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的一些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中介论文,体系论文,目标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桥梁,在宏观金融调控机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传导环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调节的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最后实现。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正处改革时期,如何选择一个适应我国情况的有效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是制订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挑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一个经济变量要成为一个良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符合以下五个标准:
1.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高度相关
中央银行选取一个经济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因为相信实现该中介目标就能够达到或至少接近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要与最终目标高度相关。这里所说的“高度相关”不是指中介目标变量的变动能对最终目标变量的变动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而是指两类变量间相关程度的大小。在这种相关关系中,一定要是中介目标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的变动,而不是相反。如果中介目标变量与最终目标变量之间虽然也存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相关关系,但却是最终变量的变动决定中介目标变量的变动,那么,选择具有这样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作为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调控就变得毫无意义。
2.可测性
可测也就是可度量,包含两层含义。首先,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要有明确的界定。如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就要界定是货币供应总量还是M0、M1或M2。其次,中介目标的数据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得到,以便货币当局进行监测和调控。
3.可控性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是中央银行能够实际控制的货币变量。这个标准关系到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敏程度。货币政策效果的显露有一个时滞,如果从长期来看,任何货币变量都不存在可控不可控的问题,因为时间长到足以使货币政策调节措施效果得到充分显露。好的中介目标应该是短期内就能对货币政策调节措施产生反应,并达到或接近调控的目标值。
4.抗干扰性
货币政策在实施调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干扰,如调节方向相反的财政政策、经济体制的阻力、政治因素等等。在选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过程中,应选择那些抗干扰能力较强的变量,以便正确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
5.可行性
所选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我国目前金融体制和操作技术水平下应是切实可行的。我国宏观金融调控正处于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改革时期,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尚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时必须考虑所选取的中介目标是否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比如,短期利率从理论上讲是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但我国目前显然不具备短期利率操作的条件。
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从各国货币政策来看,潜在可选择的中介目标主要有三个:货币供应量、利率和贷款规模或贷款增加额。三个指标在满足上述几个选择标准上,互有优点和不足,具体选择哪一个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要视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定。
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一直把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贷款规模是中国人民银行为控制全社会货币供应量而对金融机构设定的一种年度或季度性贷款计划指标,即计划期内贷款增加额,或称贷款限额。1978年以前我国贷款增加额一般大于M2的增加额,可以说控制住了贷款规模也就控制住了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当时选择贷款规模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合适的,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变化,经过17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贷款增长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1979年以来的大部分年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大大超过贷款规模的增长,贷款规模指标越来越背离货币供应量指标。其主要原因有:1.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国际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越来越大。2.银行金融资产多元化,银行贷款占银行资产的比重下降。1979年我国黄金外汇只占M2的3%,其它净资产占M2的4%,到了1995年,我国黄金外汇占M2的比重达到17%,其它净资产占M2的比重达19%。3.金融机构多元化,国家银行贷款占整个社会贷款的比重下降。1980年国家银行贷款占90%以上,到1995年,国家银行贷款仅占70%,其它金融机构贷款占到30%。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贷款规模指标与整个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受到削弱。同时,贷款规模作为直接金融调控手段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也是相矛盾的,我国金融调控体制要由直接调控转换为间接调控,就必须选择另外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来代替贷款规模。
利率作为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否可行呢?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利率的高低是货币资金相对稀缺性的表现,反映货币资金的供给和需求的相对数量。利率通过影响居民的储蓄决策和企业的投资决策,能够促进储蓄和投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同时,利率也是货币当局能迅速施加影响并加以控制的金融变量之一。他们认为应当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以前,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制订货币政策时就是采用订住利率的办法,把市场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从理论上看是成立的,但我国目前尚不具备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首先,我国利率水平的决定和利率的功能与西方国家不同。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由中央银行严格管制,利率的决定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中央银行决定利率不仅仅考虑经济因素,还要考虑政治等因素。近期的金融体制改革虽然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1996年初形成了同业拆借利率,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不再设限制,完全由市场决定),但利率市场化还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由于我国尚未建成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投资约束软化,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1990年到1996年8月我国共进行了9次利率调整,从每次调整来看,当存款利率下调时,居民的储蓄月环比增长速度是下降的,是有弹性的;贷款利率下调时,流动资金贷款需求的变化则不规则,弹性很不明显。再次,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的传导机制不畅通。改革以来,作为货币政策导体的金融市场得到全方位地拓展,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市场主体呈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的管理也日趋规范化。但是,从整体水平上来看,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是较低的,利率的传导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杠杆的上下浮动来控制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调控信贷规模弹性不大,中央银行利用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再贷款的控制也没有多少弹性。从上面来看,目前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还不成熟。
既然利率和贷款规模都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那么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否可行呢?
