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问题探析*
王海波,庹 清*,袁 芬,舒轩琴,刘 娅,伍逸凡
(吉首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 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助学现状调查分析,指出高校贫困生资助存在的三大突出问题——资助认定体系不够完善、资助运行模式有待改良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在大数据视域下,有针对性地给出精准助学对策和行动导向,为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决策和行动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
一、概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否能全方位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与发展能力,已经逐步成为各大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严峻考验。贫困大学生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且民族地区的高校贫困生现象尤为突出,人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西部民族地区地处偏僻,由于教育资源的差异性,该地区的贫困生所获得的素质教育资源较其他地方更少[1]。
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就是指针对贫困大学生,为其各方面发展提供助学帮扶,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如何精准开展助学工作,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同时,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一文中指出,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学生资助精准化,切实发挥学生资助育人功效,努力提升学生资助科学化水平[2]。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针对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展开了相关研究[3-13]。本文在大数据视域下,分析贫困生助学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探究解决贫困生精准助学的方法,以期给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决策和行动提供有力参考。
从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设施农业适用的机械种类不多,对于农业机械的研发以及生产主要针对大面积种植作物和少数露地作物,对于小型机械的研发不足,因而不能适应设施生产的需要,对于现有施药机和插秧机等小型机械在使用上存在着灵活性较差的局限性。除此之外,现在市场上出现多种品牌的设施农业设备,但是具体质量水平难以保证,而且价格非常昂贵,使用频率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二、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现状分析
“精准扶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视察时提出来的重要思想,教育扶贫不仅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精准助学的道路上仍然出现了一些问题。
课题组通过“问卷星”对西部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贫困生资助情况展开调查,问卷共包含8道单选题,5道多选题。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如表1所示,大学生生活费用与受助情况如图1所示,贫困生助学方式如图2所示,贫困生所存在的问题如图3所示。此外,通过对部分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走访调查,并结合文献[1-4]的相关调查结果与分析结论,我们认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认定体系、资助运行模式以及监督机制的不足上。
(一)贫困生的认定体系不够完善
本文选用1988—2017年宽甸县的平均气温、年最高气温、年最低气温、降水、日照时间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4]。
认定标准不够精确。贫困认定的主要依据包括学生所提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残疾证、低保证、贫困证明等书面材料。在材料审定方面,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不统一,致使评定标准不一。再加上家庭条件如健康状况等为定性条件,评定过程中较难把握分寸。
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情况汇总表
(二)资助运行模式有待改良
资助渠道有限。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形成了“奖、助、勤、贷、补”等多重资助形式,但这些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其他来源较少。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农村生源的学生比例大,贫困生群体所占比重略高,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仅依靠政府拨款来解决西部民族地区日益突出的贫困生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从资助的额度来看,覆盖面有限,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
资助时间性过强。高校资助工作一般集中在每年的9月至10月,当所有资助工作完成之后,资金统一发放。当学生在贫困认定期外家庭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不能及时得到资助,只能通过自发筹款渡过难关。
资助手段相对统一。从表1可以看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贫困生中存在不少少数民族学生及特殊群体(如烈士子女、残疾学生等),这类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造成一定的差异,但在实际资助过程中,这类群体的资助与普通贫困生的资助手段相差不大。
资助形式较为单一。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现阶段高校的资助工作大多局限于资金物质帮扶(如图2所示),却忽略了资助育人的重要性,使得资助与育人严重脱节。资金物质帮扶只能解决贫困生的一时之急,这只是资助育人的第一步,高校在资助育人方面还需加强。
本实验利用EXCEL 20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利用Origin 9.0作图,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p<0.01为差异极显著)。
(三)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第一,政府作为主要的资助来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加大教育扶贫力度的同时,还需探索科学合理的学生资助工作体制和机制。此外,就国家助学贷款而言,可建立健全本息催缴的奖励机制[10],提高学生参与度,减少贷款违约风险。
三、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对策与行动导向
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根据如图4所示思路,提出以下对策,以期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完善多维度贫困生精准认定体系,实现精确识别
3.搭建“全方位”资助育人模式
图1 大学生生活费用与受助情况雷达图
图2 贫困生助学方式情况
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具体校情,进行宏观调控。就指标性质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定量指标,主要包括学生在校消费数据、家庭收入、生源地消费、收入水平及就学地消费水平等,另一方面是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家庭人员健康状况、自然灾害、意外事件、家庭供养关系等。
不同影响因素在整体的评价中所占的重要程度不同,需结合各指标的重要性来赋予不同的权值。确定指标权值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Delphi法、层次分析法、环比赋值法、熵值赋权法、频率统计法等。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最终得出因素集U中n个因素权值的矩阵W={w1,w2,…,wn},二级指标权重wi={wi1,wi2,…,wij}。
