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区域经济论文,中国论文,领域论文,重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4)03-0038-04
在中国,区域经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大学学位点设立算起只有7年历史,从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建立算起也不超15年。在此之前,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主要由经济地理学家进行。几十年来中国特殊的区域经济现象,吸引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成果,对诸如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等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学科的地位不断得以提高。
在我们为学科的健康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与应用性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不相匹配的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成果比较薄弱。多数研究只是基于对区域性实际问题的分析,或者是对国际上相关理论与中国实际是否符合的验证。只有少数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2]。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影响的不断上升,中国特殊的区域经济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应该推出更多有影响的理论成果。
本文根据作者近20年从地理学角度对区域经济现象研究的体会,以及对近年国际上相关研究状况的了解,提出应该引起学术界重视的五个重点理论研究领域,与同行讨论。这五个领域涉及企业、城市、区域、区域与全球,以及区域经济与环境诸方面。
一、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学之所以存在并发展的根本原因。区域经济学中的主要理论建树,均与区域经济差异有关。如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等从不同方面解释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国际区域经济研究中出现了强调文化和制度因素的学派。一些主要来自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可用于解释生产的空间分布问题;经济空间只有放置于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之中,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管制,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邻近性、根植性、隐含知识和学习、合作网络等,可用以解释经济的空间集聚现象[3]。
区域经济研究的另一支脉胳来自主流经济学家的贡献。以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对经济空间问题的研究中,基于规模收益递增和外部经济的假设,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他们的诸多观点均建立在数学模型分析之上,比较有影响的模型包括关于经济集聚形成的中心-外围模型,偶然事件影响模型,劳动力市场拉动模型,区域凝聚力和排斥力的一般模型等等[4]。
在新近区域经济的研究中,忽视或冷淡了对20世纪中期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理论的关注。而这一理论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对区域经济差异现象的客观规律性描述和形成原因的解释。由于中国区域发展背景的特殊性,带来了特殊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于中国实例的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区域发展空间格局理论的核心是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其中,区域发展中的极化现象是问题的关键。解释极化现象的理论很多,但多数与增长极理论有关。增长极理论自1950年佩鲁提出后[5],曾有一段时间追随者众,但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实践效果不佳而渐被冷落。近10多年来,又有学者从新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取得一些进展[6]。但是纵观这些成果,有以下问题尚待进一步揭示:(1)增长极的演进问题。增长极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它可以逐渐达到某一等级的增长中心,也可以继续向更高一级的增长中心发展。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逐渐走向衰退,被新的增长中心所取代。这种演进的过程有什么规律可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演进?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深入揭示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2)增长极的层次性。从理论上讲,增长极是有层次之分的。低层次的增长极可能是高层次增长极的外围。对中心外围间层次性的内在关联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理论课题。(3)区域多极现象。不同产业部门的增长极可以在空间上不相重合。相同等级水平的区域,有可能形成各自的增长中心。尤其是中国行政区划的分割和市场经济发育不甚完善,一个区域内的多极现象更易于形成。对多极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不仅对我国区域政策制定具有参考意义,而且也会对国际上相关理论构建有重要贡献。
二、产业集群研究
国际学术界近些年来十分重视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与上世纪上半叶研究大中型企业集聚不同,近年的研究更加关注中小企业的集群分布。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大企业对一国(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可使区域充满生机,尤其是相对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更显重要。在中小企业集群的国际文献中,学者们基于欧美国家的实例,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上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波特对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7],克鲁格曼关于偶然因素对集群初始形成影响和收益递增促使集群发展壮大的研究[8,9],以及一些地理学家关于集群中制度与文化因素、网络联系的研究[10],均被广泛引用。
与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相一致,中国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但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问题。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不乏见于诸多经济学和地理学刊物。针对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有的学者对深入进行该项研究提出四点建议:即研究集群的来龙去脉,研究发达国家相关讨论,了解国际会议研究议题,分析我国研究集群的做法[11]。
