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学研究·
论临战抓捕时机掌握及抓捕手能力训练
师原兵
摘要: 抓捕行动是侦查工作必经环节。确定犯罪嫌疑人及其具体位置之后,首先应该制定抓捕方案,确定抓捕时机和抓捕手等,而抓捕手对抓捕时机的掌握关乎抓捕行动的成败。这既反映了指挥员行动前对行动过程的预判和战术设计,也反映了抓捕手个人的经验水平和综合能力。抓捕能力是民警必须具备的实战能力。优秀的抓捕手应对抓捕时机的危险性进行排序,把握抓捕时机的方法技巧,对参加专业训练,以提升抓捕成功率。
关键词: 抓捕;侦查工作;能力训练
人民警察对各种违法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的武装捕获活动即为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行动。抓捕过程包括接近、站位、抓控、上铐、搜身、押解六个部分。一是接近。为达到缉捕行动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接近时把缉捕行动的突然性作为基础,在犯罪嫌疑人未产生警觉、无逃跑和反抗意识之前或者是在逃跑或反抗的前期完成接近。在接近时首选伪装、隐蔽、快速的方法,同时选择好抓控地点的环境并进行警戒。二是站位。良好的站位为迅速进行抓控提供保障。在对方无意识状态下,以不暴露意图为前提快速形成站位,在二对一或三对一抓控时,主抓捕手需要同时与临警沟通准备实施抓控。在对峙状态下,无论是在对方的前后还是左右都必须使下肢成攻防姿势,以便及时进行攻防转换。三是抓控。抓控技术要求做到稳、准、快。二人或三人实施抓控时,警员之间协同配合的动作要流畅。控制时,动作要到位,为了不给对方挣脱的机会,要将对方身体控牢。四是上铐。上铐进行的基础应该是对方始终被控制。如果为了上铐而疏忽了对对方身体的控制,就会给对方留有挣脱和反抗的机会。五是搜身。在制服了犯罪分子或犯罪嫌疑人的前提下,对其人身进行检查和搜查,应先搜重点部位和可疑部位。六是押解。警察在搜身结束后,押送犯罪嫌疑人时所采取的控制身体活动的方法,即保护、调整、反击、压制、风险评估战术。抓捕犯罪嫌疑人有一个最佳时机的问题。最有利于公安人员实施抓捕行动而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时机,即为最佳抓捕时机。指挥员、侦查员在抓捕行动中,要善于把握最佳时机。一线实战抓捕工作中,抓捕行动成功与否涉及很多因素和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实施抓捕行动中抓捕手的表现。抓捕手对现场情况的分析与处置,抓捕手对临战抓捕时机的掌握能力,以及抓捕手综合技战术水平和参战人员的协同能力,决定了抓捕行动最终是否成功。
一、临战抓捕时机掌握的细化分析
在抓捕手实施抓捕过程中,根据被抓捕对象的反抗意识和反抗程度,以抓捕时机最佳至最弱的情况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1.被抓捕对象没有意识到对其抓捕并无反抗意识,此为抓捕最佳时机。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突袭”:秘密贴近,突然实施抓捕,被抓捕对象未发现抓捕手且来不及或根本没有反抗意识,在这种情形下,抓捕手实施行动中其个人本身安全系数最高,行动成功率最大。
2.被抓捕对象没有意识到对其抓捕,但有反抗意识,为抓捕第二有利时机。抓捕手到达被抓捕对象所处位置,被抓捕对象未意识到其即将被抓捕;当抓捕行动开始后,被抓捕对象产生反抗意识时抓捕行动已经结束。被抓捕对象产生反抗意识就意味着危险系数递增一分,有利时机相应下降一分。
谭志勇等[2]通过调整接枝聚合投料比例获得不同含胶量的接枝聚合物,并分析了接枝率,发现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接枝率逐渐下降。将接枝聚合物与SAN共混后,发现在相同橡胶含量条件下,冲击强度随接枝率增加先升高后下降,如图1所示。
与其他金属材料成型工艺相比,以铝薄板生产罐体所采用的减薄拉深工艺是非常复杂的成形操作.图2为用减薄拉深工艺生产罐体的拉深过程的示意图[34].铝板材经落料拉深后形成杯体,之后经再次拉深及三次减薄,形成上端厚壁t1、中部薄壁t2、底部厚t3的罐体.依靠减薄罐体t1、t2的厚度,实现减薄用材厚度是固有的方法.厚度的减小使铝罐成为薄壁件,薄壁件在加工过程中,因刚性差、强度低,在加工过程中受切削力、夹紧力、残余应力、切削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加工变形,甚至报废.
