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中职位分析的缺失_大学生村官论文

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中职位分析的缺失_大学生村官论文

论大学生村官选任中的职位分析缺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村官论文,缺失论文,职位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10)03-0077-05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自200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来,各地纷纷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实践表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产生了值得肯定的积极效应,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大学生村官选任中缺乏必要的职位分析是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分析。

一、职位分析在大学生村官选任中的重要意义

职位分析又称岗位分析、工作分析,是指对组织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以及任职者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的过程。[1]它既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又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客观性和有效性的保证。在大学生村官的选任中引入职位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职位分析能够为大学生村官的选用提供明确要求

根据职位分析的要求,在设置职位前,必须进行职位调查,了解与职位有关的信息,搞清特定职位的工作内容、性质、任务、职责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任职资格和条件等。将职位分析应用到大学生村官的选用上,首先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农村进行调查,听取基层群众和干部意见,了解不同村庄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位需求和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村庄、不同职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内容、任务、职责等,提出各个村庄设置的大学生村官在思想品德、管理能力、专业技能、人格类型、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形成系统的任职资格条件说明书,为大学生村官的选用提供明确要求。如果缺少必要的职位分析,大学生村官的选用就可能缺乏针对性。一方面,无法正确地选择适宜的大学生担任所需村官职务;另一方面,难以真正科学地量才录用大学生村官,甚至有可能为大学生村官选用过程中的腐败行为提供机会。由此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履职,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

2.职位分析能够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职位分析一般要求形成特定的职位说明书,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是职位描述。主要反映职位的工作情况,是关于职位所从事或承担的任务、职责以及责任的目录清单。二是职位规范。主要反映职位对承担这些工作活动的人的要求,是人们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征的目录清单。[2]根据职位分析提供的职位说明书,相关部门可以以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方案。

宏观地说,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大致分任前培训和任中培训两类。任前培训应以职位描述为主要内容。通过教育培训,让这些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村官了解自己将要担任的职位的工作内容、性质、职责、任务、环境和条件等,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以及职位的特殊性。任中培训应注意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表现与职位规范的要求相对比,根据工作考核,检查大学生村官是否完成了工作任务、履行了工作职责、达到了工作目标,其素质是否达到了任职资格条件中设定的标准等,从中找出差距,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只有在正确的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依据科学的职位分析,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才有针对性、科学性,从而真正达到有效的培训目标。

3.职位分析能够为大学生村官的考核提供正确标准

从一定意义上说,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成绩效目标,而绩效目标的设定总是以职位分析为依据的。根据职位分析,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应当以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为标杆,分成工作业绩考核和工作能力考核两部分。工作业绩考核是将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绩效与通过职位分析所形成的职位描述相对比;工作能力考核则主要将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与职位分析确定的职位规范相对比。相关部门在考核大学生村官时,通过对特定大学生村官按照职位描述的要求应该做什么与实际做了什么作比较,以及按照职位规范的要求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实际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作比较,据此考核大学生村官。只有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并根据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进行考核,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评价才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才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二、现阶段大学生村官选任中职位分析的缺失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已近五年,各地在大学生村官选任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教训有所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各地大学生村官选任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位分析缺失的现象。

1.大学生村官选聘中缺乏系统、具体的职位描述

应当肯定,各地政府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时,对大学生村官的选任提出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等目标要求和运作程序。但是,在实践中,基本上未能对大学生村官作出必要的职位描述。主要表现在:

第一,缺乏系统化的职位描述。政府选派大学生村官做什么?农村设置大学生村官做什么?对此,有关部门只是宏观地、模糊地规定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未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职位分析、提出系统化的职位描述,缺少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性质、任务、职责、责任等的明确规定。

第二,缺乏具体化的职位描述。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各村的差异明显,不同的村官职位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具有某些共同的职位要求之外,每一个特定的大学生村官职位势必具有一些特殊的工作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特定大学生村官的岗位,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职位描述。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大学生村官选聘过程中显然缺乏特定岗位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位描述。

职位描述的缺乏导致了大学生村官选聘中的笼统化和盲目性。有关部门忽视特定大学生村官职位的特殊工作要求,“一刀切”地将大学生村官的不同工作岗位视为一个职位,不加区别地统称为“大学生村官”。

在缺乏职位描述的情况下,大学生村官难免会产生在“其位”不知何为“其政”的困惑。乡镇政府和村庄领导也会根据自己对大学生村官职位的理解,随意地安排和处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以致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由空间。

在浙江省金华市J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村官被选任后,有的乡镇以借调的名义,将大学生村官截留在镇政府里,从事一些撰写文件、起草报告、进行社会调查等工作;有的大学生村官虽然分配到了村里,但由于村庄的公共设施不足,大学生村官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平时待在家里,只有村里有事时才去处理一下;还有一些较富裕的村庄虽然为大学生村官安排了固定的工作场所,但多为驻守村办公室、看管图书室、从事少量的文字写作等工作。多数大学生村官反映工作过于清闲,无事可做;有的则忙于备考公务员。

2.大学生村官任用中缺乏针对性的职位规范

在职位分析中,职位规范强调的是特定职位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即完成特定职位工作需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及其他素养等。换句话说,就是拥有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胜任该职位。从科学用人的角度讲,大学生村官必须要有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即职位规范。

然而,调查表明,在各地大学生村官任用前,往往只是较为笼统地对大学生村官提出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选聘过程中则由相关部门统一组织选聘工作,主要从专业、学历等方面考虑,选用“通才”式的大学生分配到各村任职。也就是说,当前的大学生村官选任不是根据不同村官职位的要求和规范选聘大学生村官,而是不加区分地把大学生村官视为一个职位统一地进行选聘。这样,一方面,没有根据不同类型村官的要求,分门别类地对大学生村官提出职位规范;另一方面,也未能充分考虑村庄情况的复杂性,根据不同类型村庄对村官的要求,提出不同村庄大学生村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选任中缺乏针对性的职位规范。

