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唐敏佳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有患者人数6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对A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B组患者采取同伴教育,对C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随访一年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一年后C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值下降程度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其治疗效果,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同伴教育;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

为了探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现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查HIV抗体确诊,排除了严重机会性感染患者和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有患者人数60例:A组患者中男性有38例、女性有22例,各占63.3%、36.7%,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年龄(27.5±2.6)岁;B组患者中男性有36例、女性有24例,各占60.0%、40.0%;年龄在18-40岁之间,平均年龄(26.2±2.9)岁;C组患者中男性有37例、女性有23例,各占61.7%、38.3%;年龄在18-40岁之间,平均年龄(26.5±2.7)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对A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B组患者采取同伴教育,对C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固定的护理人员定期在专用接待室内与患者进行访谈,认真记录下患者的病情资料,并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问题和服药阶段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指导。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认为此病无药可治、担心自己不能结婚生子、害怕把疾病传播给家人及受到社会歧视等,对此护理人员应当耐心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倾诉,多多鼓励患者、安慰患者,细心给患者讲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告知患者艾滋病患者经正确治疗后依然可以拥有常人的寿命和生活,从而减轻患者的压力,改善患者的心情。另外,对于服药后出现失眠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告知其这是正常现象,并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变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认识误区,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

1.2.2 同伴教育

在患者自愿的基础上,选取3名经抗病毒治疗三年以上、服药依从性良好、心理素质较佳、富有爱心及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艾滋病患者作为同伴教育者,先对这3名同伴教育者进行一系列培训,然后派遣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咨询服务,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和生活习惯,纠正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患者的不良行为,帮助具有医疗困难的患者购买医疗保险,并随时记录患者的病情进展与服药情况等。另外,医院还要定期组织艾滋病病友座谈会,给患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以使其互相之间传授防治经验和鼓励打气。

1.3 观察指标

随访一年后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其中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率+基本依从率,治疗效果通过每三个月一次的定期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HIV病毒载量检测来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

一年后C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艾滋病是当代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艾滋病是由感染HIV病毒所引起的。HIV病毒会攻击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从而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艾滋病患者最大的症状就是易感染各种疾病。

据调查显示,我市的艾滋病患者大多都是来自于本市外的居民,其特点是居住地点和工作相对不稳定,离家人较远,加之社会上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导致他们容易产生抑郁、沮丧、恐惧、消极等负面心理,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从而拒绝接受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来开导患者,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建立治疗信心。

再者,艾滋病患者多比较自闭,一是由于自卑心理和社会歧视而导致他们不愿与他人相处,二是由于他人往往对艾滋病人怀有恐惧心理,不愿意接近他们,所以艾滋病患者内心的孤独是无以复加的,这也是造成其不愿意接受治疗的一项主要因素。对此,医院可以邀请一些心态比较好、接受治疗时间比较长、病情比较稳定的其他艾滋病患者来接近上述患者,成为他们的同伴教育者,通过“病友”之间同病相怜的心情和信任感而建立其之间的友谊,然后再让这些同伴教育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督促他们服药和接受治疗,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一年后C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C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值下降程度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得出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从而改善其治疗效果,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李桂英,翁丹英,曾文英,王辉.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08:587-590.

[2]覃钟丽.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5:122-124.

作者信息:姓名:唐敏佳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7年1月,工作单位:长沙市第一医院 学历:本科 职称:护师 邮编:410001

论文作者:唐敏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_唐敏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