3.被抓捕对象意识到对其抓捕但没有反抗准备,此为抓捕第三有利时机。由于抓捕手行动迟缓或技术动作不当,被抓捕对象发现或意识到即将对其进行抓捕,但是尚未进行反抗准备。
4.被抓捕对象意识到对其抓捕,有反抗意识但没来得及反抗,此为抓捕第四有利时机。被抓捕对象发现抓捕手要对其实施抓捕,具有反抗意识且进行反抗准备。此时,抓捕手要在其未反抗前实施抓捕,确保抓捕行动成功,。
其实古意的心思我一直都很明白,他恼恨的倒不是二乐,而是我借着二乐来打扰他的好事。从我有记忆起,古意就一直在做对不起康美娜的事情,他频频与女人约会,不停地出入情场。
《基本护理技术》的课程设计理念中,我们贯彻了四个坚持,坚持院(医院)校(学校)共建,坚持工学结合,坚持岗位分析,坚持能力培养[2]。
在上述抓捕时机五个等级里,抓捕手个人安全系数和抓捕行动成功率在依次下降。因此,在实战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具体行动和现场情形,抓捕手要秉持“出其不意,快速出击”的原则,争取在被抓捕对象产生反抗意识和反抗行为之前将其抓获。抓捕手要注重避免抓捕行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掌握抓控时机。
1.人员安全系数是评估抓捕时机的第一要素。警务战术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这也是“以人为本”理念在警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抓捕行动中,确保安全是评价抓捕时机的第一要素。确保安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实施抓捕的过程中要把参战民警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保障被抓捕人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其中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是指在他们未反抗或已经失去抵抗能力并且没有拒捕的情况下,不能再实施不必要的伤害行为。同时,在犯罪嫌疑人拒捕或者实施可能会使抓捕人员陷入危险的行为时,或可能会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遭到威胁时,为了保障公安民警、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抓捕人员可以根据国家和法律赋予的权力,适时、适当地进行武力处置,使其停止或失去反抗能力。
1.根据战术方案把握战机到位。在抓捕行动实施前,指挥员会根据案件进展和警情条件,制定相应的抓捕行动战术方案。抓捕行动战术方案的制定,一般依据抓捕行动安全保障即保障人民群众和抓捕手安全、抓捕成功率和抓捕成本进行制定。战术方案的制定已经考虑到抓捕行动中有利战机的合理情况。所以,抓捕手在临战状态下对抓捕时机的把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笃行战术方案,将战术方案中的抓捕时机把握到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加之政府放开药品定价权,如何保证医药行业稳健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成为当前反垄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医改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须时刻把控药品价格新动态,对系列垄断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以防药品市场价格垄断屡禁不止。以药品价格垄断为切入点,找准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完善规制药品行业垄断的运作框架,方可从根本上整治垄断乱象、保持药品行业健康平稳发展。
3.抓捕对象的防卫行为加大,防卫手段发生改变。当抓捕对象远离械具、只能徒手进行防卫时危险系数较低;当其离械具较近时便有机会持械,防卫行为加大导致危险系数提升;如果其已经手持械具时,其防卫行为会更大,甚至产生劫持人质的行为。
二、评估是否最佳抓捕时机的参考因素
1.抓捕对象空间环境发生改变,抓捕难度增加,被抓捕对象挣脱或者逃跑。相比于较为空旷的空间,人群相对密集的空间抓捕的难度较大,其增大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抓捕的成功率。
2.抓捕成功率是评估抓捕时机的关键因素。实施抓捕行动的目的是要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如果无法保证抓捕行动能够顺利完成,就失去了抓捕行动的意义。因此,评估抓捕时机的关键因素是抓捕成功率。在对团伙案件成员实施抓捕时,不要仅仅对抓捕其中一个人的行动是否成功来进行成功率评价,而要从是否抓获了团伙全体成员的高度去评价成功率。在侦破多人参与的案件时,就算具备了抓捕其中一个人的最佳时机,但如果对其实施抓捕后可能导致其他犯罪嫌疑人闻风而逃,则不是最佳抓捕时机。在团伙犯罪案件中,如果不能保证将团伙成员一网打尽,那么我们首先要考虑抓捕团伙成员的主犯或主要参与者。