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上来看,货币供应量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基础货币基本上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虽不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但中央银行也能对它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测性和可控性比较强。作为政策变数,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货币供应量乘以其流通速度构成一定时期社会货币购买力总额。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相对稳定,因此,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就能够调控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使其与总供给相适应,从而达到稳定货币、稳定经济的最终目的。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抗干扰能力较强,中央银行以此来调控经济不会作出错误判断。货币供应量与贷款规模同属货币存量指标,我国有几十年的对贷款规模的操作调控经验,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也有好的适应性。因此,目前应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三、以货币供应量为中心建立配套辅助中介目标体系
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确定为货币供应量,但中央银行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还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稳定经济、稳定货币的目的的。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机制还不健全,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还不完善。笔者认为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一套辅助的指标体系,对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进行监测和控制。这个指标体系应以货币供应量为中心,包括现金、贷款规模、利率等货币变量指标。
现金作为我国专门设定的一个货币供应量层次(M0),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现金作为基础货币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乘数效应;2.我国目前处于信用经济的初始阶段,信用工具比较单一,现金流通量的变动反映整个社会物价的状况、商品流通的状况;3.我国目前现金和企事业活期存款在流通范围上有明确的划分,现金收支主要用于与个人有关的消费领域,现金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零售物价指数和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长期以来,我国中央银行一直把现金作为一项指令性计划指标来执行,现在虽然改进了现金的控制方法,更多地利用间接调控进行管理,但现金的发行作为指令性计划指标还没有取消。现金作为货币供应量控制的重点,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性指标纳入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体系中来。
贷款规模虽然不再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作为一个衡量社会信贷总规模的货币变量,还不能取消。贷款规模既然可以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也可以通过政策手段间接调控。我国宏观金融调控正逐步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对于贷款规模控制也应相应地转变,改进对贷款规模的管理,使之成为一个反映国内信用增加额的辅助性中介目标变量,纳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利率成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条件虽然尚不成熟,但作为一个实验性的调控指标也应纳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最近几年,我国中央银行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首先,中央银行以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利率为基础,确定我国基准利率,并以此来调节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其次,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6年年初形成了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的利率基本上由市场决定,中央银行下设限制;第三,中央银行加大了利率调整的频率和幅度,尝试利用利率的杠杆作用对经济进行调控。随着我国企业投资体制的改革的深入,投资对利率需求弹性加大,利率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利率应该作为一个货币政策辅助性中介目标纳入我国货币政策中进行尝试,为以后运用利率调控经济积累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心包括现金、贷款规模、利率等的指标体系。
四、改革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传导机制,保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顺利实现
要保证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顺利实现,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货币政策自身的改革,优化货币政策运行的外部环境,完善传导机制,使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自身的改革应着重于调控手段即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外部经济环境改革要以市场为导向。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改革,首先要改革我国中央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规范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逐步缩小直接信贷规模管理,主要通过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间接地调控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其次,深入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丰富证券的品种,提高商业银行证券资产的比重,为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创造条件。再次,改进并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使之更好地为我国宏观金融调控服务。此外,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还要注意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发达的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更好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外部经济环境是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导体,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经济环境的改善归根到底要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目前应该做到:1.要处理好财政与银行的关系,中央银行要保持相对独立,财政收支保持年度内基本平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2.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硬化投资约束机制,尽快建成现化企业制度。3.加快经济立法,规范市场管理,建设公平、有序、合理竞争的市场体制。
标签:货币供应量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央行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货币论文; 中介变量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利率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