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汽轮机是火力发电厂主要设备之一,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电厂电能稳定输送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设备的监督、检查和维护,及时找出存在与汽轮机各个部件中存在的故障,对已经发生故障不能使用的零件和设备进行更换,并对存在隐患问题的位置和部件进行维修,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运行;优化策略
1电厂汽轮机设备的运行方式
电厂汽轮机与电厂其他的动力运行设备相比操作较为复杂,汽轮机工作原理包括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和整个汽轮机组的工作原理。汽轮机工作原理涉及蒸汽的流动、叶片上作用力的产生和损失的形成,以及使汽轮机适应外界负荷变化的方法。汽轮机运行可以依靠机器自动和人为投入保障电厂生产运作,其中控制台为整个运行过程的核心,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能够支持系统运行的油压,油压的作用是带动整个系统的运行并且在输送动力的同时影响控制台,让控制台打开或者关闭阀门,对整个汽轮机的运行过程进行控制,为电厂的生产提供支持。
2电厂中汽轮机运行中存在的故障极其处理对策
2.1油系统故障
润滑油压下降过快是由轴瓦间隙泄油造成的。鉴于轴瓦的润滑及冷却特性,轴瓦设备没有成熟的改造方式,油泵增容改造也并非是良好的改造方案,不考虑改造。备用泵油压建立太慢,主要原因是油泵出口油压建立慢。从系统分析,油泵电机安装在油箱顶部,油泵浸没在润滑油中,油泵出口加装有逆止阀,逆止阀在油箱油面以上。油泵启动后,油泵出口逆止阀前会积聚空气,造成油泵出口建立油压慢。油泵出口逆止阀前积聚空气的主要原因是润滑油箱安装有排油烟风机,建立油箱负压,便于轴瓦回油,但也会导致轴瓦回油吸入空气,空气溶解在较高温度的回油中,回油通过油泵入口进入到逆止阀前,在油箱的负压和油温冷却中,油中溶解的空气便释放出来,积聚在油泵出口逆止阀前;备用油泵在故障联锁中因为有较多空气的存在,建立油压需要先排出逆止阀前积聚的空气,造成起压时间长,油压建立慢。
2.2汽轮机叶片故障
汽轮机叶片作为汽轮机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故障,而造成汽轮机叶片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油系统中掺入低劣油;第二,系统的轴颈部、尾部和轴瓦出现磨损,影响电网汽轮机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造成整个机组停机;第三,汽轮机叶片遭受破损。
处理汽轮机叶片故障问题,首先,要加强对叶片安装质量的控制,使用先进工艺技术,提高安装的效果;其次,对汽轮机叶片的金属状态进行检查,确保叶片的叶根部位不会出现松动现象,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做好对叶片裂缝的焊接工作,保证叶片的质量。
2.3汽轮机异常振动
2.3.1汽轮机组振动过大
电厂汽轮机设备的机组振动过大问题,是汽轮机故障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第一,汽轮机组中的叶片发生损坏;第二,汽轮机连接部位的螺栓安装不牢固;第三,汽轮机运行时使用的润滑油质量不高,甚至含有大量的杂质。这些都会造成汽轮机组发生故障,一旦汽轮机在运行中机组振动过大,就会对其轴承座和汽缸连接部等带来伤害。
要避免汽轮机组振动过大问题,首先,需要对断裂的叶片进行修复,避免出现不平衡现象;其次,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每一环节;最后,确保汽机启停符合工作流程,加强对汽轮机振动情况的系统监视,将振动参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在机组中安全相应的保护装置。
2.3.2油膜振荡
电厂的汽轮机发电转子在通电高速运行后,经常会由于油膜难以承受压力,导致发生振荡现象,破坏了油膜的稳定性。并且一旦出现油膜振荡故障,汽轮振动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这就使得汽轮机的转轴发生剧烈跳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油膜和汽轮机间存有较大摩擦力。在处理油膜振荡现象时,就可以根据产生振荡的原因来减少摩擦力。对此,可以使用适合的润滑剂,同时,要确保使用的润滑剂具有足够的黏度,这样可以避免油膜承受过大符合。另外,在处理油膜振荡问题时,还可利用缩减轴颈和轴瓦间接触角,增加汽轮机轴瓦轴承合金宽度,以及降低轴瓦顶部间隙等方式,实行油膜振荡程度降低。