3.实施抓捕的社会效益是评估抓捕时机的重要因素。面对一般案件,指挥者可以等待抓捕最佳时机的出现。一旦发生了社会危害性较大、会引发社会动荡或群众反映十分强烈的案件时,社会效益和政局稳定就要放在首位来考虑。这时需要迅速实施抓捕,而不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计算成本、 优柔寡断地等待抓捕时机的出现。如面对轰动全国的恶性案件时,需要快速对抓捕对象实施抓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消除社会影响、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4.抓捕成本是评估抓捕时机的参考因素。实施抓捕行动不仅要考虑抓捕的成功率,还要考虑以最经济的投入、最小的代价去获取更大成功,以此来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战效果。考虑抓捕成本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投入,还要综合考虑投入的警力、物力等多方面。
三、抓捕手临战抓捕时机把控方法
2.抓捕对象的防卫意识增强,防卫能力提高。在抓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有所准备时防卫手段会随之增加,当嫌疑人有反抗准备时,抓捕时机更难把握。抓捕目标所处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导致状态发生改变,也会提升抓捕难度系数。如犯罪嫌疑人由直立进入半蹲状态,由静止进入奔跑状态,都会影响抓捕手对抓捕时机的把控,影响抓捕的成功率。
5.被抓捕对象意识到对其抓捕,有反抗意识,产生反抗行为,但还没发挥出最大的反抗能力。这是抓捕行动中是最不利的情形。被抓捕对象在抓捕行动中实施反抗行为,抓捕手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被抓捕对象发挥出最大反抗行为能力。
2.行动时发现战机。抓捕手在行动中,既要笃行战术方案,又不能教条地照搬战术方案而不知灵活应变,要以行动成功实施、行动目的成功达成为宗旨。抓捕手在行动过程中,要在安全实施战术动作的情况下,密切观察被抓捕对象的行为和其周围环境情况,努力发现有利于抓捕行动的有利战机。
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本身是一项极具导向性的工作,不仅具有学术导向,更有利益导向。正因为有现实的利益导向,才会导致各种炒作怪象丛生。未来为了最大限度防治人为炒作,在研制评价方案时可以多设置一些评价指标。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的指标体系为5级,共计76项子指标,可涵盖科研工作评价、学科评价、出版物评价、科研机构评价、个人评价等诸多方面。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设计了20多项学术计量指标,包括扩散因子、影响因子、权威因子、他引率、被引半衰期、基金论文比,等等。
4.行动中创造战机。抓捕手在抓捕行动中要根据现场的变化,适度调整战术方案和战术动作,适时创造战机,才能安全准确地将被抓捕对象抓获。战机的创造和抓捕手的临战经验有着很大的关系,抓捕手对战况的研判、对现场情况的掌控都会对战机的形成造成影响。
3.行动中捕捉战机。当抓捕手发现战机之后,要及时捕捉战机,努力抓住战机实施抓捕行动。战机捕捉可以依靠抓捕手之间的协同合力,也可以依靠被抓捕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被抓捕对象正坐着、躺着或者注意力正在转移中等有利抓捕的情况皆属于有利战机。抓捕手动作受到被抓捕对象的制约,被抓捕对象会出现什么情况和动作,抓捕手无法在事前准确预知。因此,抓捕手必须在仔细观察之后,及时发现、捕捉战机,以免陷入被动场面。
四、抓捕手行为能力的培养
1.思维及心理层面。其一,思维能力和行动意识的培养。一个优秀的抓捕手不单单依靠体能和技能训练就可以培养出来,还需要对其进行思维能力和行动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思维和意识决定行为和行动,只有加强抓捕手的思维能力和行动意识,才能够保障抓捕行动的顺利进行。其二,基本的战术理论素养。抓捕手在临战中的表现,需要有基本的战术理论素养来支撑。如果抓捕手不能全面理解指挥员在战术设定上的要求,而在抓捕行动中任意妄为,结果可想而知。其三,临战应对危机心理。抓捕手在抓捕行动前不知道即将面临的抓捕会发生什么样的突发情况,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情绪。