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为了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施工单位必须要加强各种质量管理工作,并保证工程整体能够第一时间完工。电气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会受到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会出现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如果不第一时间进行预防和处理,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基于此,在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当中,需要重点加强其管理工作,并通过进一步优化管理措施来提高电气工程安全管理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
引言
电能已经成为了维持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资源,不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还直接影响着当代人们的生活品质。由此可知,电气安装工程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因此,施工单位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电气安装工程的控制,以确保为用户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保证电力输送质量与人们的安全,而这也是电气安装施工单位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必要途径。
1建筑电气工程的关键要素
在建筑电气工程安装中由于内容多,且工序复杂,并且每个工序都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且工程质量验收量大。因此,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电气工程施工安装,并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验收,才能确保建筑电气工程能够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应有的保障。室内建筑电气工程主要是由导管、配电箱柜、电线电缆、照明灯具、接地安装等众多部分组成,且各个部分的安装都应符合相应的施工要求及标准。
2建筑电气施工的准备工作
电气工程包含着多种技术方法,分别对应着各种分项目和系统工程,所以在施工内容是较为繁多而复杂的,因此就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工作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安全的开展。在施工开始前的设计工作中,设计者要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和整体布局进行实地的考察和研究,对于电气设备的安放地点和线路排布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不断核算各种技术指标和参数来完善施工所用的图纸和具体实施方案,而且处于一线的施工人员也要积极的参与到图纸的绘制和完善工作当中来,这样才能明确设计者的意图和整体的规划思路,施工人员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在施工中可以明确设计标准和要求。另外,施工团队要明确电气施工的整个技术系统和具体的环节内容,对电气工程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加强与设计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对于出现的问题和需要进行整改的地方要建立其顺畅和高效的沟通机制,或者建立一个专门针对问题的研究部门,加强各方人员的协作和协商,针对技术要点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3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技术要点
3.1线缆的敷设
敷设电缆时,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第一,检查将要敷设的电缆在质量、型号、规格上是否满足要求,电缆一定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假如电缆需要埋设到地下,还需要提前进行潮湿实验。第二,电缆的封端必须要严密,三、四类建筑所敷设的电缆需要做一些质量检测试验,比如耐压试验、绝缘试验等,检查其质量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使用,切勿以次充好。第三,在敷设电缆时,可以先对电缆进行编号处理,避免在工作时发生混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的敷设时,可以分为垂直敷设以及水平敷设。垂直敷设需要提前将电缆吊入顶层,敷设方式由上而下,需要注意:第一,做好防滑措施;第二,可以利用牵引设备提高敷设效率;第三,每层需要至少有两个固定点。在进行水平敷设时,首先,避免线槽和架桥之间的交叉,同时弯曲一定要在允许范围之内;其次,对电缆的等级进行分类,等级高的电缆敷设在下部;另外,在从建筑变形部位穿越时,一定要提前留好连接余量。
3.2 配电柜/箱(盘)安装技术工艺要点
工艺流程:设备进场检查→配电箱(盘)安装→配电箱(盘)内配线。①配电箱(盘)到达现场后应先进行外观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及对照施工系统图核对其型号、规格、元器件的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和技术标准要求,产品是否有“CCC”认证标志;②配电箱(盘)安装的位置与各专业管道、设备的净距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5‰,在箱(盘)体开孔时要求采用专用开孔器根据管外径大小选择相应钻头进行开孔(孔径不宜过大或偏小),要求一孔一管垂直进箱(盘),严禁采用电气焊开孔或扩孔;③配电箱(盘)内配线要求清晰、整齐、美观。配线时应将导线先理清、理顺、理直、不得交叉,再分绝缘层颜色整齐重叠成束绑扎,绑扎可采用细尼龙扎带。导线弯曲处应稍弧度。导线进入电器(空气开关、漏电开关、N、PE、汇流排)排列顺序应按回路与相线相对应,并留出适当余量以确保日后维修时二次接线的需要,并应有正确清楚的回路编号。线缆接线时应做到:a.每个接线柱宜接一根导线(并应套垫圈和防松装置),不得超过两根导线,连接两根导线时,导线之间应垫平垫圈;b.用螺钉顶紧安装电器接线时,孔内导线直径应超过连接件中的孔径1/2,若导线太细,应双折线头后再顶紧。两根截面积相差太大导线不应连接在同一孔径内。
3.3管内的穿线
穿线前首先对各个管口护口的规整性进行检查,及时的补齐或更换遗漏和破损的地方。对于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的情况应当在穿线的过程中将适当的滑石粉吹入导管内。穿线时要根据线管内导线总的截面积及线管的弯头数及时调整线管规格或适当增加穿线管数量。除少数情况外,不同回路、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种类的导线不应穿入同一导管。
3.4电器插座和开关的安装施工
电器所要连接的插座以及开关电源等设备的安装设置虽然施工难度较低,程序也较为简单,但一定要注意完全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要求中的具体位置来设置插座以及开关的位置。
3.5接地
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可以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大地的零点位,如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接地是以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目的的接地。包括: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等。这里着重介绍一下常用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装置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以防止该部分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常采用TN-S或TN-C-S接地保护系统。在TN-S(三相五线制)系统中,零线是不允许重复接地的,否则三相五线制漏电保护检测就不准确,无法起到准确的保护作用。在TN-C-S接地保护系统中,值得注意的是:在N与PE分开点的PEN线需要再次接地,之后才分开,而且分开后不得再次合并。
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金属导体与系统中的零线连接起来,当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时,就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短路电流流经相线——零线回路,而不经过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使过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漏电设备的电源,以保障人身安全。常采用TN-C接地保护系统。特别注意,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网中;不允许将有的设备接地、有的设备接零。
另外,保护线(PE))上,严禁设置开关或熔断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直接受到电气设备安装水平的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电气系统运行埋下安全隐患,造成安装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这需要安装技术人员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提高安装人员技术水平。希望通过文章的论述,为解决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共同努力促进施工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电气工程师手册》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
[3]《上海市建设工程安装质量管控手册(民用建筑篇)》,2017.5.
[4]徐玲琪.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4.3.
[5]冯立斌.浅析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的问题与改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5,(07).
论文作者:陈长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导线论文; 电缆论文; 电气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安装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