从理论角度看,中国关于产业集群研究还很薄弱。尽管近期已有少数基于中国实例的研究见诸于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并在一些观点上加深了国际上的相关讨论[12,13],但与中国产业集群应该展示的理论深度和广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产业群中可以研究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理论研究层面提出以下3个特色明显的课题。
1.产业群竞争优势问题
产业群的竞争优势对产业群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产业群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中,欧美学者从收益递增和网络组织理论来分析其竞争优势来源。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存在可以为集聚带来收益递增。但在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中存在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它们又限制了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发现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的发展,可有助于缓和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与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之间的冲突。同时,网络组织关系还可以带来企业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摊,优势互补。正因为如此,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被认为是产业群所共同具有的竞争优势的三个重要来源。共性之外是特殊类型产业群的个性。不同技术类型、不同制度背景下产业群竞争优势来源,除了以上三个来源外,还会有一些值得特殊关注的因素。比如,对中国中部农区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发现,模仿创新、制度扶持、中原文化和廉价要素投入构成特殊的竞争优势来源,它们与以上三个共性来源一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造就了颇具竞争力的产业群[14]。受此启发,对所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群的竞争优势研究,均有望在理论上有所发现。在各个侧面研究基础上将理论观点综合升华,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产业群竞争优势理论。
2.企业家文化与产业集群
中国各地文化背景的差别,影响着企业家的成长,进而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在一些地区(如浙江省),特殊的文化造就了在全国甚至于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产业群。以浙江义乌市后乐村为例,基于土壤贫瘠而产生的“鸡毛换糖”积肥方式,逐渐演变为当地农村的传统副业(制作糖和鸡毛产品),进而作为一种流动交易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扬光大。农民以“作小文章赚大钱”作为经营策略,逐步完成了最原始的资本积累,并进而造就了全国著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根植于类似与此的交易文化,并不断以逻辑关系扩延经营思维到不同经济活动中,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浙江产业群。这种现象的理论总结,可成为中国产业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产业群演化研究
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现象,产业群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应有一定规律。目前国际学术界对这种演化过程的探索成果还不多。中国的产业群演化又有一些独特之处。比如位于农区的产业集群多始于分散于村落的农村工业,到一定程度后才迁移到某一集中地区;有一些集群初始阶段专业化特色就十分突出,也有一些区域初始发展的产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演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加以政府引导,专业化特征才逐步显现出来。由“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分散格局到专业化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中,除了区位因素外,中国特殊的制度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基于内生力量发展的产业集群相对应,近年来由外资带动发展的产业群也逐渐引起关注。这种内外部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产业群演化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三、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密切关联。外部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国际上的相关研究集中于跨国投资区位选择、外国直接投资的区域变化、外国直接投资对投资地的影响等方面。基于大量文献,外国直接投资对投资地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5]:(1)广泛性:几乎所有投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侧面均或多或少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2)层次性:外资对投资地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之分。间接影响还可根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再分为不同层次。(3)区域性:投资企业位于不同区位,与投资企业关联的国内企业位于不同区位,带来外资影响的区域差异。(4)多面性:外资可对投资地带来积极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5)差异性:不仅不同源地的外资影响存在差异,不同规模、不同部门的外资影响也存在差异,而且投资于不同类型区域(如不同发达程度、不同产业结构区域)的外资影响也存在差异。(6)时间性:外资的投资区位以及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上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大。同时,中国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且区域差异明显。在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上有许多特殊问题值得研究。在理论层面,以下几个问题尤为重要。
1.经济全球化因素与内生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关系分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内经济与对外开放协调问题。区域发展中内在因素与国际因素的关系,不仅是每一个区域发展均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是区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其中关键的理论点很多,比如:(1)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细分析。目前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外资、外贸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并不少见,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例如,外资、外贸对经济的带动与区域经济水平、结构均相关,这种带动的具体规律如何?在相同的区域条件下,这种带动是否可以量化表示出来?(2)内生增长与外部带动之间的协调理论。完全依赖外部力量的区域发展模式不可取,但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全球化力量发展区域经济才算协调?这种状况在不同类型区域(如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技术水平较高地区与资源型产业地区)是否有所差别?这些均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才能给出回答。
