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探究论文_苏振权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探究论文_苏振权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 535000)

摘要: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其运维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通过分析变电站运维风险隐患,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逐个击破,为变电站运行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措施

21世纪以来,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革使得对电力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提升用户的用电体验度,电力企业必须从根本上做起,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变电站在电力供应系统中起着压流转换、分发电能的作用,是非常基础的环节,也是电网设备运维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要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和隐患的分析以及控制措施研究。另外,不同类型变电站存在的风险隐患也有些许不同,必须要因地制宜,从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

一、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一)自然因素诱发的变电站运行隐患

自然灾害对变电设备的灾害是不可估量的,主要包括沙尘暴、洪涝、雷暴天气、台风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作用下设备的损坏以及由于气候变化(冷热交替、潮湿等)造成设备老化、受潮等,例如充油导线较易受温度变化影响而伸缩等。有时候这些影响是不易察觉的,所以较难处理。

(二)人为因素诱发的变电站运行隐患

人为因素包括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外部人员的故意破坏等。较容易出现的误操作问题有:变压器误操作问题、倒闸操作问题、母线倒闸操作问题、直流回路操作问题等,一旦发生误操作,轻则造成线路短路,重则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外,运维现场管理工作不到位(作业现场设备摆放杂乱、机房脏乱差、零件乱堆乱放等)等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着风控工作的开展;运维工作人员风险意识差,对变电运行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抱有侥幸心理、不按操作规范而经验用事等也会给变电运维埋下安全隐患。

二、变电站运维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一)把控自然灾害风险

变电站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可预测的,而且往往是突发性的,所以只能在灾害发生之前做好预防措施,并且在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变电站和用户受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要提升灾害防护的安全性,保障工作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安全。首先,在变电站建设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势情况等,尽量降低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自然因素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南方地区变电站的规划建设要考虑当地丰沛的降水问题, 如果户外设备端受潮、气体压力产生剧烈变化等会造成变电设备损坏,电缆沟受潮产生凝露会引起接地和二次回路短路等,甚至造成停电事故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经济损失。不仅仅是降雨量大的地区,防潮防水是变电站专项检查工作之一,必须要认真对待。对于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引进防洪防汛监控设备和管理技术,及时掌握汛情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针对台风多发的变电站建设区域,在台风多发季节要对户外设备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变电设备的抗台风能力。

(二)强化变电站日常交接班管理

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需要工作人员的不间断巡查与监控,因此设备巡视是变电站运行过程控制的核心工作,日常工作一定会涉及到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工作的完成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当存在记录不规范不完成、情况未交接清楚、交接班人员未到岗、处理事故过程中等情况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其中,当正在处理故障或者交班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要明确责任方,等待事故处理完毕之后前一交班人员才能离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交接班过程中,接班人员要认真核实后台的机器设备、各种参数信号、资料等内容,确认与交班人员陈述符合并且完成设施检查、交接时间填报准确之后才算完成交接工作。

当采用自动化系统管理变电站设备时,还会牵涉到自动化设备的维护和交接,工作人员应注意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

(三)强化变电站消防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供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保障变电站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消防管理工作。首先,确认变电站消防管理的方针,即“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根据相关管理规程并结合本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制度。在变电站内树立起正确的消防意识和消防责任,责任到人、具体到事,按时开展消防安全监察工作并召开消防安全会议,对消防隐患予以通报并及时整改,部署好重点防火区域的安全工作;易燃易爆物品要远离厂区处理;设立消防安全日,组织全员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观看安全视频,定期安排消防演习提高处理消防安全事故的实战能力;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对日常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严加管控。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能够提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变电站运行安全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优化风险控制管理模式

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使变电站运维管理走上了智能化、自动化、便捷化和可视化的道路,即利用装载有各类传感器的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实现对变电站的全方位监控,收集变电站运行的各类参数、室外设备运行的实时视频信息并通过数据上传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变电运行状态的解读,再将自动化分析结果分发给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以上流程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全方位监控,能够及时发现运维管理的漏洞,减少传统运维流程中的冗余人员交接流程,在这样的风险控制管理模式下,能够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实现了从“人管机器”到“机器管机器”的跨越式发展。当然,高科技的引入也对运维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要掌握变电运行各类参数的意义及正常范围,其次要学会使用新型设备并熟悉维修工作,另外还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并设立专业技术岗,统筹好人管与设备管两方面内容。

(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智能化设备的运维、各类风控措施的执行都需要人的参与。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才是提升变电站运维风险控制的关键。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岗位职责、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开展入职培训工作,牢固树立员工爱岗敬业精神;②奖惩分明,使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工作对变电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③通过报告会、讲座、视频观看等形式传授技术原理或安全规范;④组织员工开展与变电维护相关的趣味活动,寓教于乐等。

(六)制定风险控制规范

变电站运维风控规范应主要包括交接班制度、设备巡查制度、安全管控制度等,通过多种制度相互制约达到引导员工的目的。

三、结语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提高电力供应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变电站运维风险管控措施中,设备质量把关和维护是核心,工作人员日常巡视、管理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要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标准和体系,通过流程化的风控准则约束各方面的管理内容、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将变电站运维管理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卓少伟.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9(01):176.

[2]张小军,肖行瑶.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19):68-69.

[3]付永贵.500kV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低碳世界,2017(35):109-110.

论文作者:苏振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探究论文_苏振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