骨折、糖尿病均为老年阶段常见病,骨折的发生和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关,若骨折合并糖尿病不但需要考虑骨折手术治疗方案,还需要考虑血糖控制治疗,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1]。相关资料指出,骨折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延长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2]。因此,为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需重视血糖、并发症预防控制。该文就该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81例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血糖和并发症控制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图3 贫困生所存在的问题
网络平台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是数据获取板块、数据存储板块、数据分析板块。结合具体校情建立相应的模型对所有数据(对于定性数据,需要首先进行语义分析及文本挖掘[6])进行统计分析,再设计相应的分类算法对贫困生进行分类,最后将分类结果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认定对象。同时可建立学生贫困预警机制[7],避免“贫而未申”者错过评定。
认定程序有待改善。目前,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而言,其大致的流程为班级个人申请,班级评定公示并上报学院,学院复审公示并上报学校,最终由学校审定,但在这过程中仍存在着些许漏洞。在个人申请的过程中,“贫而未申”、“申但不贫”的现象[5]仍然存在(如图1所示)。在班级评定的过程中,由于同学之间相互不了解或产生“友谊”,在评定过程中把握不准或带有主观意识。学院复查和学校审定主要是对材料进行进一步审核,但学生提交的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确定,而复查过程中对这方面深究较少。
3.加强高校与贫困生生源地管理部门的沟通
三是引领业主自治。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参照城市社区自治模式,由业主大会推选产生业主委员会,代表广大入住村民利益,反映业主意愿和要求,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管理运作。完善“三务公开”工作机制,聚焦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关注的征地补偿、土地租金、脱贫攻坚、物业管理等,精准梳理必须公开的17项规定事项,保证涉及群众的事情让群众知道、接受群众监督、由群众做主。
(二)构建“五位一体”+“双助”+“全方位”新型资助育人运行模式,实现联动帮扶
1.搭建“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学生”五位一体[9]资助运行模式
1.1 土家族绣花鞋的概念。中国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创造中的一部分。据出土文物证实,中华刺绣工艺最早产生于商、周,到了明、清时期刺绣工艺已发展成熟,形成了苏、湘、粤、蜀四大绣种派别,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刺绣艺术,在少数民族中也有技艺精湛、绣品精美的刺绣,土家族刺绣就是其中之一,在现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度汉化的历史进程中,绣花鞋垫成为了为数不多仍作为传统留存在民众生活中的土家族刺绣继承者。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受益主体是学生及其家庭,同时连同政府、学校、社会也是责任主体,所以做好资助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联动发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协作的新型资助运行模式。
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监督体系建设有待加强,责任追究机制相对落后。高校在评定工作结束之后,如公示无异议后,根据公示名单发放资金。由于认定情况的复杂性,可能导致错评、误评现象的发生。在此情况下,资助工作人员难以触及资助背后的真实情况,对贫困生的监管不严,且对后续资金的使用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导致少数同学利用资助资金盲目消费,失去了资助原有的意义。
第二,就社会资助而言,可效仿美国制定实施相关捐赠税收优惠政策[11],同时与各大高校形成有偿资助模式,加强自身的资助认同感和获得感,提高资助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资助工作的有效进行。
第三,高校作为政府、社会、学生及其家庭的桥梁纽带,是资助工作的践行者。对外,应该联结社会多方力量,包括校友力量、企业力量等,为学生募集资助资金。对内,应该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多多提供发展型、技术型勤工助学岗位,例如学生助理、兼职辅导员等,为贫困学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学生及其家庭应该转变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参与各项资助活动,摒弃“等、要、靠”等错误思想,正确认识自己,争取自助,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实现“受助”到“自助”,甚至到“助人”的转变。
2.建立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支撑的网络平台
图4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对策与思路
2.搭建“普助”+“特助”双助运行模式
各大高校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随机抽样”与“普遍覆盖”相结合[8]的方式对贫困生生源地进行调研考察。“线上”是指资助工作人员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线下”是指资助工作人员实地进行考察;“随机抽样”是指学校在其招生地区内随机抽取部分省区实施走访调研;“普遍覆盖”是指对所抽取到生源地的所有贫困生家庭进行逐一走访调研。这一举措保障了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尽可能地避免了“以优代贫”现象的发生。
在资助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具体校情,整合各种资助资源对贫困生实施资助。所谓“普助”,指的是学校按照政策规定实行常规普遍资助,例如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发放。所谓“特助”,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应急救助基金,主要针对家庭突然遭受变故导致贫困的学生,需要给予临时特殊资助;另一方面是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特殊群体,在“普助”的基础之上,形成特色化资助项目,实行差异化精准资助。
1.建立健全多维度贫困生精准认定指标体系
在“立德育人”的时代背景下,仅提供资金帮扶已然不能满足贫困生的发展要求,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模式。全方位指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包括心理、精神、学业、就业等方面,贯穿学生入校、在校学习、毕业等各个阶段。通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类识别,融合育人体系,实现贫困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开导。首先需要加强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形成“学校-学院-社团-班级-寝室”多级朋辈心理辅导机制。其次采取“普及”+“特制”方式积极正面引导。“普及”指的是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与专题培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与不定期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测试,及时做好预防干预;“特制”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以及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根据需要建立心理档案,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专业辅导。
第二,加强学业功课辅导。一方面,构建“学生-导师”制,由导师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另一方面,构建“以优带贫”帮扶制,由优秀学生、党员牵头,组成学习小组,带动贫困学生学习和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提高贫困学生学习能力,为其就业埋下铺垫,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三,加强诚信感恩教导。高校应该将诚信感恩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点一滴中,可以不定期组织贫困生开展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学生诚信感恩意识。学生的诚信感恩行为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对于父母而言,需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诚信感恩氛围。学生作为诚信感恩行为的发出者,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积极参与诚信感恩活动,自觉加强责任认知,提升诚信感恩意识。