调节和提高抓捕手临战应对危机的能力,也是抓捕行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2.外在行动层面。抓捕手外在表现出来的行动能力由体能和技能两个部分构成。体能是一切技能发挥的基础,抓捕手必须具有良好的体能,才能为技能顺利发挥创造条件。体能的训练方式、方法多见于各种体能训练和健身训练中,本文不再赘述。技能训练可分为两种形式进行。一是静态训练。这是指基本控制技能训练。掌握基本控制技能并能灵活连贯的运用,是抓捕手抓捕技能训练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也是综合心理训练的一部分。二是动态训练。模拟情景和抓捕动态对象是抓捕技能的高级训练,即根据实战抓捕过程中常遇到的抓捕环境和抓捕对象的状态进行抓捕训练。按抓捕对象所处环境,可分为封闭式环境和开放式环境;按抓捕对象状态,可分为坐、卧、立、行走等状态;按抓捕对象反抗程度,可分为配合、不配合、反抗、积极反抗、空手反抗和持械防抗等情形;按抓捕对象着衣情况,可分为着薄衣、着厚衣或赤膊、赤膀等状态。在动态训练中可按照各个因素交替混合进行模拟情景训练,以提高抓捕手在临战中有效利用战机的能力。
五、抓捕行动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1.实施抓捕时,全体参加战斗的民警应明确分工、协同配合。根据抓捕行动的需要,结合现有警力进行合理分组,明确各组(人)的任务、职责、区域和行动所需要达到的目的。分组通常包括抓捕组、监控组和接应组,也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同时,应当明确各组(人)之间的协同方式、协同时机、协同动作、联络方法,以及如果出现意外情况时的任务转换、相互支援、交替掩护等。多人参与进行的抓捕行动,所有参战民警是一个战斗集体,只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工不明确、配合不默契,几个人抓捕一个人时, 一人抢先控制住嫌疑人后,其他人一拥而上压在嫌疑人身上,反而成为抓控行动的阻碍。
2.在进行抓捕时,可合理化装、隐蔽贴靠,以智取胜。抓捕的环境主要有室外抓捕和入室抓捕两种环境。室外抓捕时更应该合理化装、隐蔽贴靠,避免惊动抓捕对象。值得注意的是要以合理的身份和以合理的理由作掩护。入室抓捕的关键环节是进入房间,进入方式有强攻、“诈” 门入室、技术开锁三种。强攻方式容易给抓捕对象留下逃跑、拒捕、挟持人质、自杀的机会,不附合安全第一的宗旨,但是一旦形成对峙的话,也只能采用这种方式;“诈”门方式能创造突然袭击的条件,但要有合理的理由,才能使抓捕对象毫无警觉地把门打开,如以查收电费、水费等合理身份进行“诈”门,这些都是以智取胜的有效战法。
3.创造抓捕最佳时机的有效措施有快速反应、及时突审。在抓捕行动过程中,有些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最佳抓捕时机可能稍纵即逝。只有我们反应迅速,及时出击,才能抓住并创造最佳时机。特别在是打击团伙犯罪案件时,在抓捕团伙成员之一后,应及时对其进行突审,在同伙得知消息之前或者还没有来得及逃跑之前,全面部署,及时出击,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反之,就会错失良机,增加抓捕成本。
借口出门开会的丁小强助理和年轻美貌的下属杜一朵在一起的时候,不再严肃认真,而是轻松活泼。甚至表现出来的活泛劲头盖过了恋爱期的楞头小伙。尤其在封闭的车厢里,车厢是个抒情的好地方。
六、抓捕能力训练的构成要素
1.强化抓捕手个人能力训练。强化抓捕手个人抓捕能力训练是抓捕手抓捕能力训练的首要构成要素。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应着重培养抓捕手的第一反应训练,即抓捕手接触被抓捕对象身体瞬间要形成完全控制,不给被抓捕对象留有反抗机会,同时保持对其完整不间断控制一直到完成上铐。
2.抓捕小组协同训练。抓捕行动中抓捕小组成员之间的协同配合决定了抓捕行动的效率、安全性和成功率。在对抓捕手进行抓捕能力训练中,抓捕小组协同训练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训练中要培养第一抓捕手任务职责的组织及指挥能力,按照抓捕行动的接近、抓控等环节进行抓捕小组协同训练。
3.动态训练模式要多元化。其一,环境设定。环境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一般有房间内、交通工具内、人群密集区等;开放式即指被抓捕对象处于相对空旷的环境,可以是街道、操场、人员较少的酒店大厅等。其二,时间设定。根据不同的时间、气候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分为白天、晚上、雨、雪、雾等不同情况,将实战中的困难分解,以利于战时准确应对。其三,姿态设定。姿态可分为坐、卧、立、走、跑等形式,还可结合环境情况设定,如坐在沙发上、坐在板凳上、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等不同形式。姿态不同抓捕方式不同,抓捕难度不同。其四,反抗设定。根据不同的反抗形式、不同的持械状态对抓捕手进行综合训练,可分为持械和不持械下的配合、不配合、反抗、积极反抗等情形,尽快引导抓捕手进入临战状态。只有对不同的情形进行不同且全面的训练,才能让抓捕手从容应对实战中的不同情形,从而更好地完成抓捕任务。
