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 620500
摘要:目的 探讨在外科置管患者者管道护理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外科置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50例观察组在常规管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感受度及管道脱落、管道折叠机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感受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道脱落及管道折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置管患者管道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可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并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良好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管道护理;管道意外;普外科
外科手术患者多携带有各种管道,不同管道具有不同功能。医生可以通过管道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预后,还可为危重患者进行及时抢救。众所周知,外科管道护理工作较为繁重,护理难度较高,如果护理人员工作质素不够,患者很有可能因护理不当而引起出血、感染、呼吸困难、窒息等护理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于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护理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我科室自2016年度开始对普外科管道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在我院普外科选择住院患者100例;方案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过程跟踪。
1.2 随机分组 纳入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19~78岁。②停留管道1~5条。③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等引发的偏瘫,有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肝病、恶性肿瘤、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或四肢瘫痪。②已接受相关护理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③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④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⑤既往有精神病、痴呆病史。如纳入前正在接受药物护理,经过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5 护理方法
1.5.1 对照组 常规护理。采用常规置管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管道的通畅情况,妥善固定,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1.5.2 观察组 ①制定评估对管道护理的评价内容 对管道护理中的多项指标进行评价,包括管道留置的讲解,妥善固定,引流物引流情况,管道附属装置,管道周围皮肤的护理,管道敷料的清洁和干燥,患者佩戴后的感受。每项10分,满分70分。②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道护理常规 严格掌握各项护理措施,并成立管道护理质控小组,由小组成员每日进行检查,并跟进管道护理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找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改进护理措施,并加强整改。例如,实验阶段某位患者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护士观察发现患者管道引流不畅,经分析是由于管道扭曲受压导致,该护士立即对患者进行干预,并加强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翻身时避免管道受压、过度牵拉等,重新妥善固定;随后质控小组对此类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导致此情况主要是由于健康教育指导不足、护理观察内容不足、固定欠妥等,并要求在日后工作中进行改进。③ 积极采纳各种意见 定期对患者进行访问,询问患者的留置管道后的感受和意见,这样能够分析出患者对管道护理的满意度,以便更好地改进护理措施。
1.6 观测指标 焦虑感受度、管道脱落及管道折叠比例、护理满意程度、不良反应。
1.7 疗效判定 连续护理一段时间,查看护理效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包括管道脱落、管道扭曲受压、管道堵塞、过度牵拉管道等,由两名护士进行统计。同时,对患者携带管道后第3d的焦虑程度进行调查,使用焦虑自评量表,量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重,得分在50分以上表示患者有焦虑情况。最后,在患者30d时进行护理满意程度调查,满分为100分,得分大于80分为满意,得分大于50分小于80分为较满意,得分小于50分为不满意。
1.8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以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线资料 纳入样本100例均为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患者,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具有均衡性(P>0.05),见表1。
2.5 不良反应 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
3 讨 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论。该护理模式通过过程管理模式,更好地改变护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其更重视对患者进行过程管理,并控制各项环节。它采用持续的针对具体过程问题的资料收集、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质量改进,从而提高质量;同时,它强调医务人员、管理者、病人及其家属、社会均应共同参与质量控制活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管道的护理尤为重要,这些管道均称为生命管道;由于护理人员言语和操作不当导致患者获得医源性损害,容易导致医患纠纷,对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痛苦;护理风险预防与环节质量管理密不可分;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管道管理中,在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上严格把关,正是不断发展的护理学所必要的。
综上所述,使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置管患者管道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可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并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良好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丽华,高青.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管道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117-118.
[2]高思慧.外科管道护理中的持续质量改进[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
[3]赵妙芳.探究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管道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9):426.
论文作者:张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管道论文; 患者论文; 质量论文; 外科论文; 焦虑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