大学生村官任用中的职位规范缺失,势必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学的用不上。由于没有形成职位规范,在大学生村官任用中,缺少对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术、特长能力、人格类型、心理素质等任职资格条件的限制,最后造成许多被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专业不对口。除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村民提供技术帮助,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在村网站建设等方面能发挥专业技能外,大多数到村的大学生村官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知识没有很多联系。[3]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二是来的不需要。中国农村是个万花筒,各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信仰、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地方甚至一个乡镇的不同村庄之间也具有极不相同的村情。村庄之间的村情差异,决定了不同村庄对大学生村官的需求各不相同。但在现阶段大学生村官的选任中,由于缺少职位规范,忽视了不同村庄的人才需求及其对所需大学生村官任职资格和条件的考查,最后造成“空降”到村庄的大学生村官并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不能达到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以上两个方面又有可能导致在任大学生村官产生失望和消极情绪。

三、大学生村官选任中职位分析缺失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政府大力倡导、各级地方政府极力推行的一项战略性工程,何以在大学生村官选任实践中会出现职位分析缺失现象呢?究其原因,主要有:

1.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不明

从一定意义上说,身份定位是进行职位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村官是对政府选拔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大学毕业生的统称。迄今为止,中央政府只是在宏观上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给予了引导和鼓励,但没有给予大学生村官一个明确的身份。他们既不是国家公务员,也不是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大学生村官是一种无法纳入我国现行干部和人事分类的新生事物。尽管这种导向性证词能够灵活适应客观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却缺乏必要的约束力与确定性。[4]作为一种新生的人力资源类别,有关部门未能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说明,致使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位模糊。大学生村官由组织部等党政部门负责选聘,但既非党政干部,又非技术人员;既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大学生村官由政府指派到村任职,名为村官,但缺乏村民资格,又不是由村民选举产生,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在实际的村务管理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往往不能参与村务决策的表决,难以真正深入到村庄事务管理中。比如,我们在浙江武义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村官类同于联村干部,可以列席村务决策会议,但没有表决权。

不同的身份定位会得到不同的职位分析结果。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的模糊性,造成不知大学生村官“是什么”?就无法明确应该“干什么”?应当由“什么样的人”干?职位分析便也无从谈起。

2.农村人才需求信息缺乏

农村人才需求信息是大学生村官职位分析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村官的职位设置以农村的人才需求为基础,大学生村官的任职资格和条件则以满足职位的需求为目标。如果缺少农村人才需求信息,那么职位分析也变得无据可依,相关部门就难以提出系统而具体的职位描述和职位规范,难以确定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位要求,更无以确定应当选聘一个什么样资格和条件的大学生去担任特定的村官。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政府对农村的投入长期不足。这不仅体现在农村、农业的发展上,更体现在对农村人才的输入上。[5]“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农村人才的紧缺状态。但是,如若不能充分掌握农村人才需求信息,科学地选任大学生村官,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从农村的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政府对农村人才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在农村人才投入上又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对农村人才需求的调查不足,缺少农村人才需求信息,更谈不上不同村庄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具体需求信息。现阶段大学生村官选任中的职位分析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村人才需求信息缺失所致,尤其是缺少不同村庄、不同类型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位需求信息。

3.大学生村官职位分析的动力不足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农村,人们广泛地参与到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但是,各个层面对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分析均未给予必要的关注,缺乏充足的动力。根据政府职能的分工,中央政府主要是宏观制度和政策的供给者,重在出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一些原则性的方针、政策,总体性的规划和方案等。具体的大学生村官职位分析本来就不应当是其职责所在。故此,中央政府不重视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分析似乎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之事。

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职务是中央政府的一项导向性政策。唯其如此,在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视“大学生村官计划”为一项来自上级的硬性政治任务,因而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达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之类的目标上了,主要目的是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为了完成这些指标,很少去关注和考虑所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是否适应农村需要,是否符合特定村官的角色要求等,不必要且不愿意去认真地做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分析。客观地说,如若对大学生村官做科学、细致的职位分析,实践中有可能出现选聘不到或者找不足所需大学生村官的情况,因此会完不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从这一角度考虑,有关部门也可能有意识地做出“疏忽”,不认真地去做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分析。

在现行政策下,大学生村官由地方政府下派到村,并由地方财政负责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福利等。因此,对于村庄而言,大学生村官是一个免费劳动力。这种“白给”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管它是否胜任,有总比没有好,多少总能干点活”。对于地方政府分配到村的大学生村官是否适合目前村庄的工作不是十分关心,村庄也缺乏职位分析的动力。

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难日益成为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在此特殊背景下,许多高校把“大学生村官计划”视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应地,一些大学毕业生应聘大学生村官也并非其理想的就业目标,只是在一时难以找到理想就业岗位情况下而作出的一种无奈选择,是实现自身就业目标的一个“缓冲”和“过渡”。因此,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有可能忽视大学生村官的职位分析,不关心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村官的匹配性,不愿花精力过多地考虑怎样的大学生才适合担当村官的角色、特定的村官职位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才能胜任等问题。

总之,在大学生村官选任中,尽管各个方面似乎都很积极地参与了工作,但事实未能形成大学生村官职位分析的充足动力。

标签:;  ;  ;  ;  ;  ;  ;  ;  

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中职位分析的缺失_大学生村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