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贫困地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扎扎实实搞好贫困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保证贫困地区农村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特点,我们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 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农民能够自觉、 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村风民风。
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指出:“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这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根本性的任务。”(注:江泽民:《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光明日报》1996年7月16日。) 这一点对于贫困地区农村来讲更为重要。
贫困地区农村大部分位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教育落后。因此,这里的大部分农民对党的政策知之甚少,思想观念陈旧,法制观念淡薄,科学文化知识贫乏。这种低下的素质是这里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人口素质越低,意味着经济发展主体的活动能力越低。同时,低下的人口素质也是社会风气不良的主要原因。据一些人口学家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的大多数居民精神也是贫困的。所谓精神贫困是指人口的心理素质弱产生的一种无形贫困,即心态的贫困。综合地看,精神贫困具体表现在:听天由命的人生观,得过且过的生活观,重农抑商的生产观,好逸恶劳的劳动观,温饱第一的消费观,有饭同吃的分配观,崇拜鬼神的文化观,重义轻利的伦理观,终守故土的乡土观,多子多福的生育观,等等。(注:穆光宗:《论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 期。)由于有这样的社会心理基础,落后的、愚味的东西,包括封建迷信、封建宗法活动在贫困地区农村就很容易死灰复燃。因此,贫困地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在内容上,一是进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这是思想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这一教育,使农民群众广泛深入了解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并用政策的力量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性。二是通过生动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相的教育,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三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教育,促进农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四是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创业精神,使农民群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努力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小康目标。五是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守法观念,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六是要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促进农民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树立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
实践证明,只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使农民群众自觉、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社会风气,使农村形成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如河南省内乡县在第二批农村基层组织整顿中,大力加强后进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旨在增强后进村党员、干部、群众责任感、使命感、荣辱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策教育和法制教育,激发人们审视自我找差距、奋发图强谋发展,初步形成了党群共奋,治穷致富的良好的村风。他们的做法:一是开展“读书活动”,采取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后进村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学《党章》、学《邓小平文选》、学《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的读书活动。二是开展“三大讨论”。在党员中开展“当初入党为什么,过去为党干什么,今后在党图什么?”“群众选我当干部,我为群众干什么?”和“我为集体干点啥,我为邻里帮点啥?”的大讨论。三是学习先进典型。在后进村普遍播放了反映林县、竹林村艰苦创业精神的录像片,并组织本县率先跨入小康村行列的5 个明星村党支部书记到后进村作巡回报告。四是开展普法教育,将涉农的国家法律法规编印成册,下发到每一个村民小组,组织村民认真学习,自觉地以国家的法律法令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当优秀村组干部,争当文明村民”的活动。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使后进村的党风、村风、民风发生了明显变化。村干部的改革开放意识、群众观念、廉洁自律的观念、艰苦奋斗的观念大大增强。税收征购、计划生育、划分宅基地等老大难问题正在由难变易。上访告状,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明显减少。干群矛盾有了缓和,邻里纠纷得到制止,呈现出人心思治、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二 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和文明村活动,把教育、 引导、制约和激励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村入户到人。