抓捕行动是一项危险性高、技术性强的工作。民警不但要具有高强度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更重要的是需要其娴熟掌握斗争技巧,具备过硬的战术本领。因此,侦查人员日常要认真学习抓捕战术的有关知识,进行缉捕行动的战术组合训练,熟悉缉捕行动方案,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战术水平。
第一,外校考入本校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只学习了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基本课程,缺乏对燃气轮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入学之后学习我校研究生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课程结束之后也很难进入研究课题。第二,研究生入学后,以导师研究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学生毕业之后只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不了解燃气轮机其他研究方向的内容。燃气轮机的设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工作,因此很难有效开展研究。第三,缺乏系统深入的了解,燃气轮机整体性能知识储备不足,不能满足研究生阶段及其参加工作后对于燃气轮机系统分析的需要。
On Gasping the Opportunity of Arresting in the face of Battle and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the Arrester
SHI Yuan-bing
Abstract: The arrest ac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the investigation work.After determining the criminal suspect and its specific location,we should first formulate the arrest plan,determine the time of arrest and the arrester,and the arrester’s grasp of the time of arrest is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arrest action.This reflects not only the commander’s pre-judgment and tactical design of the operation process before the operation,but also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captors.Capture ability is the actual combat ability that the police must possess.Excellent arresters should rank the dangers of the time of arrest,grasp the methods and skills of the time of arrest,and participate in professional training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arrest.
Key words: capture;investigation work;ability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 D91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1020(2019)04-0077-05
收稿日期: 2019-05-20
作者简介: 师原兵(1971-),男,山西绛县人,汉族,山西警察学院警务指挥战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警务指挥与战术,太原,030021。
[责任编辑:金 晞]
标签:抓捕论文; 侦查工作论文; 能力训练论文; 山西警察学院警务指挥战术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