2.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
国际学术界关于跨国公司投资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存在不同结论。有人认为外国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差异,另一些人则通过实例证明了相反的观点。本文作者在评介这些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实例的分析,证明外资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是处于变化之中,有些时段以减少区域差异为主,有些时段则表现为扩大区域差异[16]。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GDP增长率差异约有90%是由外资引起的[17]。但该研究所依据的数据时序偏短。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这种从扩大到缩小之变化是否仍然存在?这种状况是中国特有还是同样存在于其他国家?回答这些问题,尤其是从理论角度对其内在原因的揭示,对研究区域经济趋同理论很有意义。
3.外资企业关联与区域发展
跨国企业投资到一个地区后,通过新建企业与跨国公司其他分部的关联,把所投资区域拉入到跨国公司的空间网络之中。新建企业在跨国公司生产链中的地位,影响着所在区域与跨国公司的关系,进而影响全球化力量对区域发展所带来的利弊多少。除了跨国公司内部关联外,跨国公司之间的关联,也影响投资企业所在地区的发展。两个竞争性跨国公司共同投入一个地区(如德国大众与美国通用投资上海),与两个互补性跨国公司共同投入一个地区(如德国大众与德国博世投资上海)对区域的影响会有很大不同。还有,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关联程度,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上这些关联,尽管已有学者进行研究,但经验性成果较多,理论层面的发现很少。
四、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
根据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学者们总结出了城市化与经济关系的一般规律。但各个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城市化道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工业化进程开始较晚,但近20余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及农村工业蓬勃发展,出现了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如2000年中国GDP达到1万亿美元,城市化率仅为36%;而上世纪60年代美国GDP达到1万亿美元时,城市化率超过80%,日本上世纪80年代GDP达到1万亿美元时,城市化率超过65%[18,pii]。与这种现象相关联,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研究,比如:(1)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问题。可以通过对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与国际上一般规律不一致原因的探索,分析其存的客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国际相关理论提出反思。(2)城市化的利弊分析。在承认社会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客观分析城市化的代价或城市化的弊端。这种辩证的观点尤其是对具体利弊的理论分析,对中国这一正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中大国,具有重要意义。(3)城市化适宜度研究。城市化进程并非越快越好,城市化水平也并非一概越高越好。城市化进程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科学进步和人们价值观的改变,经济结构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也会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不同条件下的城市适宜度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4)城市化中的空间进程与社会进程关系研究。城市化不仅是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也表现为空间上的人文景观形态变化。同样的城市化进程,可以通过不同的空间进程表现出来。科学地研究两者关系,找出适宜的空间形态,对全面协调的城市化十分重要。
五、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尽管资源总量并不十分贫乏,但人均资源量却很低,尤其是中国的人口集中地区与资源富集地区在空间上的不一致,再加上20余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带给环境巨大压力,致使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而在这一实际问题背后,则有一系列理论问题亟待研究。比如:(1)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指标体系选定问题。如何科学地选择相关指标、如何确定这些指标的权重并没有相对公认的意见。(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包括区域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度量问题,绿色GDP的量化计算问题等。尽管资源环境定价涉及多个学科,但区域经济学家在其中的贡献不可缺少。(3)区域生态型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包括用生态学的思想构建经济结构,构建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业生产中的“绿色制造”和农业生产中的“绿色农业”等问题,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单项研究,把他们统一在区域发展大系统之中。
六、小结
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所讨论的5个问题,只是涉及其中的一些方面,且侧重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探讨。作者在中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中,曾提出以创新思维方式,抓住特殊的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来逐步在国际学术界扩大其理论影响的观点[19]。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情形与此大致类似。只要我们不断引进新的研究方法,培养扎实的学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定会逐步在国际学术界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科。
收稿日期:2004-03-18
标签:区域经济学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产业集群理论论文; 区域发展论文;