过去,贫困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年年讲,年年搞,但往往是“上头紧,下边松,一到户家没动静”,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载体,使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探寻有效的载体,方能发动农民群众广泛地积极地参与。一些地方开展创建文明村户活动找到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到实的落脚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责任制推行后,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因此,把家庭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使农户既肩负起物质生产任务,又肩负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才能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创建文明家庭和文明村活动,内容具体实在,便于操作,易于见效。它把教育、引导、制约和激励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群众评议,挂牌表彰,激发大多数人的荣誉感,形成以多数促少数、以少数带多数的社会氛围,唤起和增强农民群众争先创优向上进取的意识,努力形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良性运行机制,的确是一条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村入户到人的有效途径。河南省荥阳市开展的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和新野县、唐河县开展的“评三户一村”活动,就是一种宝贵的探索和尝试。
1989年,荥阳市按照党的农村政策和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要求,把农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十分关心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为十个方面:(1)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集体;(2)重视文教,提高素质;(3)科学生产,劳动致富;(4 )学习法律,遵章守纪;(5)破除迷信,移风易俗;(6)晚婚晚育,优生优育;(7)家庭和睦,邻里团结;(8)勤俭持家,艰苦创业;(9 )乐善好施,造福乡里;(10)保护环境,讲究卫生。他们在总结以往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星级宾馆的评判办法,决定把一项项教育内容用一颗颗星标志出来,农户凡达到某项要求的,就挂上相应的一颗星,达不到的,就去掉相应的那颗星,一目了然,褒贬分明。评定程序按“自认星位,群众评议、村方认定”的步骤。实行动态管理,评比标准随着情况的发展调整提高,也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建立激励机制,对评上十星的农户,在同等的条件下,在一些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如“十星”户的子女上高中、职高等可降低5分录取。 这些做法促进群众形成了“争星追星”的热潮。荥阳的干部群众把这种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又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精神文明建设形式,称之为争创“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目前,这一活动已在全国很多地方开花结果。
新野县、唐河县开展评选“三户一村”活动,三户即“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他们以“三户一村”为载体,创建融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治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小康村建设为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工程。这个活动把每个农户的遵纪守法、完成粮税任务、邻里关系、老人的赡养、家庭收入和模范执行国家政策以及计划生育作为评定农户的基本标准。对评选出来的“双文明户”和“空白户”分别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制定激励和约束措施。增加村民的荣辱意识,让光荣的倍觉光荣愈思奋进,让耻辱的倍觉耻辱见贤思齐。促使村民崇尚文明,把做文明人、建文明村做为最现实的道德和价值追求。
“三户一村”评选活动一结束,农户门前的一块小牌牌,可能写的是“双文明户”,也可能写的是“五好家庭户”、“遵纪守法户”,什么都不挂的是空白户,牌牌虽小,却代表着这家人在全村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因为它不是干部给的,而是全村几千号老少爷们给的。牌牌虽小,它还牵系着这家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利益,按“三户一村”创评的奖惩标准规定,在评定之后的整整一年里,审批宅基地、选拔村组干部、子女参军或打工、承包集体各类经营项目等,“空白户”都须让别人领先,荣与辱、美与丑、是与非的界线就是如此分明,它促使农民群众做文明人、建文明户。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如浩荡的春风,吹拂在新野、唐河的村村寨寨,驱逐着千百年来蜗居在农村的封建、落后、愚昧的观念、习俗和行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和睦,互帮互学,热爱集体,心念国家,相信科学,勤劳致富……一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在新野、唐河出现。
创建“三户一村”活动,还强化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野县自1989年创建“三户一村”活动以来,广大农民自觉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懂法、守法、遵法、护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化解矛盾,自我调节纠纷,解决了过去许多法律管不了、干部管不住的棘手问题。农村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到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点一,182 个行政村没有出现治安刑事案件,全县连续8 年被评为“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三 重视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一代新型农民。
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原因很多,但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半文盲多。据人口学家推算,从户营经济角度看,以文盲户收入指数为1,则小学为1.36,初中为1.64,高中为1.96,大专为2.66。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档次,收入指数就至少上升0.3,特别是从高中到大专,更高达0.7。(注: 穆光宗:《论人口素质和脱贫致富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 期。)一般说来,文盲、半文盲人口总是与体力型劳动方式相联系,即使向非农业转移,也摆脱不了体力劳动的束缚。反之,文化素质越高,则可供选择的就业机会越多;从事的劳动方式可能也较为复杂,特别是对市场的适应力、判断力和竞争力往往越高,脱贫致富的希望就越大。因此,“治穷必先治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脱贫的根本问题,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经济建设不能忽略精神文明建设,抓精神文明建设更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如果贫困地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那么精神文明建设很可能流于形式。荥阳县“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之所以有生命力,关键就在于它找到了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十颗星中包含了“重视文教,提高素质;科学生产,劳动致富;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等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内容,能够和富民工程结合起来,所以很受群众欢迎。
