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3例疗效观察论文_匡碧艳,马辉

(醴陵市中医院 株洲醴陵 4122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立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设立研究组予以患者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疗效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疗效有效率为76.92%,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积分表评估具有一致性,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无意义(P>0.05),可用作后续对比;治疗30d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 中药滴注式灌肠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用于临床。

关键词:中药滴注式灌肠;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为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犯及直肠黏膜、结肠及黏膜下层,累及远端结肠及直肠,临床主要以腹泻、腹痛及粘液便为表现,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负性影响[1]。为此本文笔者特选取7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观察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39例,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在19岁到66岁之间,平均年龄(43.26±2.61)岁,病程在5个月到11年之间,平均病程(5.14±1.01)年;研究组患者共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在21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44.01±2.57)岁,病程在4个月到11年之间,平均病程(5.01±1.03)年;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临床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时伴有腹泻、腹痛及粘液便等症状;(2)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年龄>18岁,具有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及认知功能;(4)治疗依从性好。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2]。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做客观分析,表示可用于下文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待确诊后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按照300mg/kg剂量混合50ml生理盐水进行灌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方药组成苦参、延胡索、地榆、败酱草、甘草,借助自动煎药机水煎,制成100ml规格置于瓶中密封待用,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指导患者左侧卧位,连接输液导管于特制的灌肠液瓶内,将另一侧的输液器的管道润滑后置入患者直肠深处6~8cm,采用滴注方式,维持滴注速度在45滴/min,持续滴注25~35min,灌肠结束后指导患者采用平卧位,将下肢及臀部抬高20°~30°,1次/d,持续治疗30d,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免食物对肠道的刺激。

1.3评价标准

本研究对比两组疗效,分为治愈(经电子结肠纤维镜等检查显示肠黏膜病变消失,腹泻、腹痛、粘液便等症状消失)、好转(经电子结肠纤维镜等检查显示肠黏膜病变缓解,腹泻、腹痛、粘液便等症状缓解,粪常规可见少量白、红细胞)和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等三个指标[3];采用临床通用症状积分量表对患者腹泻、腹痛及粘液便等症状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本项研究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达,并选用配对样本x2检验,而计量资料用(?x±s)表达,选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对两种治疗措施下疗效差异,将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标准值,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3、讨论

我穿传统医学无本病专属病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归纳于痢疾、泄泻、肠风、及便血等范畴。临床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疾病临床症状明显、病程长、治疗易反复、难治愈等特征,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激素及水杨酸类药物进行治疗。由于治疗周期较长,药物副作用大,西药费用高等因素,严重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疾病迁延不愈加重治疗难度[4]。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以湿热聚集肠道,导致气血运行凝滞、腑气传导逆乱,给予患者苦参降燥清热,给予延胡索行气活血,给予败酱草清热解毒,利于祛瘀排脓,给予地榆止血凉血,采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化燥、活血行气、凉血止血、祛瘀排脓之功效。同时滴注式灌肠可有效将药液传导到病灶,少量滴注,减少大量药物一时对肠道的刺激,利于肠黏膜吸收利用,同时减少对肠壁产生的压力刺激,利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药液输注速度,促使药液于肠腔内保留时间延长,提高药物局部作用时间,可尽快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5-6]。本研究显示,采用中药滴注式灌肠的研究组患者疗效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疗效有效率为76.92%,中药滴注式灌肠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积分表评估具有一致性,可用作后续对比;治疗30d后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大幅度降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好,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上,中药滴注式灌肠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人凤,徐莉萍,赵力群等.自拟中药方结合恒温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7-38.

[2]张卿,魏引廷,陈允旺等.清溃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8,25(5):511-514.

[3]张红石,孟晴,纪静等.改良中药滴注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40-41.

[4]傅晓丹,吴丹,付善云等.中药滴注灌肠与参苓白术散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对比初探[J].贵州医药,2016,40(8):856-857.

[5]张歆,施家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深度-速度优化研究[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3):20-24.

[6]刘翠萍,林春丹,张丽微等.改良灌肠袋进行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574-576..

论文作者:匡碧艳,马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  ;  ;  ;  ;  ;  ;  ;  

中药滴注式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3例疗效观察论文_匡碧艳,马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