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几点启示_高等学校论文

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几点启示_高等学校论文

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若干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中国高等教育论文,世纪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原国家教委在1996年启动“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时,将“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启示”列为一项子课题,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20世纪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发生、发展到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的重要时期。100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可谓峰回路转,波澜起伏,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探索,既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认真总结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对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积极、健康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目前,承担这一子课题的各单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高教所、厦门大学高教所、南京大学高教所、北京大学高教所)都在开展深入的研究。在此我想就应从哪些重要的方面来整理和发掘这份宝贵的教育遗产,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个世纪以前,我们国家和民族正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严峻时刻,为了挽国家于危亡,在一片“兴学图强”、“教育救国”声中产生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从它诞生之始,就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虽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未得以根本改变的旧中国,单靠教育不能实现救国之目的,但教育在传播先进思想,培养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人才方面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高等教育对革命干部的培养,这些都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推动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产生了许多先进理论和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先导作用。面向21世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依靠科技和教育,为此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要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行列,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深刻地阐明了高等教育的特殊作用和使命。总结历史的经验,面向时代的要求,我们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正确确立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二、必须正确把握高等教育的社会属性,全面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我们对高等教育社会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转变和深化的过程。在本世纪前半叶,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很低,教育与生产力及经济发展的关系未被充分认识。教育的社会功能只主要是体现在文化、思想、政治方面,曾经一度把教育仅仅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来看待。这种片面的认识在“文革”时期发展到极至,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学校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使高等教育遭受严重破坏。这个历史性的失误,除了特定的政治背景之外,也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识了高等教育既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又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当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时候,高等教育的生产力属性将越来越突出。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在和平发展时期,高等教育除了仍将发挥其文化和政治功能以外,经济功能将成为其首要的社会功能。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教育始终是和人的发展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青年一代,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高等教育既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也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必须正确把握高等教育的双重社会属性,才能全面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教育的失误。

三、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展高等教育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在清末主要是政府行为。古代书院的改制,虽然促进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向近代教育的转变,但同时也砍掉了民办高等教育这一条腿。清末除外国教会在中国办的高等学校之外,虽然国人也兴办了少数几所私立高等学校,但没有明显的地位,步履艰难。民国建立后,1912年的《大学令》正式承认私立大学的地位。由于民族工业的一定发展,促进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前,私立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起过重要的作用,也产生过像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这样的办学水平很高且有相当影响的私立大学。这些私立大学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在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造之后,私立高等教育失去了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高等教育完全成了国家的事业,一切都由政府包下来,以至在体制上把高等教育推到绝对国家化的程度。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迅速增大,由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体制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私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已具备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条件。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发展趋势,预示着高等教育必将成为整个社会的事业。我们必须动员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的力量,扩充教育资源,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认真总结我国历史上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社会化的新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要始终坚持教育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已成为教育界以至整个社会的共识。尽管高等学校本身的职能在扩大,但其它的职能,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都是教学工作的延伸,并通过培养人才来实现。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落脚到培养人才上。在这一点上,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哪一段时期我们坚持了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就能出人才,出成果;而当教学工作受到冲击时,教学质量就严重下降。我们必须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总结我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历史经验。近百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在教学方面是有一些好的传统和特色的。例如我们比较重视基础,比较重视本科教育,坚持由高水平的教授讲授基础课等。在某些时期,即使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本科教学水平也是很高的。我国出国的留学生,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在国外的总体评价是高的。我们要努力发掘我国在教学上的成功经验和有特色的东西,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等等,把好的发扬开来。同时也要研究我们存在的不足,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五、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

旧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要发展高等教育是何等的艰难!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曾出现过一些艰苦创业,勤俭办学的事例。清末全国首倡的京师大学堂,在其开设之初,从校舍到各项设施都是因陋就简。马相伯创办复旦公学,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不仅创业艰辛,而且在办学过程中他们也都始终提倡至勤至俭,精简机构,注重效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延安自然科学院及其后组建的延安大学,都被称为“窑洞大学”。他们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条件下,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开创了我国新民主主义的高等教育,为革命战争和新中国的建立培养了大批人才。著名的西南联大则是艰苦办学的又一典范。师生在内迁时徒步跋涉数千里,内迁后以茅屋为校舍,以木板搭课桌,坚持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出许多知名的学者。这些事迹,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是可歌可泣的,也是我们民族精神中闪光的部分。我国现阶段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还非常薄弱。处在今日之时代,不应要求我们的学校还像过去那样简陋,但看一看现实,一方面是教育资源异常短缺,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的浪费,难道不需要把历史上艰苦奋斗的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吗?

