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学校湖章小学 高海松
课堂教学的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教学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能力、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堂提问存在的弊端
1、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问题过多过宽。有时一节课几十个问题,使学生陷入问题的海洋,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而如“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你能发现什么”等这样的问题,虽然很有开放性,但没有明显的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我有时就忽略了学生闪光点。
3、等候答题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答,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课堂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懂得、吃透、熟悉教材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教师要懂得教材,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教师要吃透教材,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教师要熟悉教材,达到“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深入了解学生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好的数学问题决定课堂质量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自学课本时,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往往不能很到位的理解某些知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尽管在老师看来非常简单,但这些问题是学生思考后的思维断点。由于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问题具有思考的价值,有的甚至幼稚,我们重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长此以往,水滴穿石,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越来越精彩。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那这一现象就极不正常了,恐怕就真的“有问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
4、教师提问要具有思考性
老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在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的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惑,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5、教师提问的巧妙性
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时,教师要激疑促思,或于“无疑”处设疑,或在内容深处、关键处、结合处设疑,使课堂教学时有波澜,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这节课的时间过半时,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个公式求一般三角形面积。正当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时,我抛出了一道“奇特”的题目:计算一个图中图的三角的面积。并有意采用竞赛的形式把课堂气氛搞得很热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抢着回答。结果,几乎全班学生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正当学生又一次为自己的“胜利”而感到喜悦时,我又诙谐地告诉他们说:“你们都上当啦!”一语出口,犹如在已有涟漪的湖中投入了一块巨石,学生的情绪为之亢奋起来。这时,我才在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的情况下揭示其中的奥秘,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问题”意识。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使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动力。
论文作者:高海松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思维论文; 面积论文; 教材论文; 长方形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