农业生产者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探索通过原料、资金等要素入股的方式,使原料基地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是坚持开放经营的思路,推进产业化。目前,农垦系统的加工工业已有一定规模,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等限制的逐渐打破,为农垦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了广阔天地。农垦二三产业企业特别是已经初具“龙头”作用的企业,要走出农场,面向市场、面向农村扩大辐射范围,充分发挥国有农业技术力量强、农业服务体系健全的优势,不断扩大与周围农村的联合与合作,搞好对周围农村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更加重视二三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努力成为区域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起示范带头作用。

(三)加速推进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农垦各级领导同志务必牢固树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按照十五大提出的要求,使农垦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要全面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切实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垦经济发展需要,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高效运转的科技体制,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的机制。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原则,切实搞好现有科研、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的调整和改组,加快进入市场的步伐,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强化与经济的结合,进一步放开搞活。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科研、开发、推广机制,优秀人才评价和培养使用机制,多劳多得的科技人员分配机制。

2.加强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科技服务体系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前提,是加强农垦科技工作的基础。农垦系统要争取在本世纪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机构健全、队伍充实、设备完善、功能高效,研究、开发、推广互相衔接、紧密结合的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当前要把建立健全以农场农技推广机构、生产队和科技示范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作为重点,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大幅度增加对科技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完善服务设施和手段,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不断增强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体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农业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实体企业化,服务企业集团化的路子,在服务中经营,通过经营扩大服务实力,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3.加快推广科技新成果,加速企业技术进步。

各垦区在多年科研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一套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技术措施和技术推广经验,形成了一批具有适宜机械作业、规模生产、利于农业生态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的技术,如良种繁育及精选包装、少耕深松、平衡施肥、疫病(虫)害综合防治、水稻旱育稀植和钵育摆栽、棉花宽膜栽培和双膜棉、农机标准化管理和作业、橡胶割制改革、秸杆饲养、瘦肉型猪配套饲养、规模化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等,要在1998年的生产中继续抓好,并利用科技推广优势狠抓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到位率,提高推广的质量和覆盖面。对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要体现“高产、优质、低耗、增效”的原则,按照实验、示范和推广的程序,看准的科研成果要下大力气推广到生产中去,使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农垦二三产业企业科技进步,是改变当前困难局面,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升级和优势行业上水平。努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开发新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科研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要大力引进、吸收国内外的先进设备,提高农垦二三产业企业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

4.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

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农垦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科学管理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运用科学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紧迫感,学习、借鉴当代社会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手段,努力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要加快建立择优录用、择优选拔的用人选才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对职工进行系统的严格培训,增强他们参与现代化大生产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计划、财务、组织、劳动人事、质量、营销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运用战略规划、市场预测、网络计划、决策与控制、研究与开发、质量保证体系、产品营销等系统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继续开展学邯钢的活动,通过强化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四)继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农垦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是几代农垦人在数十年奋斗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以发扬光大农垦精神为重点,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发扬北大荒精神,开创农垦事业新局面”的题词精神,全面加强垦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支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四有”职工队伍。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配备好农场企业的领导班子,把政治素质好、善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才充实到各级班子。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战斗力。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做好解困工作,特别是要关心下岗职工的生活,解决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增强职工的凝聚力。

全面推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改变自我封闭局面,确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经营服务方向;根据现实能力与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各项事业规模,优化各项事业结构;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促使其尽快走向市场,增强社会事业的活力;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各项事业的繁荣。加强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为农垦改革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垦区范围内的小城镇建设,是带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职工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也是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要加强和完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通讯、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完善各项功能,使垦区小城镇成为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和区域性的商品集散、物资交流与信息传递中心,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努力改善职工的居住环境,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在两个文明建设上继续为农村发挥示范作用。

(本文系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曾毓庄同志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农垦专业会上讲话的第二部分)

标签:;  ;  ;  ;  ;  ;  ;  ;  ;  ;  ;  ;  ;  

加快改革和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产业管理,全面提高农业复垦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