在多方共赢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本专业教学水平全方面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得到锻炼,近年来连续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二等奖,行业竞赛一等奖等教学成果;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不断产生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等项目;学生就业率与对口率逐渐提高。学院在合作过程中大量减少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精力与经费,同时节约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开支。通过技术工作室外包服务孵化学生创业,产生校园创业项目,与企业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过程中提高学院在行业中的知名度,提高相关专业就业情况。
“我们确实也挺赞赏的,”看管人热情地说。“可是你们不应该赞赏,”饥饿艺术家说。“那么我们就不赞赏,”看管人说,“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赞赏呢?”“因为我只能忍饥挨饿,我也没有其他办法。”饥饿艺术家说。“你们瞧,太怪了不是,”看管人说,“你为什么没有其他办法呢?”“因为我,”饥饿艺术家说着,小脑袋微微抬起,嘴唇像要吻看管人似的,直贴在他的耳根,生怕漏掉一个字,“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惹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这是饥饿艺术家最后的几句话,然而,从他那瞳孔已经放大的眼睛里还流露出一种不再是自豪、而是坚定的信念:他还要继续饿下去。
第四,加强毕业就业指导。首先需要搭建贫困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平台,配备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12]。遴选优秀学生组建创业助学实验学习班,积极与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贫困学生开展深入就业创业咨询与指导服务,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其次,积极开展模拟面试、职业规划大赛、就业创业能手讲座等面向就业的活动,形成校园品牌文化活动,促进就业,助力贫困学生毕业成才“最后一公里”。
(三)建立健全贫困生监督机制,实现精准保障
建立健全法制监督问责机制[13]。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是落实监督机制的前提,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监督队伍,这支队伍应该由政府部门、司法部门、执法部门、银监会、社会第三方组织、校内外师生组成。其次落实监督机制是精准资助的保障。在政府和司法部门层面上,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监督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在执法部门层面上,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法,严厉查处违纪违法人员,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银监会、社会第三方组织、校内外师生层面上,对资助相关人员(其中包括获得资助的高校学生,执行资助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开具相关证明材料的相关人员)严格执行监督责任,做到有法必依,让资助工作落到实处,走向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真正做到精准资助。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重大战略的提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扶贫工作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建立高效可行的工作机制,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各大高校的资助工作虽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需紧跟时代潮流,运用现代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革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实现精准助学,惠及广大贫困学生,帮助其立志成才。
参考文献:
[1]尚久.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6(40):161-161,17.
[2]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803/t20180301_328193.html,2018-03-01.
[3]潘瑞,杨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调查与分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6(12):25-26.
[4]陈辉.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吉首大学S 院数据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7):143-145.
[5]王娜.实现高校精准资助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8(07):102-105.
[6]汪琦,张国宝.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困难生精准认定模式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12):13-14+55.
[7]王静,孙婧.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16):30-32.
[8]杨晓慧.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6(09):22-25.
[9]朱莉,王群,宋伟.高校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山东农业大学“三三模式”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4):91-94+122.
[10]欧融,黄上峰.少数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构建[J].改革与开放,2018(05):144-145.
[11]吴鹏,钟错.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及对策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4):92-96.
[12]姬咏华,李诗蔚.高校精准扶贫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7):67-69.
[13]薄存旭.论精准助学贫困大学生:贫困生成机理及助学行动导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06):26-35.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thre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funding of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funding certific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the funding operation mode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s not sound enough.In the perspective of big data,targeted measures and action orientations are given in a targeted manner,which provides a powerful reference for the decision-making and action of the poor students in the minority areas.
Keywords: big data;western minority areas;college poor students;accurate student aid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19)09-0006-04
*基金项目: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的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精准助学体系研究”(编号:557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工科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编号:410号)
*通讯作者: 庹清(1964-),男,土家族,湖南永定人,博士,教授,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标签:大数据论文; 西部民族地区论文; 高校贫困生论文; 精准助学论文; 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