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92119861217XXXX 518109
摘要: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不断的加快,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带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可以说建筑工程质量与城市建设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要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严格的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实现长久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方法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建筑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建筑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关于建筑质量的问题,也不断开始凸显,甚至导致了严重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频发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关注与重视。建筑工程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使用安全的基础,也是实现建筑工程效益最优化的保障。因此,研究建筑工程质量有效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意义
针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意义,从企业层面、社会层面两方面予以如下分析:
首先,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及社会稳定。建筑工程建设对象包括公路、房屋、桥梁等。这些设施建设的质量水平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居民正常的生活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工程质量水平不达标而发生的建筑工程事件造成人员伤亡数量近百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万。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助于减缓建筑工程上述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见,合理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式可以从细节上、整体上均达到帮助行业现状提升的效果。
其次,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是否具备有效质量管理能力也是如今行业对该企业承接工程能力的重要评估指标。建筑工程项目是否完成并不是项目彻底合格的唯一标准,其后期的运维及质量水平已经占据评估内容的重要位置。也就是说,相关企业是否可以凭借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方式提升自身所承接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其业内口碑得以树立的基础。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法欠缺科学性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那些拥有较强专业性的环节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工程施工任务都是由劳务队伍应用他们自己的机械设备以及材料来完成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劳务队伍的素质技能普遍较低,在有关专业方面还欠缺能力,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严谨的管理来确保施工的保障性。而另一方面,采用高度集权的管理会让处于底层的员工有一种压迫性,其积极性也被大大减少,同时,这种管理也会造成难以决策及时,最终影响市场的销售。
2.2建筑工程管理的意识不够
当前,建筑行业的业主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还有待提高,没能充分意识与发挥到工程管理所具备的优势。在建筑行业中,仍然是技术能力占绝大部分的比例,普遍认为单纯的提高技术能力就可以直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而工程管理只能够起到一点作用,很多工程的管理还只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制约。正是存在建筑工程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所以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建立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体系与机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意味着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而这其中就包括工程管理人员。但是因为前文提到的种种原因,导致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缺乏综合性人才。因为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等原因,管理工作得不到保证,人才流失自然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我国很多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虽然其自身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与管理经验,但是因为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所以文化水平有限,大多是依靠自身的经验来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依据。
3.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针对上述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缺陷,因此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管理方法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3.1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和管理
严格实行公开制度。即:公开建设项目信息、公开招投标的要求和准入条件、公开评标办法及标准、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公开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举报电话、信箱、地点和负责人。严格资格审查制度。资格预审必须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严格规范评标活动制度。严格执行专家评委开标前24小时内采取由计算机随机抽取、语音通知制度。采取业主评委与其它专家评委分离并封闭评标的方式,防止业主评委授意或干扰专家评委。对重大建设项目,从异地抽取专家评委,防止本地评标专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畅通投诉渠道,严格投诉举报受理制度。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全过程在公开、透明及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下进行。
3.2加强施工企业自身质量管理
首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提高施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可从内部培养挖潜和外部引进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抓好施工人员的上岗培训,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达到一定业务水平才能上岗;搞好施工人员的日常培训,利用大中专院校及各类建筑职业培训学校,分期、分批、分层次地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业务素质;引进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等工作。最后,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和设计图纸施工;认真作好自检、互检和专检和交接检,严把对各道工序质量,确保上道工序的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道工序。
3.3加大质量监管力度和深度
建立由施工企业、监理队伍、建设单位和质监机构共同监督的四级联动体系。完善工程监理制度,取缔同体(或连体)监理,努力实现建设监理市场的竞争充分化,择优录用监理单位,加大对监理单位的监管,促使监理单位工作标准化、规范化,防止监理不到位,验收走过场。提高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和责任心,对业务素质差、玩忽职守的坚决清理。
3.4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的主导作用
建设单位要规范自身的行为,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程序;在招标过程中洁身自好,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择优录用业务水平高、质量意识强、重合同守信誉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确定造价、工期时要慎重,避免不合理的压低造价、压缩工期;施工过程中,要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对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进行逐个环节逐个工序的控制,使质量始终处于被控制状态,把质量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关键是把好材料质量关。还要与监理、施工人员一起深入到项目施工中,长期驻守工地,但对监理单位不要过多干预,赋予监理单位充分的自主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在遵守合同的基础上,依据遵设计图纸、技术规范达成共识,形成监督、互助、促进的协作关系,共同努力搞好工程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在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要根据项目特点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策略,切实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建筑工程效益实现最大化。当然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还有很多,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研究力度,积极的找寻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使得我国建筑质量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杨志鹏.探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门窗.2014.
[2]梁志.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有效控制措施[J].华章 2011.
[3]孙会,申发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分析及研究[J].江西建材.2015.
论文作者:彭管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方法论文; 评委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