2.3.3转子摩擦振动
电厂的汽轮机在长时间运行后,不仅会发展油膜振荡现象,而且涉及的叶轮、主轴承等部件也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振荡,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比如说,汽轮机的转子,如果发展振动现象,受其振动幅度和频率的影响,就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性;如果长时间不断摩擦,就会产生涡动现象。另外,由于转子位于汽轮机中较为特殊的部位,经常要承受高温和高压,这就使得转子会发生腐蚀现象。产生更加剧烈的振动。一般来说,转子更换较为方便,因此,为了较少转子发生振动现象,应及时对出现问题的转子零件进行更换,避免单个零件对整体造成影响。同时还要对转子经常维护检验,确保其使用质量。
3对电厂汽轮机各方面的优化政策和优化效果
3.1汽轮机运行耗用量降低
在电厂汽轮机正常运行中对能源的耗用量在在合理指标之内,但是在汽轮机启用和停止时能源耗用量较大,不符合我国绿色节能的发展趋势。所以当下为了节省资源耗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应该对汽轮机的能源耗用量进行合理优化,尤其是汽轮机启用和停止方面。对此,经过对汽轮机运行的具体数据的测量发现,如果能够将真空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将直接减少维持压力的旁压值,真空压得到有效控制将对汽轮机整体的运行速度有积极作用,让电厂汽轮机在保证生产和运行的条件下节省能源耗用量。
3.2电厂汽轮机配汽方式调节优化
汽轮机采用的复合型配汽方式只适合在高负荷的情况下工作,不适合在低负荷的情况下运行。因为复合型的配汽方式会受到额定功率大小的直接影响,如果额定功率适合复合型配汽方式的运行,会提高汽轮机的运行效果;但是在额定功率不适合复合型配汽方式运行的情况下,汽轮机不能够体现其运行效果。所以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对电厂汽轮的配汽方式采取硬件上的优化措施,在传统复合型的配汽方式下改为三阀门新型配汽方式,这种新型配汽方式的优点是不受低负荷工作和额定功率的影响,能够保证在低复合或者额定效率不稳定的情况下依旧保证高效率工作,并且对能源的耗用量在传统复合型配汽方式之下。
3.3掌握整个电厂汽轮机的运行情况
汽轮机轴向位移变化和汽轮机运行效率的优化。第一,在对汽轮机轴向位移变化监督时需注意汽轮机中压力表的具体数据变化,因为压力表可以显示出汽轮机的运行状态,压力表可以直接对汽轮机用直接数据反映出来,所以对汽轮机轴向位移变化进行实时监督是控制汽轮机运行有效方法。第二,对汽轮机的整体运行进行监督时将整个汽轮机的运行特性用具体数据表现出来,有利于将汽轮机上高负荷和低负荷两种情况下轴承的振动频率进行数据比较,并对振动频率实时监督,将有故障的轴承检测出来及时维修或者更换,更有利于汽轮机在低负荷情况下保证正常运行。
结束语
汽轮机作为电厂供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一旦汽轮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电厂的主体设备停机,工作流程停止,不但会影响电厂的工作效率,还会出现一定的损失。对此,就需要找出常见故障和可能会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故障制定相应的解救措施,从而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昊.电厂汽轮机运行优化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0-11.
[2]李奎章.论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优化运行[J].科学技术创新,2017(34):56-57.
[3]马旭.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11):90-91+98.
[4]汪海军.电厂运行优化与节能降耗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3):162-163.
论文作者:徐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汽轮机论文; 电厂论文; 油膜论文; 汽轮论文; 叶片论文; 油泵论文; 轴瓦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