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教育有一定困难,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经费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正常发展。贫困农村中小学是“土房子、土台子,里面坐着土孩子”的现象依然存在,近70%的中小学连最简易的图书室也难以找到,部分农村小学甚至一份党报也没有。师资力量薄弱,在某乡的280余名教师队伍中, 基本无专业教学资格证书的民办教师达30%,而其他乡镇担任教学主力的民办教师所占比例更远高出这个数字。(注:参见王民杰等:《农村学校教育现状透视》,《乡镇论坛》1996年第7期。)这样的学校怎能培养出人才? 国家教育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至少要掌握2500个汉字和基本的语文写作技能,但是,贫困农村小学有不少毕业生连一封普通的家信都读不懂、写不出。教学质量差也是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中途辍学,沦为新一代文盲半文盲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问题,近年来,中央增强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专项经费,表明了中央以兴教消除贫困的决心,同时也强化了各级政府以治愚实现开发式扶贫的责任。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落后状况已有了较大改善。例如,河南省洛宁县教委会同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基础上,采取世界银行贷一点、教育费附加征一点、各级财政拿一点、群众自愿集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办法,筹集配套资金1737万元,计划建100座教学楼,创建100所基础教育管理示范性中小学,同时进行教育内部改革,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工作。“双百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洛宁教育的面貌,现在近200 座教学楼遍布全县的村村寨寨,学生们有了一个符合上级要求的学习环境,教师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推动了教育质量的提高。洛宁县“双百工程”建设的成就,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穷县难办教育的思想桎梏,开创了穷县办好教育的希望之路。
四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全面推动贫困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
如果说搞好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是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的话,那么,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则是提高成年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1996年12月,中宣部等10部委发出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不少地方的党委和政府部门都按照《通知》的要求,制定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好实施。为防止活动走过场,一些地方的“三下乡”的各工作队队员还全部带上生活用品,吃住在农村,和农民兄弟交朋友、拉家常,并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实施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不仅为农民送去了实惠,也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致富能手和文化骨干。使“三下乡”活动真正在农村扎了根,结出了果。例如,河南省禹州市自开展“三下乡”活动以来,先后组织文化、科技、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1000多名,组成50多个剧团,800多个科技帮扶队,100多支卫生医疗队,分赴各乡(镇),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目前,该市已帮助农村家庭建成5000个规范化书橱;为农民送电影(戏)1万余场; 送科技图书1万余册;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农、林、牧知识讲座1300 多场;为各乡(镇)卫生院培训各类专业人员300多人, 诊治各类疾病2300多人次。全市已培养出800多名技术能手、文艺新兵和乡村医生, 并在农村的大舞台上发挥了作用。现在,农民群众希望“三下乡”活动进入山乡贫村“访贫问寒”、“雪中送炭”,切莫“嫌贫爱富”;希望“三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切莫仅仅在春节前后开展“一阵子”;更希望城里的“文化”作种子,培养出乡里的“文化”之树,使“农村文化之花常开”。
贫困地区农村也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的东风,培养自己的队伍,开展多种文化科技活动。可能有些地方开展上述活动尚有很多具体困难,如人员问题、经费问题等。但能做到的可先干起来,逐步发展。例如,目前很多村组都订阅有报刊杂志,但其中有一部分村组的报刊杂志没有发挥它所具有的宣传、指导、教育的作用。这些村组订购报刊杂志,纯粹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据某地调查,村干部中能把新到的报刊的标题或目录浏览一遍的不足20%,能认真阅读的更是微乎其微了。难怪有的村干部上任数载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有的村干部为官不久成了百姓的罪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实际很简单:在村里建起阅报栏,开辟教育新阵地。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60%的村都已建起玻璃橱窗式的阅报栏。该区领导认为:要把对农民的教育落到实处,必须从一些具体的小事抓起,他们把建阅报栏作为争创文明村的硬件之一。规定千人以下的村必须在人群居住集中的地方建一处不小于2平方米玻璃橱窗式的阅报栏,千人以上的村设2—3处, 落实专人负责,报纸及时更换。建阅报栏,投资少,效果好。因此,规定一出,便深受群众欢迎。农民群众从报纸上了解了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也学到了很多文化科技知识。他们说:“原来年年凑钱,却看不到报纸,现在报纸随时看,真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贫困地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战线长,见效慢,急功近利是搞不出成效的。有些地方前些年也开展过“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但没能坚持抓下去,出现了“星掉了、牌破了、没人再管了”的情况,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设得以稳步、健康发展。
收稿日期:199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