六、要为高等学校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在传承人类文化的同时,要创新知识,发展学术。在人们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中,不可能一步达到真理。世界上也不存在任何已被完全认识,以至不再有新的发展的领域。因此在学术问题上,应该允许有不同的见解,允许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还要允许人们在学术探求中犯错误,通过认识的深化去修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学术自由的本质所在。历史已经证明,越是开展自由争鸣,越能促进学术繁荣。反之,用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去禁锢人们的思想,就要阻碍学术的发展,甚至扼杀先进的学术思想。50年代对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批判,就是我国在学术领域中的一个惨痛教训。因此,要发挥高等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一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说实在的,中国的知识分子被历次运动中的打棍子、揪辫子、扣帽子,甚至批斗搞怕了,这种“左”的阴影至今并未完全消除,以至人们仍不得不在一些场合讲违心的话,这极不利于学术的发展。我们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能仅仅理解为给知识分子每月增加几十元工资或加一个政协委员的头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他们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这是学者们最为看重的东西。有的学者甚至宁肯舍弃优厚的物质待遇,而选择更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因此,为了繁荣学术,高等学校应该贯彻学术自由的基本原则。当然,学术自由不是绝对的,必须以法律为准绳,这也是各国通行的原则。

七、办好高等学校需要有远见卓识的校长

中国历史上的名校,大都和其校长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高等学校为具有卓越才能的校长提供了一个实现其理想和抱负的舞台,而一个有思想、有才能的校长又能使一所高等学校成绩卓著,愈显辉煌。当人们谈到北京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时,总要谈及蔡元培的历史功绩。当人们谈到南开大学的办学特色时,总要论及张伯苓的办学思想。当人们谈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的辉煌成就时,也同样包含着梅贻琦、蒋南翔、竺可桢、马相伯等人的重要贡献。在我国高教界曾有过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校长或主要领导人,如吴玉章、成仿吾、江隆基、彭康、匡亚明、陈垣、王亚南、朱九思、曲钦岳等,都因其卓越的办学思想和领导艺术而使他们领导的学校独领风骚,名列前茅。要使中国的高等学校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需要一大批这样的领导者。我们高等学校的校长不仅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家,而且还应该是教育家,既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又要勇于开拓和实践。唯其如此,中国的高等教育就大有希望。当我们关注要有卓越的大学校长的同时,也希望社会和政府为校长们发挥他们的才能创造有利的环境和空间。

八、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要根据本国国情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总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具有后发型特征,比发达国家要晚几个世纪。因而引进外国经验和教育模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历史来考察,引进外国教育模式,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或得失兼半的。成功者是因其适合于中国的土壤,失败者则因其无生存的环境。以蔡元培为例,借鉴德国大学理念和教育模式,不是简单拿来,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加以改造。他提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开民主与科学的风气,使北大焕然一新,这是成功的。但他在1927年引入法国大学区制度,由于不适合中国国情则失败了。解放后我们学习苏联,则是基本照搬,既抛弃了自己原有的传统,又缺乏自主探索的过程,可谓得失兼半。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是一大趋势,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无疑应该吸收外国的经验,适应国际化的潮流。但我们在走向国际化的同时,也必须思考教育的民族化和本土化问题,这在我国教育史上也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的。例如张伯苓就曾提出“教育宗旨不可仿造, 当本其国情而定。”1928年他主持制订《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时规定,“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由此形成了南开的办学特色。朱九思参考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对原华中工学院的改造,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些都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探索我国高等教育自主发展道路的成功事例,应予认真总结。

标签:;  ;  

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几点启示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